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度秘”正在掀起一場智能+語音連接O2O的大戰,谷歌阿里騰訊豈能坐視不理?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銳觀察】提到O2O,日前劉曠剛剛在微信朋友圈發布的一條針對百度世界大會的評論引發了好友們的紛紛點贊,我在評論中這樣寫道:“唱衰O2O的罪魁禍首就是美國資本家,他們先是掏空中國股市、打壓中國互聯網公司,而后制造輿論唱衰中國的O2O,企圖破壞李克強總理提出的互聯網+經濟戰略,我相信只要百度以及中國千千萬萬的創業者腳踏實地做好連接人與服務,不過度迷戀資本,中國定能實現在互聯網+時代超越美國。”

    三人成虎,人言可畏吶!美國資本家最擅長的就是制造輿論,引導大批沒有主見的中國網民。于是,各種O2O寒冬論謠言四起,而占據著中國互聯網投資市場的大批美國投資家以及機構甚至還對外揚言:“投資創業項目不投O2O。”他們見不得中國的O2O火爆,見不得中國互聯網比美國強,并且一直對全世界宣稱:“中國的互聯網永遠都是在模仿美國,復制美國。”

    事實上,在移動互聯網、智能、大數據盛行的新信息時代,中國的互聯網在華為、百度等科技公司的帶領下,科技創新已經在大步向前躍進,大有一股趕超美國互聯網公司的勢頭。當前,O2O在美國市場連番遭遇冷眼,團購鼻祖Groupon市值更是從巔峰時的150億美元跌倒了現在的27億美元(截止到9月10日);相反,中國的O2O卻熱火朝天地涌現了出來,諸如滴滴快的、美團、百度糯米以及眾多的垂直O2O紛紛開始崛起。

    對于O2O的平臺入口論,此前劉曠就曾撰文表示地圖、智能+語音、搜索、團購、微信將會成為未來O2O最大的五個平臺入口之一,并曾預言智能+語音最有可能會成為O2O的超級入口,同時預測百度未來一定會借助智能+語音來實現連接人與服務。果不其然,百度“度秘”的亮相印證了我此前的猜測。

    為什么智能+語音會成為O2O的終極方向?

    移動互聯網的到來,創造了傳統企業尤其是服務業全面升級與轉型的最佳機遇,不管是BAT三巨頭還是無數的創業公司,他們心中都擁有一個O2O平臺夢。那么,劉曠為什么會堅持認為智能+語音將成為O2O的終極方向?

    1、移動互聯網時代,生活服務多種多樣,甚至多達3600行,如果每一個垂直細分領域都擁有一個APP,那么每一個手機用戶豈不是要把手機裝滿各類O2O服務的APP?從用戶消費的角度來看,他們急切需要一個平臺能夠滿足自己的一切生活服務需求,而智能+語音連接所有生活服務則恰好能夠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2、其實微信能夠成為移動社交的老大,而非QQ,已經很好地說明了移動互聯網的特性。過去大家在PC端使用QQ基本都是習慣打字,到了移動互聯網大家仍然保持了這個習慣。而微信一上來就直接是語音對話,成功之處就在于抓住了手機的特性,也就是說語音相比文字會更適合手機的特性。

    3、目前市場上的各類O2O服務平臺也非常多,但是都是需要通過搜索、查詢然后去逐個逐個篩選,從而選擇出自己最想要并最適合的服務。一方面這種方式極大地浪費了時間,另一方面操作起來也非常不便利。而智能+語音則完全可以通過語音呼喚,然后進行語義分析,智能推送用戶想要的服務,極大地提升了服務效率,也更適合手機的使用習慣。

    4、智能依靠的是大數據,它能夠對用戶的語音呼叫服務頻次、時間、特性等全部都記錄下來,這對于未來為該用戶提供服務能夠積累數據基礎。通過這個基礎數據,平臺就更能清楚知道該用戶在什么時候可能會需要什么服務,然后對用戶進行更精準的智能服務推送,真正實現智慧生活化。

    度秘要做O2O超級入口底氣何來?

    而在這一次的百度世界大會上,李彥宏表示今后百度打算“度秘”平臺向全網APP開放,使“度秘”也像搜索框一樣,成為搜索引擎,希望“度秘”能成為連接人與服務的入口,即O2O的入口。由此可見,百度意在將度秘打造成O2O超級入口,那么,百度的底氣何來?

    我們先從技術的角度來看,大家都知道,百度一直以來都在進行智能和語音方面的技術研究,其在人工智能、多模交互、自然語言理解、大數據等技術已經處于行業頂尖水平,多模交互、語義理解已廣泛應用于百度各大產品,如百度識圖、手機百度、百度外賣等。

    從B端的商家服務來看,百度的自營系百度糯米已經與無數的各類生活服務商家達成了合作、百度外賣則已經接入了眾多送外賣的餐飲商家資源、而去哪兒則集合了酒店、機票、旅游等眾多服務類資源;百度的生態系也已經與各類垂直服務平臺達成了戰略合作,諸如上門廚師、上門按摩、代駕O2O等。龐大的B端商家資源將會成為度秘連接O2O的核心支柱。

    從流量入口上來說,目前度秘已經接入到了PC百度以及手機百度中,未來還將會接入到百度地圖、百度糯米等產品當中。日后度秘平臺一旦向全網APP開放之后,度秘成為整個移動互聯網新的超級巨無霸可能性非常大。

    從C端的用戶數據積累來看,通過借助此前百度糯米、手機百度等積累的大量用戶搜索服務數據,度秘可謂已經擁有了一個龐大的用戶服務消費數據庫資源。而借助這個龐大的用戶數據積累,度秘就能夠借助大數據分析為用戶提供更好更強大的智能服務。

    一場由度秘掀起的智能語音連接O2O大戰一觸即發

    對于度秘的面世,可謂一夜之間刷爆了整個朋友圈,同時它也凸顯了百度搶食萬億O2O市場的巨大野心。O2O作為未來十年BAT三巨頭爭奪的主戰場,度秘此番現身很明顯意在借助智能+語音進一步鞏固百度在O2O的霸者地位。不過劉曠卻認為,度秘的現身還有另一層深意,那就是遏制谷歌前來奪食中國O2O市場。但與此同時,度秘的高調現身也定會引來谷歌、阿里以及騰訊的反擊,一場新的智能+語音連接O2O大戰一觸即發。

    一、谷歌返華早晚的事,最終定會與百度爭鋒O2O

    大家都知道,前端時間一直傳得沸沸揚揚,谷歌欲借助Google Play重返中國市場。其實谷歌對于退出中國市場,一直有兩大憾事:第一個就是放棄了規模龐大的中國市場,第二個就是敗在了百度手下。對于在中國市場的搜索引擎敗給了百度,是谷歌在全球搜索市場最難堪的事情,也是谷歌心中最大的痛。

    O2O對于谷歌來說,地位同樣至關重要,O2O也是未來谷歌在移動互聯網能否繼續保持王者地位的關鍵所在。所以今天你會發現谷歌搜索也好,谷歌地圖也罷,正在開始瘋狂向百度取經,四處布局O2O。

    從今年開始,谷歌先是嘗試把管道工和電工送到用戶家里面,隨后谷歌又收購了美國專注于鐘點工本地服務的家政O2O鼻祖Homejoy;前不久谷歌地圖又忽然增加了“附近推薦餐館”的功能;而近日谷歌又對外確認將會在年內上線生鮮日雜O2O服務,更是直接對外表露了谷歌要全面轉型O2O的戰略。由此可見,谷歌的O2O布局已經開始全面開花,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最火熱的O2O市場,谷歌豈能放棄?我看谷歌借Google Play重返中國市場是假,瞄準了中國O2O市場才是真。

    而在去年的谷歌I/O開發者大會上,谷歌就推出了一款Google Now智能語音助手,只是目前Google Now只是收集用戶手機中日歷、郵件、地理位置等信息,學習用戶的使用習慣和喜愛,接著主動推送相關的、有價值的信息給用戶。從谷歌的O2O布局戰略來看,劉曠認為Google Now未來推出連接生活服務也只是早晚的事,未來它也定會與度秘爭奪智能+語音連接生活服務市場。

    二、面對度秘唱獨角戲,阿里騰訊豈能坐視不理?

    度秘此番面世,可謂搶盡了風頭,在O2O領域一向與百度爭戰補休的阿里騰訊定然不會坐視不理。那么,騰訊與阿里將會如何反擊度秘?

    從技術層面上來看,目前阿里在智能語音搜索技術方面還追不上百度的步伐,但是不排除阿里不會借助于外力來阻擊百度。此前,阿里投資的微博就曾與微軟小冰達成了戰略合作,這一次在度秘的刺激下,不排除阿里借助微軟小冰的智能語音來連接阿里生活服務的可能性。

    而對于騰訊來說,此前因為受到了微軟小冰的威脅,微信早已悄悄成立部門在研發人工智能語音領域,并將會推出騰訊系的語音助手“小微”。不過微信目前并沒有對外正式推出小微,由此可見技術方面還不是非常成熟。據此前騰訊公布的消息稱,未來小微將會接入公眾號、錢包、購物等各種服務,形成微信O2O閉環。相信此番度秘的提前亮相,也會加速小微的上線時間,BAT三家圍繞智能語音+生活服務的大戰也即將打響。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智能+語音對于O2O的重要性,度秘此番提前布局智能語音+生活服務很有可能將引領全行業從“補貼燒錢模式的O2O”向“智能科技的O2O模式”轉變,阿里騰訊的反擊以及谷歌的返華,將會讓這場智能語音+生活服務的O2O大戰更加精彩。【責任編輯/李響】

    劉曠供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稿件。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度秘”正在掀起一場智能+語音連接O2O的大戰,谷歌阿里騰訊豈能坐視不理?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