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手機直連衛星時代來臨?技術顛覆還是噱頭

    衛星通信領域去年以來成果不斷,很多公司都在討論手機等消費設備直接連接衛星的可能性。近期最大的新聞是蘋果公司即將發布的iPhone 14系列手機可能會支持衛星連接功能。

    盡管上述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證實,國內衛星通信相關概念股已蓄勢待發。不過繼上周五概念股集體暴漲之后,周一相關領域公司股價集體回落。歐比特下跌超6%,華力創通股價下跌5%。

    消費電子搭上衛星通信技術

    通信衛星產業鏈包括上游的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中游的衛星運營及服務;為下游業務提供技術和數據支持,涉及眾多領域業務,主要包括大眾消費通信服務、衛星固定通信服務和衛星移動通信服務等。

    從上市公司角度來看,在衛星制造元器件領域,相控陣T/R芯片廠商包括鋮昌科技,SoC/FPGA等數字處理芯片廠商包括歐比特、復旦微電;華力創通較早的參與了我國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的建設,研制了適用于我國天通衛星通信系統的基帶芯片,并推出了多款移動衛星電話;合眾思壯則是北斗導航行業龍頭企業之一,主營業務為高精度衛星導航技術為基礎進行相關的芯片等產品。

    在通信衛星地面設備領域,中國參與者主要集中在天線、移動終端、地面接收站等產品研制和系統軟件集成等領域,上市公司包括中國衛星、海格通信、華訊方舟。

    手機如何直連衛星?從技術原理角度來看,衛星通信與蜂窩網絡通信的核心區別在于它不是通過地面基站與電信網絡連接,而是手機直接與天上的通信衛星相連接,衛星負責接收和轉發信號,并對信號進行放大。

    北斗三號系統衛星總設計師林寶軍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手機跟衛星直連,就是手機直接能接受衛星的信號,如果衛星功率很大、能量很強,那么它在天上發的信號,手機如果足夠靈敏的話就能收到衛星信號,但這主要取決于衛星,而不取決于手機。”

    林寶軍表示,衛星越高,發射的信號就越難被手機接收,因此近年來很多企業都開始研制發射低軌衛星。

    “現在的衛星越來越重,增加重量之后也能夠實現更大的功率和更多的功能,而衛星數量的增加,則能夠實現更廣泛的覆蓋。以后在飛機、輪船上衛星與手機相連,那么也可以實現上網功能。”林寶軍告訴記者。

    是顛覆還是炒作?

    按照一些企業的設想,這些衛星將來可以在天空中像地面的手機信號塔一樣運行,雖然這比在地面上安裝塔站更具挑戰性,但這種方法將能產生更大的連接能力,為更大的區域提供網絡服務。

    在通信衛星領域,美國已有眾多參與者,例如AST SpaceMobile和Omnispace,這些公司都已經發射了衛星,并正在與世界各地的運營商就推出服務進行談判。

    林寶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通過手機直連衛星擴大網絡服務意義重大,不僅可以覆蓋人口稀少的農村地區,還能增加對森林、沙漠、海洋等傳統上沒有連通性的荒野地區的覆蓋。“一般來說,只要你能看到天空,就能得到衛星信號。”林寶軍表示。

    衛星覆蓋還能夠讓人們在諸如國家公園的偏遠地區呼叫緊急服務,而無需撥打昂貴的衛星電話或通過支付額外的衛星服務費用。

    羅蘭貝格數據顯示,全球衛星通信行業2018年收入高達1265億美元,其中約81%收入源于衛星消費通信。在衛星消費通信中,衛星電視直播收入占比達到92%;而衛星寬帶(互聯網)業務占比較小,僅2%。

    另據摩根士丹利對全球衛星互聯網的市場規模的測算,到2030年,全球衛星互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454.26億美元。

    不過,也有專業人士提出,目前市場上所謂的“手機直連衛星”是“有條件”的“直連”,還遠未實現顛覆,只能說是目前蜂窩網絡的補充,相關概念炒作成分居多。

    一家國際知名衛星公司中國區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手機直連衛星不會是高速率的衛星通信,可能是有條件的在特定情況下使用的低頻率、窄帶的解決方案,支持小數據量的使用。”

    他表示,即便手機可以支持衛星通信功能,也僅限于低速率的短信、短報文這些小數據量的信息發送,要支持互聯網的帶寬,就需要把5G基站放到天上,理論上可以操作,但實際上現在還無法做到在天上安裝那么多的基站,而且天上基站的能量功率與地面相比也會受限,現在的衛星載荷還都是小衛星,要實現5G的帶寬還是不可能。

    上述人士還強調,手機“直連”是指在特定的頻率下與特定的衛星連接,技術上要實現混合。他表示,衛星使用的頻率越高,支持的帶寬越寬,但對于設備方向性的要求越強。“因此地面設備需要裝一個能夠追蹤衛星信號的具有方向性功能的天線。但小型化的智能手機天線是內置的,不可能實現很強的方向性追蹤的功能,因此手機直連衛星其實還僅僅處于一個初期的階段,大部分的所謂概念股都有炒作的成分。”這位衛星通信領域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此外,低軌衛星通訊頻譜資源也相當緊缺。“手機廠商要跟運營商合作,因為頻譜掌握在運營商手中,越是低頻,頻譜資源越是匱乏。”上述人士表示。【責任編輯/常滿】

    來源:第一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手機直連衛星時代來臨?技術顛覆還是噱頭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