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機器人手術普惠化:國產手術機器人協助甲狀腺癌根治手術圓滿成功

    機器人的仿生機械臂,可以在人手無法伸入的狹小腔隙中靈活操作。受訪者供圖

    南都訊 記者李榕 “真沒想到,我的腫瘤手術可以通過機器人來完成,而且還是國產的!”近日,40歲的古先生(化名)在深圳大學附屬華南醫院接受了甲狀腺癌根治術。這是國產手術機器人在全國順利完成的首例甲狀腺癌根治臨床研究手術,也是國產手術機器人邁向臨床轉化應用的又一重大進展,標志著我國高端醫療裝備自主創新再次取得新突破。目前,古先生已順利出院。

    患者手術風險高,機器人手術降低風險

    古先生今年40歲,在治療Ⅱ型糖尿病期間,檢查發現其甲狀腺右側葉有實性結節,經華南醫院甲乳外科專家會診和穿刺活檢后,被診斷為甲狀腺右側葉乳頭狀癌。

    “由于患者不僅有糖尿病,合并癥相對較多,患者偏胖,體重接近200斤,手術和麻醉的風險相對較高。”華南醫院副院長、甲狀腺乳腺外科執行主任易石堅教授表示。“甲狀腺周圍有很多重要的器官(甲狀旁腺、喉返神經、氣管、食管、頸部的大動脈、靜脈等),任何一個器官損傷都會引起很嚴重的并發癥,而且這位患者平時抽煙比較多,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氣道情況不是很好,圍手術期發生喉頭水腫、痙攣等嚴重并發癥的可能性很大。”

    為保證患者獲得最好的術后效果,減少并發癥,降低手術風險,易石堅教授手術團隊組織召開了全院多學科診療MDT工作會議對患者病情進行深入討論,不斷完善手術方案和各項應急預案。最終,結合術前檢查和患者意愿,團隊決定為古先生進行機器人輔助下甲狀腺癌根治手術。

    裸眼3D視野+仿人腕關節,機器人輔助醫生精準手術

    術中,易石堅教授端坐于機器人系統主控臺上,聚精會神地看著放大10余倍的三維立體高清圖像,雙手熟練地操控著操作臺;數米之外,穩立于手術臺上的4只碩大的仿生機械臂,在易教授的精準操控下,靈巧自如、配合默契。轉、鉤、挑、旋……在狹窄解剖空間下,“左手”持夾,“右手”持鉗,探取、剝離、縫合,每個動作都干凈利落、毫厘不差。手術操作時間大約2個半小時,全程幾乎沒有出血。

    “甲狀腺手術稍有不慎,容易傷及喉返神經和甲狀旁腺。手術機器人提供的‘裸眼3D’視野穩定清晰,微小的血管和神經都清晰可見,能更加精準地辨認喉返神經和甲狀旁腺。”術后易石堅教授表示。“手術器械有仿人的腕關節,在人手無法伸入的狹小腔隙中也能靈活操作,能夠幫助我們將病灶切除得更加干凈,最大程度減少創傷,從而更好地保護甲狀腺周圍的神經、血管。”

    借助機器人系統,術后患者頸部不會留下疤痕

    甲狀腺乳頭狀癌是成人甲狀腺癌的最主要類型,好發于20~40歲人群,且女性發病率明顯高于男性。由于甲狀腺位于頸部前側,開放手術容易留下顯著疤痕,為很多患者帶來終身的困擾。借助機器人系統,經胸乳入路操作,術后患者的頸部完全不會留下疤痕。

    此次手術中使用的圖邁腔鏡手術機器人,是手術機器人領域研發難度最大的腔鏡手術機器人,也是目前首款由中國企業研發并獲NMPA批準上市的四臂腔鏡手術機器人。其系統機械臂的運動模式保持了手眼一致、手與器械端的運動一致,讓手術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助于外科醫生將外科手術經驗應用到機器人手術中。

    打造機器人試點醫院,助推機器人手術普惠化

    國產手術機器人在綜合性價比有明顯優勢,可有效降低機器人手術成本,減輕患者經濟負擔與醫療支出。

    “目前,華南醫院甲乳外科、泌尿外科、婦科、胸心外科等均已陸續開展國產手術機器人臨床研究手術,為我院診療實現規范化、精準化和個性化提供了更多可能,也為國產手術機器人應用積累了重要的臨床證據和技術經驗,為加速推進我國機器人手術的發展‘添柴加火’。”華南醫院院長吳松說道。

    來源:南方都市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機器人手術普惠化:國產手術機器人協助甲狀腺癌根治手術圓滿成功
    西南證券杜向陽:從“直覺外科”看國內手術機器人行業發展機遇
    想做中國版達芬奇不容易,國產手術機器人“零收入”赴港IPO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