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媒體評任正非最新內部講話:寒氣、勇氣與底氣

    8月23日,任正非最新內部講話曝光。作為華為創(chuàng)始人、CEO,任正非對當前經濟環(huán)境及華為的困境直言不諱,華為人乃至外界都壓力倍增。

    任正非表示,華為要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綱領,從過去恐慌性地自救改為有質量地自救,從追求規(guī)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全線收縮和關閉邊緣業(yè)務,把寒氣傳遞給每個人。

    華為的難處眾所周知。從企業(yè)自身的處境看,近年來的一系列數據,都指向一個現實,華為的手機市場份額在急速萎縮。榮耀又被剝離,華為消費者業(yè)務不得不轉向非手機品類。

    透過手機能夠看到,華為面對的美國制裁之火,不僅是短期的陣痛,長期的后果也在漸次體現。任正非的話并非危言聳聽,反而更像是審時度勢后的恰如其分。

    多輪限制之下,華為個別業(yè)務線生存空間逼仄,不得不輾轉騰挪。重新排兵布陣,加碼云服務、切入汽車市場、拓展能源軍團,尋求轉型的最大可能性,為未來發(fā)展轉圜。

    今年4月,華為拋出產品“全家桶”,有折疊屏手機、智能電視、手表、手環(huán),唯獨沒有芯片。林林總總看過,有質量地自救,有質量地“活下去”依舊是巨大的考驗。

    困難雖是暫時的,也是現實的。

    過去,我們熟悉的故事情節(jié),總是華為在一路取勝,在競爭激烈的業(yè)務戰(zhàn)場大殺四方,成功PK對手。如今,我們更在意的是,帶著危機感、緊迫感、使命感,收斂身段與鋒芒,華為如何救贖自己。

    在這一點上,比任正非小25歲的雷軍,似乎有很多話要說。兩周前,同處逆境的雷軍發(fā)表年度演講,在近三小時的發(fā)布會中,小米CEO雷軍講述了他人生中多次經歷的挫折與迷茫,并分享了穿越人生低谷的感悟。

    華為“跌倒”,不一定意味著小米“吃飽”,但雷軍“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fā)生”。企業(yè)家們心態(tài)不同,但都有直面困難、迎難而上的勇氣。

    無論是任正非的演講還是雷軍的分享,也許2022是個節(jié)點,值得去總結中國企業(yè)許多年的成長。

    華為,作為中國最成功的科技公司如履薄冰,這是一個典型的華為式中國企業(yè)問題:一個保持著充沛體能和糧草的登山者,突然遭遇身不由己的“意外”,它如何自處又如何重建?

    華為正在放下過去的自己,正如雷軍在幾次低谷中,也是放下某種意義上的自己。雷軍把小米的焦慮擺在臺面上,正如任正非把寒氣傳給每個人。

    哪怕寒涼,哪怕低谷,依然要拼盡全力。尋求解決之道,越過眼前的黑暗,真正建立起屬于中國企業(yè)自己的人才自信、制度自信、技術自信,這是驅散寒氣的底氣。【責任編輯/常青】

    來源:北京商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chuàng)客100創(chuàng)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yè)和個人。創(chuàng)客100創(chuàng)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chuàng)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媒體評任正非最新內部講話:寒氣、勇氣與底氣
    終于官宣!華為Mate50系列旗艦將于9月6日發(fā)布
    任正非最新內部文章:從追求規(guī)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
    暢玩“宇宙”,華為天氣邀你參與夏日觀星計劃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