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電信行業組織GSMA發布的《2022中國移動經濟發展》報告顯示,預計到2025年,中國5G連接總數將從2021年的4.88億增至8.92億,中國超半數的移動連接將使用5G。
報告稱,4G的采用率在2020年達到頂峰,但隨著消費者越來越多地轉向5G套餐,4G在2021年呈下降趨勢。由于5G在中國市場的迅速普及,中國成為全球使用5G的領先地區之一,主要得益于5G手機銷售量增長與更加完善的網絡覆蓋。
報告數據顯示,到2025年底,5G將占中國移動連接數的52%。2021年,中國新增的5G連接超過2.85億,5G連接總數占全球5G連接的75%。目前,中國有超過10.4億人使用移動互聯網服務,預計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進一步增加1.46億,聯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升至80%。
這一預測與政府機構的5G網絡部署數據相對應,據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截至去年底,全國5G基站數超140萬個,占世界總數的60%。
同日,GSMA還發布了《中國5G垂直行業應用案例2022》,報告介紹了多個行業應用場景中的5G應用案例,包括智能地鐵、自動巡查以及環境監測、醫療救援指揮平臺等。“垂直行業的數字化,是5G收入增長的最大的驅動力(5.110,-0.05,-0.97%)和關鍵因素。”GSMA大中華區總裁斯寒告訴界面新聞。
行業普遍認為,基于5G網絡覆蓋下,未來5G的重要用途將是行業專網,諸如在工廠、煤礦、港口和倉庫等場景,利用5G技術幫助實現勞動密集型或危險工業流程的自動化,提高生產率。
不同于廣泛覆蓋城鎮的面向消費者的網絡,5G專網專門服務于特定的企業場所,可定制硬件和軟件;此外,由于5G專網獨立于公共網絡,可根據特定要求進行調整,處理復雜程度更高的工作和流程。
根據GSMA提供的5G專網案例顯示,2021年,在內蒙國能準能露天煤礦項目中,華為和中國電信(4.000,-0.02,-0.50%)為黑岱溝、哈爾烏素兩個礦區建立了5G網絡,現在該廠運行著無人駕駛應用平臺和視頻監控攝像頭,幫助實現礦井的遠程控制和采礦活動的自動化。
“我們初步判斷一些大型的企業會比較傾向于用物理專網,一些中小型的企業以及需要和外界有較多聯系的企業,傾向于用虛擬專網。”GSMA大中華區技術總經理劉鴻稱,此前2021年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使用通用硬件和軟件構建基站的“虛擬化”技術備受關注。
在中國,5G專網也是電信運營商的重要投資方向。去年11月,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曾表示,中國移動將加強生態合作,面向工業互聯網等18個重點垂直領域拓展5G行業應用。【責任編輯/慶華】
來源:界面新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