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減征600億汽車購置稅,能不能“救市”?

    承壓下行的汽車產業迎來一劑“強心針”。

    5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許多市場主體十分困難。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措施,努力推動經濟回歸正常軌道、確保運行在合理區間。

    在即將實施的6方面33項措施中,與汽車產業息息相關的政策是: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以及汽車央企發放的900億元貨車貸款,要銀企聯動延期半年還本付息。

    盡管汽車產業刺激政策的具體實施細則尚未公布,但600億的減免總額對應到今年僅剩的7個月,整體減免力度無疑是可觀的。

    中信證券研報分析認為:政策力度超市場預期,購置稅減免是拉動汽車銷量最有效的政策之一,有望拉動100-200萬乘用車新增需求。并稱,“看好汽車行業的整體復蘇和長期發展,當前時點建議超配汽車板塊。”

    政策信號讓汽車產業頗為振奮,反映在股價上:24日汽車板塊高開低走,25日午后汽車板塊再次強勢拉升。這一輪,汽車產業能否觸底反彈?

    行業受困

    從歷史經驗來看,減免購置稅政策曾多次在刺激汽車行業復蘇中起到過立竿見影的作用。

    如汽車產業曾受次貸危機影響陷入短暫低迷,2009年實行的購置稅減征等一系列政策,拉動乘用車市場累計銷量突破800萬輛。2015-2016年,新一輪購置稅減征政策出爐,更是讓汽車產業分別收獲了180萬輛、340萬輛增量。

    如今,汽車產業的發展再次遇到難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4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0.5萬輛和118.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46.2%和47.1%,同比分別下降46.1%和47.6%。也就是說,我國4月汽車產銷幾近腰斬。

    數據顯示,汽車消費占整個消費市場的比重長期維持在10%左右。汽車行業的大幅下滑拖了整個消費市場的后腿。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中國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1.1%。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26916億元,下降8.4%。

    而汽車產業如今不僅面臨因疫情、供應鏈等因素造成的生產端困境,市場端消費信心不足的問題同樣突出。在這樣的形勢下,刺激性政策的出臺顯得尤為必要。

    政策托底

    “這一政策將劇烈拉動汽車消費。”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購置稅減征政策是當下汽車行業發展的“及時雨”。

    “目前鼓勵傳統燃油車消費很重要,因為買傳統車消費群體不是去買新能源車而形成結構低迷,而是不買車了。”崔東樹直言,“目前的自主品牌傳統車萎縮,主要原因也是普通消費者購買力出現問題,消費心態不穩,需要鼓勵燃油車消費。”

    由于目前新能源車型暫不征收車輛購置稅,因此此次政策或主要針對燃油車型。此外,從歷史經驗來看,汽車購置稅減征政策往往根據車型排量來進行減免,如對1.6L及以下小排量節能汽車給予支持。

    目前,如果消費者購買一輛10萬元的國產汽車,去掉增值稅部分后按10%納稅,計算公式是100000÷1.17×0.1=8547元。也即,購買一輛售價10萬元的汽車,需要繳納的購置稅8547元。如果購置稅以減免50%的形式落地,購買一輛價值10萬元的汽車,將節省四千余元。

    如果按照去年國內銷售的燃油車均價約為16.68萬元計算,對應需要繳納的購置稅則為1.48萬。若購置稅減免50%,則平均每輛燃油車能減免7000元左右。按照600億總額計算,將惠及800多萬輛燃油車。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僅是購置稅的減征,各地提振汽車消費的政策也在接連出臺。

    如廣州增加3萬個購車指標、深圳增加1萬個購車指標。沈陽市政府投入資金1億元,面向在沈購車的個人消費者(戶籍不限)發放汽車消費補貼等。浙江省義烏市從5月15日至6月15日開展汽車促消費活動,每輛車最高補貼1萬元。青島市也于5月20日發布消息稱,消費者在購買汽車時,可享受3000元到10000元的一次性補貼。長春市自2022年5月21日(購車發票時間)起,發放總額5000萬元汽車消費補貼等。

    阻力仍在

    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對于汽車產業的復蘇意義重大。但由于目前汽車消費環境特殊,汽車產業究竟能夠恢復到什么程度還有諸多不確定性。

    首先,購車落地價格上漲。

    今年以來,超過30個新能源汽車品牌陸續宣布漲價,漲價趨勢甚至開始向燃油車蔓延。盡管在燃油車領域官方漲價現象并不普遍,但優惠減少也是事實。“熱銷車型從去年開始優惠幅度就已經收窄了。”某合資品牌經銷商負責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傳統燃油車一般不會官宣漲價,而是以優惠幅度的下調的方式“變相漲價”。“從這個角度來看,即便減征購置稅政策落地,對于消費者來說可能車輛的到手價格并不比去年低。”

    同時,油價的一路攀升使得燃油車的用車成本不斷增加。

    5月16日24時起,國內汽油、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85元和270元。這已經是去年年底以來國內第九次上調汽油、柴油價格了。按照上調后的油價,國內大部分地區的92號汽油即將突破9元/升,95號汽油繼續向10元大關逼近。目前,油價依舊處于上升通道。預計5月底國內成品油繼續上升,對應的92號汽油價格有望突破9元/升。

    此外,受疫情等因素影響,部分行業收入減少,導致其購車計劃延緩。

    “去年家里添了二胎確實想過換車,但旅游行業這幾年不景氣,今年更是感覺力不從心。”旅游業從業者張恒(化名)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購置稅減不減和自己關系不大,換車計劃暫時還沒提上日程。“總不能為了這碟醋,再包頓餃子吧?”

    對于本來就有計劃買車、換車的剛需家庭,減征乘用車購置稅的政策無疑是重大利好。但政策刺激下的汽車產業能否像過往那般實現大幅增長,恐怕還是未知數。【責任編輯/林羽】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減征600億汽車購置稅,能不能“救市”?
    背信“天使輪”車主,智己汽車遭百位車主聯名維權!
    小鵬汽車走不出魔咒:賣得越多、虧得越多,毛利率墊底“三傻”
    小鵬汽車:芯片影響或比預想更長 5月訂單恢復到漲價前水平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