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于宏觀經濟是有信心的,特別是地產的正常化。”
“開年以來的市場情緒是我從業20年以來,經歷過最復雜的階段,當下面對的是好幾個問題的交織。”
“疫情終究不會成為長期困擾經濟的因素,社會終將恢復正常秩序。”
“我這一年來最大的體會就是我們要去做‘妥協’,更多接受市場,而不是執著于自己的執念。”
“我們比較看好港股互聯網平臺,體育用品龍頭,必須消費品,創新藥等投資方向。3月以來體育用品相關公司股價出現了大幅回調,我們增加了相關投資。”
......
3月31日下午,和諧匯一在線上舉辦投資者交流會,公司董事長林鵬就今年以來的市場行情、后續市場展望、行業機會等做了詳細解讀。
林鵬表示,對宏觀經濟整體有信心,市場正在自身力量下慢慢走出沖擊,后續看好港股互聯網平臺、體育用品龍頭、必須消費品、創新藥等板塊機會。而新能源板塊目前市場對其基本面和營利表現依舊期待較高,后續需謹慎驗證細分行業中的企業是否能夠抵抗各種沖擊。
對于近一年的投資操作,林鵬反思稱:“我們過去確實對很多地方有自己的執念,大量的逆向投資做得太早了,這種固執在長期來說是正確的,比如巴菲特是非常堅持的,但是我們其實不具備巴菲特的資金屬性,也沒有形成他那樣足夠長的投資理念讓合作伙伴相信我們,所以我們要妥協,更多接受市場。”
“對宏觀經濟有信心”
今年以來,市場劇烈調整,林鵬感慨稱:“開年以來的市場情緒是我從業20年以來,經歷過最復雜最糟糕的階段。過去我們經歷過1999年互聯網泡沫破裂,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2008年次貸危機,2015年市場劇烈下跌,2016年熔斷,2018年去杠桿疊加貿易戰,此前歷次危機都是一個或者一兩個問題帶來的,我們當下面對的是疫情、俄烏沖突、中概股和港股調整等好幾個問題的交織。”
不過,站在當下,林鵬表示對宏觀經濟和市場有信心。
他分析稱:“在穩增長的政策基調下,貨幣政策有望進一步寬松,財政政策的力度還會加大,房地產行業將逐步正常化。盡管在疫情之下大家對于5.5%的GDP增速目標比較悲觀,但是否實現5.5%可能沒有那么重要,只要經濟體的運行能夠恢復正常化,比如消費和經濟正常運行,那么市場的預期就會從危機狀態恢復到正常水平。”
另外,林鵬表示其對市場的根本信心來源于以下三方面。
一是技術進步,一直以來技術進步對于不同文明、不同信仰的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普通民眾對于技術的接受程度,技術對于溝通、社會信息的交換、學習能力的提升,都處于世界領先位置。國內技術進步則體現為生活質量的提升和制造業能力的提升,在人口勞動力逐漸減少的過程中,可以把產業不斷穩定在國內,解決自動化對人力的替代,中國完全可能迎來智能手機以來的第二波技術浪潮。
二是企業家精神。林鵬認為,中國有一批非常優秀的企業家,市場最脆弱的時候,不斷努力推動企業高速發展,幫助我們克服各種各樣的周期。“我們希望能找到最優秀的企業家,共同陪伴共同成長,戰勝周期帶來的波動,不斷的戰勝市場。”
三是市場短期的極大沖擊,讓很多行業的估值已經處于歷史最低水平。
“互聯網公司已經明顯低估”
今年以來,港股調整劇烈,站在當下,林鵬表示看好港股互聯網平臺的投資機會。
“互聯網公司已經明顯低估。我們對于未來監管的舉措和發展空間依然擔憂,但我不認為這個行業已經進入了發展的終端。中國的商業一半以上是線下的,線上依然有空間。技術進步使得創新的商業模式能夠出現,互聯網賦能傳統企業也帶來了廣泛的機會。我們相信監管是希望行業有序發展而不是徹底打壓,這些企業對于國家的重要性也非常高。”林鵬說。
另外,林鵬認為體育用品行業對社會非常有益,對于自身健康的管理、醫療費用的減少存在巨大正面效應。同時,體育運動也是非常好的娛樂項目。“3月以來相關公司股價出現了大幅回調,我們增加了相關投資。”
在具體的投資機會上,林鵬還看好必須消費品、創新藥等方向。
他表示,2022年的組合機會更多要看危機后哪些企業能夠走出來,計算機、電子、消費、制造業、機械、化工,這些都是回調后具有快速修復能力的行業。與此同時,創新藥公司估值體系和一般公司不一樣,需要非常大的前期投入,通過幾期臨床后才能產生明顯的投資回報,而投資回報一旦產生持續時間就很長。但目前多數投資人對幾年后才能實現的盈利沒有預期,行業又面臨集采、中概股退市等政策風險,因此股價產生大幅度調整。等待市場回暖,創新藥優質公司相信會重新回到原來的合理估值體系內。
“大量逆向投資做得太早”
此外,林鵬還對近一年的投資運作進行了反思和總結。他表示,近一年來最大的體會就是要去做“妥協”,這并非指要做短線交易,而是更多接受市場,而不是執著于自己的執念。
首先,林鵬坦言,過去過度執著于逆向和均值回歸,大量逆向投資做得太早。“用我自己常用的一個模型來看,當企業經營波動和情緒波動出現30%左右的偏差時就是很好的機會,我們就會去關注和研究。如果我們認為未來這種波動會消除,就會在產生波動的時候進行投資。但是面臨市場極端波動的情況下,均值回歸可能偏離非常大。對于均值回歸過度的執念,使我們在心理上、行為上沒有做好對組合的管理,未來還是要對市場大的趨勢和波動做出妥協,至少在心理上要能夠接受。”
其次,林鵬反思稱,并不能執念于過往的成功投資,要不斷發掘新的領域,擴展能力圈。“比如周期品,過去我認為我沒有這方面的能力,控制不了風險,但是我們的研究員有非常好的經驗,在研究團隊的支持下,是可以具備研究優勢,關鍵在于我是否愿意往這個方向走一下,能夠放下自己的執念。踏出自己不擅長的領域,用團隊的力量彌補自身的缺陷,這是一個戰略性的問題,需要接受自己的投資弱點,過往的成功經驗在變化的環境中會成為一個阻礙因素,去學習,利用團隊能力彌補短板。”【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上海證券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