<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IBM在中國麻煩越來越大,恐迎來九季連跌:智慧地球未獲得足夠營養,去IOE聲浪此起彼伏,政府影響不斷加劇

    【IT時代周刊編者按】曾經在IT圈引領趨勢的IBM風光不再。從e-business on demand計劃、智慧星球登月計劃、電子商務隨需應變,到現在的智慧地球,IBM終于把高屋建瓴的理念從外太空忽悠到了地球。可是,由于未能從智慧地球獲得足夠營養,IBM只好靠變賣家產來補給不足。再加上斯諾登這個外星人的出現,IBM在中國的日子越來越難過,去IOE聲浪此起彼伏,政府影響不斷加劇,營收連續八個季度下滑的IBM,恐怕要迎來九季連跌。

    在IT圈里,每一年聽到最多的是IBM又將引領什么趨勢,從IBM的“e-business on demand”計劃,到智慧星球的“登月計劃”,以及后來的電子商務隨需應變,到現在的智慧地球,IBM終于把高屋建瓴的理念從外太空忽悠到了地球,可能是沒有掌握好平衡,IBM來了個自由落體著陸太猛傷勢嚴重,IBM的智慧地球計劃也被越來越多的屌絲專家們所揭穿,IBM沒有在智慧地球獲得足夠多營養,開始通過變賣家產來供給不足,也就在這時起,一個叫斯諾登的外星人出現了,他的出現讓IBM多年塑造的華麗金身徹底被打破,去IOE聲浪此起彼伏,也讓IBM從能跳舞的巨頭大象變成了一只病貓。特別是在中國市場上IBM的麻煩越來越大。

    此前,就有傳言政府單位內部私下協商準備棄用IBM,Oracle,EMC等活動,但是當時政府礙于一些政治因素,對于此事采取底下默認,明著不表態的態度,可是面對與美國不斷升級的間諜活動指控沖突,中國政府正推動本國銀行棄用IBM制造的高端服務器,使用本國品牌取而代之。

    并且包括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在內的政府機構正在評估中國商業銀行對于IBM服務器的依賴是否會影響國家財務安全。同時政府也啟動了公開審查流程,將審查在中國運營的科技公司。并且命令國有公司切斷與美國咨詢公司的聯系。政府的評估結果將提交給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

    而政府的影響還在加劇,IBM并非唯一的受害者,其中微軟也遭受重創,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在5月16日發布一份通知,對入圍中央機關采購范圍內的信息類產品新的采購要求,其中要求所有計算機類產品不允許安裝windows 8操作系統。而據6月30日消息,近期部分中央機關及下屬部門已經內部要求停止使用Office,轉而使用國產辦公軟件系統。這是繼5月中央要求機關不得安裝WIN8系統以后,信息安全執行層面又一個重要舉動。 而韓國已經下禁令在2020年微軟操作系統將全面禁用。

    受此影響,國外公司在海外的業務受到嚴峻的挑戰,而IBM在華的業務影響最甚。IBM第一季中國營收已經下降20%。因斯諾登曝光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監聽項目后,不僅僅是中國政府,其它國家也在擔心的IBM可能會成為一個安全威脅。

    而在此前,國內就開始私下開展秘密的試點計劃,將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剝離出來做為國產化的試驗田,其中包括浪潮、華為、金融系統服務提供商等國內優秀的軟硬件公司,參與這一點試點計劃,一旦試驗成功,就會將該項目拓展到其它的銀行系統,實現金融行業真正的去IOE戰略。

    在去IOE的戰略中,最難去除的是O記的數據庫,不過伴隨國產化進程的加快,取代數據庫只能靠并購和合資來完成,而承載這一使命的國內廠商必要參與其中。因此,不排除未來在數據庫上展開并購的可能。

    O記系統的產品需要一定的周期和時間,IBM則成為去IOE中最先成為炮灰的先行軍,隨著越來越多中國公司使用中國自有技術研發的數據中心和服務器,IBM 在華業務的營收還會持續下跌,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堪憂,即將發布的2014年第二季財報的 IBM 營收恐將連續第九季下跌。

    在此之前IBM 已經連續八季營收下跌,公司提出對于 2014 年和 2015 年的盈利表示樂觀,投資者希望能夠實現每股收益 18 美元,硬件業務掌握向好的趨勢。華爾街分析師對于 IBM 能夠完成業績預期表示懷疑,FactSet Research 數據顯示華爾街分析師對于 IBM 2014 年每股收益的平均預期為 17.88 美元,預期全年營收為 973.8 億美元,比 2013 年下跌 2.4%。

    IBM 在華業務市場遇到的困境無疑給 2014 年業績帶來新的壓力,2013 年第三季 IBM 公司在中國市場的營收暴跌,公司給出的原因是中國的經濟改革導致了該地區營收下跌。 2014 年第一季 IBM 在中國市場的營收下跌 20%,這次 IBM 給出的原因是中國政府和企業的采購流程放緩,IBM 對于中國市場的營收止跌反升非常有信心,但不明確營收上升的時間。

    在中國政府的主導下,越來越多中國企業棄用 IBM、EMC、Oracle 等公司昂貴的IT設備,轉而選擇中國公司開發的產品,浪潮和華為已經從政府機構、金融機構、國有企業中搶下了不少原海外公司的訂單。另外國內大型網絡公司也在效仿 Facebook 和 Google,自行研發數據中心和服務器以替代外部采購產品。

    2014 年第一季 IBM 營收比 2013 年同期下跌 23%,其中大型主機業務下跌最多,同時管理成本下降和股票回購,IBM 依舊實現了凈利成長。

    國內企業棄用海外廠商的產品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特別是金融機構對于IBM的產品依賴度非常高, 中國廠商暫時無法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IBM在中國市場占有率下跌會影響到公司的整體營收。

    因此,不排除IBM將近一步出售公司資產的可能,有人說會是IBM的芯片業務,也有可能說會出售高端服務器業務,但T哥認為IBM最有可能出售的很可能是數據庫產品DB2,因為IBM數據庫在歐美市場占有率不高,不像高端服務器在歐美市場的影響力,還有這些年DB2受到Oracle的打壓,以及在內存數據庫SAP HANA對其形成左右夾擊之勢,已經讓DB2在市場上的認知度和滲透率越來越小,DB2也終將會成為非核心不營利資產被IBM拱手出讓,不信我們走著瞧。

    【IT時代周刊編后】部分中國企業轉用國產開發技術,并且自主開發數據中心和服務器,雖然會影響到IBM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但這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還不足以從根本上撼動IBM的業績。業內人士認為,與惠普、戴爾的服務器相比,IBM營收下滑主要因素是昂貴的價格和維護費。去IOE是個漫長的過程,中國IT要想崛起,關鍵還是要實現技術、理念和創新方面的超越。【責任編輯/王麗娜】

    作者,人稱T客,微信公眾號:Java_simon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IBM在中國麻煩越來越大,恐迎來九季連跌:智慧地球未獲得足夠營養,去IOE聲浪此起彼伏,政府影響不斷加劇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