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人類有一天會被機器人打敗嗎?如果會,我們被打敗的方式至少有這兩種:一是機器人擁有獨立思考的意識,而不想再受制于人類;二是機器人是否會統治世界,與是否存在意識無關,而是取決于它們是否能生成更合理的策略。不過,也有樂觀的科學家認為,機器人就如同人類的孩子,這些孩子“肯定有一天會在能力上超越我。甚至某些時刻他們會討厭我,和我生氣,但他們不會殺了我”。
“有可能。”全球議程理事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議題組專家Stuart Russell說,“人類會被機器人打敗是因為機器人作的決策更加準確。”
Rethink Robotics 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技術官Brooks則認為不會,因為機器人無法與人進行情感交流。“在90年代,機器人可以打敗人類歷史上最好的棋手。但是下棋大師可以教別人下棋,機器人不可以。機器人與人也無法進行情感的交流。”
人工智能是一把雙刃劍。神話里想擁有點金手指的人在如愿以償后,將目之所及之物全部變成金子,包括水,最后卻活活渴死了。那么機器人對于人類來說,應該如何控制才不會變成人類的災難?
Russsel認為,人類應當思考如何做到“當機器按照我們想不到的方式作業時,我們也要保障它們實現的也是我們真正的意圖”。
“關鍵是要賦予機器一個清晰的目的,很多機器的目的并不清晰。”Brooks說。
Brooks還指出,機器人的走路能力和手臂能力亟需改進。“第一,制造機器人的材料上要有進步;第二,機器人皮膚上的感知要有改變;第三,計算方面可以做得更好。編程的數學很復雜,一些機器人科學家不想失去控制感,所以不想簡化編程。只有機器人的編程簡化到像智能手機的APP那樣簡單,機器人才能發揮更大的功用。”
關于人工智慧與人類關系的深入討論
2015夏季達沃斯論壇昨天(9月9日)正式召開。在上午的首場官方發布會上,達沃斯將機器人作為核心議題發布。來自美國著名機器人制造專家Rodney Brooks和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人工智慧專家Stuart Russell,分享了關于人工智慧與人類關系等熱點的前沿話題。
人類VS機器人,常常成為好萊塢等電影的熱門素材。在今年的達沃斯上,我們一起傾聽來自行業前沿的,更為冷靜和客觀的真相。
什么樣的機器人會威脅到人類?
在大眾看來,深藍機器人打敗世界象棋冠軍,似乎是機器人威脅論的開始。這種"戰勝"確實是真實的,因為機器人可以向前看出好多步棋路。
但機器人沒有這樣的能力教別人下棋。這是人類的專長。另外,機器人在下棋時沒有心理活動,它沒有意識到人類對手的存在,它只是在進行一種游戲。
關于人類與機器人的對抗,更合理的情景來自這樣的假設:如果未來我們能真的生產一個通用意義的機器人,它能自己做出決定,還能比人類更準確地預測未來,擁有更多的自主意識。
所以,人類似乎不太愿意和這樣機器人對戰。
但從科學的角度,Russell教授認為,要讓機器人達到這樣的能力,還需要大量技術突破,今天很難預測,這樣的"通用機器人"何時能成為現實。
我們該害怕機器人嗎?該放棄機器人研究嗎?
在兩位專家看來,人類從來不會因為害怕未來,而放棄走向未來。當年人們認為原子武器對人類有威脅,但我們并沒有因此放棄對原子物理的研究。如今,這一領域的研究幫助人類解決了很多大問題。
未來人工智慧有可能帶來威脅嗎?在科學家看來,機器人更可能帶來的是一種"挑戰"。在未來,人類需要確保人工智慧可以完全受我們的控制。
如今的人工智慧機器人走到了哪一步?
兩位專家表示,在人工智慧領域,人類取得的進步比大眾預想得還要大。它可以識別人類的聲音,還可以識別標簽、圖像,并分類不同的圖像,甚至可以識別圖像中有多少人。甚至在未來,可以識別圖像中不同人之間的關系。
至于超級人工智慧,即使是最前沿的科研專家也承認,"今后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
工業機器人對中國的意義
Brooks看好工業機器人在中國的前景。在他看來,很多跨國公司將制造環節放在中國,但目前的挑戰是人工人力。中國制造業工人每年工資平均上漲15%,但依然很多人開始不愿意從事這樣的工作。在制造業上引入機器人,可以幫助中國繼續在這一領域發揮力量。
機器人到底有沒有意識?科學家認為這是個奇怪話題
人類通常會"以己度人"。我們認為自己有意識,就會覺得對面的人也有意識。當對面是機器人時,我們也會產生同樣的"推測"和懷疑。
但機器是否會有意識?其實我們完全不知道意識到底是什么。所以,我們首先要花很長時間理解人類的意識是如何產生的,然后才能去想機器人的事情。
今天的機器人,依然采用"貼標簽"的方式去理解世界。它們和人類的區別,是機器人并不理解被貼上標簽的物體,到底有什么實際的"意義"。
機器人統治世界,與意識無關
在Russell看來,未來機器人是否會統治世界,與他們是否存在意識沒有關系。機器人戰勝人類,控制世界,取決于它們是否能生成更合理的策略。
唯一和機器人意識相關的,是我們社會是否要賦予機器人以權利。如果未來有一天,機器人真的有意識,我們就要面臨這樣的抉擇:是否賦予機器人相應的"人權"。
機器人會有一天覺醒,不喜歡人類,殺死我們么?
當機器越來越有能力,超越人類的時候,我們需要保證,機器人做出的決策,是符合人類利益的。當你賦予機器人一個目的時,你要確保這個目的符合人類的預期。
但在Russell看來,完全控制機器人的難點是,你無法知道機器人按照何種方式去實現目標。人類可以保證機器人行動的結果,但無法保證機器人為實現目標而采用的方式——當機器人足夠智慧的時候,過程就遠比結果更難控制。
但Brooks的預期要比Russell樂觀一些。在他看來,機器人是人類制造的,就像是我們的孩子。他用自己的生活舉例:"我有四個孩子,他們肯定有一天會在能力上超越我。甚至某些時刻他們會討厭我,和我生氣,但他們不會殺了我。"【責任編輯/梁浩】
來源:人工智能學家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