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團購歧視”為何物?看完本文就明白了,團購平臺為什么一直解不開“團購歧視”這個死結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銳觀察】當O2O的概念開始興起后,團購就被“合法”的披上了O2O的外衣,順而言之成為O2O領域的“香餑餑”。自“千團大戰”后,耐力持久的團購廠商成為團購領域的主流,而當年想在團購市場“投機倒把”的基本上死絕了,我們現在說團購,基本上就三家,大眾點評、百度糯米、美團,當然,背景依然是騰訊、百度、阿里巴巴。

    團800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2015年全國團購市場規模已超過600億元。根據CNNIC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4年12月,我國團購用戶規模達到1.73億,網民使用率達26.6%,手機團購用戶規模達到1.19億,網民使用率達到21.3%??偟膩砜?,團購的市場規模和用戶量都不在少數,畢竟是商業應用方面,不像即時通訊、視頻、娛樂等剛需應用。

    但團購自創立之初帶來的不穩的根基,并未隨著用戶量的增長而出現較大的變化。團購自身是充當著信息中介的角色出現的,即商家將優惠信息發布在團購平臺上,用戶通過團購平臺來使用優惠。當然,隨著團購的不斷發展,服務方面也出現了一些升級,比如用戶可以隨時退款,即買即用,無需提前預約等,而對于商家來說,則可以選擇時段來發送優惠,使用代金券的模式,而非標準性的團購服務。

    團購現在遇到的問題,既不是交易問題,也不是無法退款的問題,而是由于團購平臺對線下商家的控制能力弱,導致線下商家在服務層面質量無法達到與之匹配的層次,線下商家的服務質量并不受平臺管控。

    團購的三大代表中,美團、大眾點評幾乎可以確定的是在“待上市”的名單中,而百度糯米雖然沒有上市計劃,但日前百度CEO李彥宏表示,將投入200億,用戶百度糯米未來的發展(也是一個不差錢的主兒)。平臺做大以后,個體的利益很難會像最初成立的時候一樣被重視,所以,三家看似強大的平臺背后,其更加注重“大眾”的利益,而少數人遇到的不公平待遇,平臺并不能解決,比如“團購歧視”。

    何謂“團購歧視”?

    百度百科中“團購歧視”的詞條建立于2011年03月17日,而當時可謂是“千團大戰”正當時,也就是團購正當時。百科里解釋說:

    “團購歧視”主要表現在對團購顧客的歧視態度上,尤其是在餐飲團購上。餐飲團購的質量每況愈下,多家餐廳無論是菜品質量還是服務質量,都把參加團購的顧客當成“二等公民”來對待,很多顧客遭到了“團購歧視”。

    而在表現形式上,則是多種多樣的,因為是獨立的商家,并非每個商家都一樣,所以每個商家對于“團購歧視”的表現形式是不一樣的,現今的“飯菜分量減半”情況基本上杜絕了,而最為常見的,則是買單時候服務員的態度區分,即對于常規顧客買單和團購顧客買單的區分,后者是明顯受到歧視的,我在多處線下多處商家均碰到這種現象,興趣是蘇州的某些商家比較蠻橫無理。

    按“產品”的邏輯分,用戶在飯店吃飯,其要求應該是飯菜是否合乎胃口,飯菜的質量如何。但還有一個重要的邏輯是服務邏輯,當前的用戶在飯店吃飯,絕對不是簡單的吃飽肚子就結束,要知道飯店的成本當中,是包含著服務員的服務費的,他們的工資是算在整個成本當中的,用戶享用的飲食費用,本身和服務員的情況是無關的。既然用戶“交了”服務費,為何還不能享受與之對等的服務呢?既然商家開通了團購服務,為何要在買單的時候歧視團購用戶呢?舍不得便宜,完全可以不開通團購呀,“舍不得孩子,如何能套的狼”呢?

    用戶每在線下遇到一次“團購歧視”,就是用戶對團購的一次失望,有的時候服務質量是高于“產品”質量的。

    團購平臺為何解不開“團購歧視”的死結?

    團購平臺要想滿足“大而全”的特性,就必須吸收大量線下商家,所以某些知名的線下商家,反而成為三大平臺競爭的選項,這個時候商家反而占上風,團購平臺為了保證商家在平臺上的獨家,競爭非常激烈,所以,團購平臺是需要商家的,這就導致了當用戶遭遇“團購歧視”后,平臺無法公正處理的弊病,一旦團購平臺清除該商家,作為優質資源,該商家完全可以選擇別的平臺,而且團購平臺是不可能為了某位用戶因為“團購歧視”的投訴而直接清除商家的。所以說,“團購歧視”完全是一個打不開的死結。

    也許有人會說,在團購平臺上遇到了“團購歧視”可以在底部直接給差評啊,要知道互聯網催生了一個新興職業叫“職業刷評師”,即在各個可以評論的平臺上進行刷單,即使平臺的反作弊技術再強,但在近乎真實的評價中,平臺根本無法辨別用戶評論信息的真假,最多是模擬真假,完全區別出真假,還真不行。

    第三方評論還有一個情況是,當眾多的評論出現的時候,用戶無法分辨出商家的好壞,可以說每個商家都會有好評和差評,區別的是好評和差評占比,用戶要想通過好評差評占比來判斷一家餐廳的質量如何,實在是不容易,用戶也低估了平臺方對于“差評”的保護措施。

    用戶唯一能夠投訴“團購歧視”的地方是團購平臺,但團購平臺一方面有“監守自盜”的嫌疑,另一方面對于這種現象也沒有較好的處理方法,所以對于投訴最多是返還一些優惠券,并無實質性的補償。

    還有一個問題是,團購使用頻率高的用戶,在線下遇到“團購歧視”的頻率越高,用戶不可能有精力每個商家都去投訴一次,用戶最多吐槽一句,再也不到這家餐廳來食用了。就我所遇到的情況來看,“團購歧視”還是非常普遍的,團購用戶遭遇商家的惡性對區別對待,很難清除啊。當然,這和餐飲業的“低門檻”不無關聯,而對于團購平臺來說,其更應該保障的是用戶的利益,而非“商家為王,交易為王”,為了當年夸出的“??凇倍鴵p害用戶的利益,太不應該。

    用戶愛“廉價”的團購,但并不愛“廉價”的服務,團購平臺不能完全“聽命于”線下商家,互聯網“免費”的后遺癥在團購平臺上應驗了,“便宜”得到的是“歧視”?!矩熑尉庉?李響】

    本文為郭靜供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稿件,作者微信公眾號:郭靜的互聯網圈(ID:guojingdequanzi)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團購歧視”為何物?看完本文就明白了,團購平臺為什么一直解不開“團購歧視”這個死結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