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據中國政府網消息,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外貿保穩提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幫扶外貿企業應對困難挑戰,實現進出口保穩提質任務目標,助力穩經濟穩產業鏈供應鏈。
《意見》提出,盡快出臺便利跨境電商出口退換貨的政策,適時開展試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外貿外資平穩發展”,將“保穩提質”作為進出口發展的預期目標。
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盡管受疫情短期沖擊,但我國外貿實現“保穩提質”預期目標還是有底氣的。首先,作為我國外貿重要出口基地,長三角和珠三角疫情防控已取得明顯成效;其次,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制造業中心,供應鏈體系健全,產業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具有顯著優勢。
保障外貿供應鏈穩定
《意見》提出,各地方建立重點外貿企業服務保障制度,主動服務,及時掌握和解決外貿企業的困難問題。涉疫地區(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縣級行政區域)所在省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確定重點外貿企業名錄和相關物流企業、人員名錄,對生產、物流、用工予以保障,盡快幫助受疫情影響的外貿企業復工達產,保障外貿供應鏈穩定。
在促進外貿貨物運輸保通保暢方面,《意見》指出,將外貿貨物納入重要物資范圍,全力保障貨運物流運輸暢通,有運輸需求的外貿企業,可按有關規定申領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有力有序疏通海空港等集疏運,提高作業和通關效率。各地要積極優化作業流程,進一步壓縮國際班輪等泊時間,不得層層加碼,出臺影響國際集裝箱班輪靠港作業效率的措施。
5月26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新聞發布會上就全力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海運方面,將持續推動擴大國際班輪公司直客對接的業務規模,盡可能滿足中小微外貿企業用艙需要,指導各地幫助企業及時提離集裝箱,提升貨物中轉效率。鐵路方面,加強與國際貨運班列沿線國家溝通協調,同步提高鐵路口岸通關及作業效率。航空方面,用好航空貨運運力,保障重要零部件、裝備和產品運輸。
張建平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當前,外貿流通領域產生的不暢或者是堵點,主要和全國多地防疫抗疫采取的特別管理措施有關。隨著疫情得到控制,一旦恢復到全面復工復產階段,流通運輸不暢的問題就會緩解。
跨境電商迎新機遇
《意見》提出,加快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等展會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加強與跨境電商平臺等聯動互促,積極應用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大數據等技術,優化云上展廳、虛擬展臺等展覽新模式,智能對接供采,便利企業成交。
《意見》要求,各地方、重點行業協會優化創新線上辦展模式,聚焦重點國別、優勢產業、特色區域打造國別展、專業展、特色展,幫助企業用好線上渠道獲取更多訂單。各地方積極利用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等相關資金,支持中小微企業以“境內線上對口談、境外線下商品展”等方式參加境外展會。商協會、貿促機構、駐外機構、海外中資企業協會積極幫助組展企業和參展企業對接海外買家。
記者注意到,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圍繞“云端”辦展,線上簽約,國內已經開展了豐富的實踐。
數據顯示,今年4月在線上辦展的第131屆廣交會,境內外參展企業約2.55萬家,按16大類商品設置50個展區。企業上傳展品超290萬件。
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徐兵表示,第131屆廣交會線上平臺運行平穩順暢,共有228個國家和地區的53.6萬境外采購商注冊觀展,較第129屆增長48%,較第130屆增長41.8%,采購商注冊觀展人數創歷史新高。
同時,《意見》也明確提出,盡快出臺便利跨境電商出口退換貨的政策,適時開展試點。針對跨境電商行業特點,加強政策指導,支持符合條件的跨境電商相關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
張建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5年增長近10倍,而且還在高速發展。從國家角度來看,我們設立了跨境電商綜合示范城市,鼓勵建設海外倉等。未來,數字貿易會發揮引領作用,電商平臺企業數量會越來越多。【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