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接管Y Combinator時他才不到30歲,這個人有點牛

    【IT時代網(wǎng)、IT時代周刊編者按】接管Y Combinator的時候,他才不到30歲。硅谷有為青年其實是一位輟學生,在大二的時候,他就被Paul Graham相中,成為Y Combinator聘用的首批創(chuàng)業(yè)者之一。這位男神成長歷程的并不是一部拼爹史,但是夠勵志勵志。


    Sam Altman應該是美國版馬云和王思聰?shù)慕Y合體,去年接管美國創(chuàng)業(yè)教父 Paul Graham運營9年的創(chuàng)業(yè)孵化公司Y Combinator的時候,他只有29歲。

    談到Y Combinator(以下簡稱“YC”)這個公司你可能并不熟悉,但是提到他曾經(jīng)投資扶持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你可能就知道了,例如:短租網(wǎng)站Airbnb、社交新聞網(wǎng)站Reddit、免費網(wǎng)絡文件同步工具Dropbox等一系列我們比較熟知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

    不過,男神成長歷程的并不是一部拼爹史,但是夠勵志。

    又一位輟學經(jīng)商的天才

    這位硅谷有為青年其實是一位輟學生,在大二的時候,他就被Paul Graham相中,成為Y Combinator聘用的首批創(chuàng)業(yè)者之一,他的合作伙伴曾表示,“他是我見過最聰明的人之一”(美貌與智慧并存)。

    在Paul Graham的眼中,他是個十足的工作狂,每天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在打電話、發(fā)郵件,休息的時間只有5小時。

    除此以外,Sam Altman還是一個談判高手,他19歲的時候就為名下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Loopt向美國四大運營商之一的Sprint談妥了第一筆地圖“位置簽到”服務的生意。Sam Altman成為硅谷少年的夢想。


    原來生物科技才是小當家的菜

    這樣的天才與YC強強聯(lián)合的效果是什么?你可能做夢都想不到。

    2014年后,YC 在Altman的指引下,畫風突變,開始轉向和互聯(lián)網(wǎng)八竿子打不著的生物學領域進行投資,并同年成立了合成生物初創(chuàng)公司Ginkgo Bioworks。就是這家公司,近期剛剛完成了高達4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

    從2014年以后,YC前前后后投資了幾十家生物技術初創(chuàng)公司。(是時候賣房開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了,恩!)

    這位眼光獨到的CEO是怎么想的?《連線》雜志給出了答案。

    上周Altman參加了在洛杉磯舉辦的合成生物學大會——SynBioBeta,席間,Altman很熱絡的和《連線》雜志談起YC的研究實驗室和傳統(tǒng)醫(yī)藥的質量問題,并且抱怨YC成功以后自己有多不容易。

    “ 對話 ”

    《連線》:我想如今你被這些初創(chuàng)企業(yè)的CEO們圍攻已經(jīng)成為常態(tài)了吧。

    Altman:實際上,并沒有那么多的生物技術可以開發(fā)運用。

    《連線》:額……等下,從數(shù)據(jù)上看,今年,所有合成生物的初創(chuàng)公司募集資金的總額已經(jīng)高達5.6億美元,打破了以往任何一年的記錄,為什么投資者們的目光忽然都集中到生物合成科技上來了呢?

    Altman:兩點:成本和周期。如今,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像是核酸測序啊,成本和周期已經(jīng)低于啟動閾值。簡言之,你可以花一百萬美元就能在這個領域獲得突破性地進展,同時,更新?lián)Q代的速度只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周,而不是幾年。

    以前投資者問我最多的問題無非是,他們滿懷期待地簽下幾千萬支票在去年一年中收獲了多少成果,但是就在兩年前(投資生物科技后),他們認為我瘋了,“這將永遠都不可能成為一件事情。”

    《連線》:你會因為公眾對待轉基因生物的這種看法而擔心嗎?這個因素會對你的投資策略造成多大的影響呢?

    Altman:我不公開討論這個問題,但是我想會有影響的。我們畢竟在這個領域獲得了很多的收益,我們能夠承擔起這個事情長期帶來的影響和其它衍生問題。

    《連線》:經(jīng)營一家軟件公司,你可以在量產(chǎn)之前做大量的修改,因為你清楚地知道代碼最終都會工作的。但是生物學方面,很多東西有時候就是不起作用,然而你根本不清楚是因為什么。那么你在投資之前,你如何來驗證它的核心技術是否有效呢?

    Altman:投資前,我們會提前進行一段長時間的考察,來保證我們投資的技術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做了大量的投資并且做好失敗的心理準備,這項技術可能并不能撐到B輪融資,但是如果這項投資的潛在匯報很高,我們也會冒很大的風險。

    《連線》:之后你講如何保證哪些理念將會成功呢?比如你投資的第一家生物科技公司Ginkgo,創(chuàng)始人中有五個是麻省理工的博士,其中一位還是合成生物學之父。

    Altman:我們總是抱著賭博的心態(tài),無論他們是不是有一份完美的簡歷。簡歷的作用無非是讓我們在某個領域了解這個人更多,也就是說除了一個生物學家他還是什么。當我們有了越來越多的技術伙伴的時候,我們有了專門的生物系校友來幫我們回顧他們在大學的成就。這一點真的非常有用,這樣我們就能完全作為一個局外人來考慮聘用問題,不必多花心思。【責任編輯/閆紅玉】

    來源:《連線》雜志

    IT時代網(wǎng)(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轉載必究。
    創(chuàng)客100創(chuàng)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lián)網(wǎng)IT、傳媒知名企業(yè)和個人。創(chuàng)客100創(chuàng)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lián)網(wǎng)、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chuàng)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接管Y Combinator時他才不到30歲,這個人有點牛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