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奴事件”的曝光,讓“神奇的網站”再次站上風口浪尖。
2月17日,中國駐柬埔寨大使館凌晨發布消息,2月12日,柬埔寨中柬第一醫院向我館反映,該院收治了1名李姓中國男子,其因輕信同城網上的虛假招工廣告,被犯罪團伙脅迫偷渡至柬,后遭柬西哈努克港中國城內網賭電詐團伙非法拘禁,并被多次大劑量抽血,生命垂危。獲悉后,駐柬使館高度重視,要求院方全力救治病人。2月15日,當事人身體狀況好轉后,使館警務聯絡官即會同中柬執法合作辦公室人員赴中柬第一醫院探望并調查當事人被侵害情況。
事件披露后,迅速引發關注。
消息中的李姓男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其于2021年5月在58同城上看到一家廣西夜總會招聘信息,參加面試后從去年9月被輾轉販賣至柬埔寨西哈努克省中國城。
2月18日,58同城公開回應稱,目前尚未確定受害者是在58同城查看到的招聘信息,58同城也未查到對應企業發布的招聘信息。
當前,“血奴”事件仍在調查中,關于58同城及其虛假信息的討伐聲也甚囂塵上。在58同城及其CEO姚勁波官方微博下,充斥著“騙子公司”“還錢”“虛假信息”等關鍵詞指責。
2月21日,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搜索關鍵詞“詐騙”和“58同城”,共檢索到3886篇文書,是其他信息服務類APP涉案文書數量的10倍—30倍。
在IP Global(環業投資)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看來,58同城虛假消息泛濫的癥結,一方面是企業未能充分履行信息真實性審查的責任,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企業在競爭與業績壓力下放松信息審查與核實工作的結果。
在虛假信息這一舊疾之外,58同城系的新問題也正悄然顯現。
針對這一事件,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聯系了姚勁波,截至發稿其并未對此事表態。
━━━━
“屠龍者”之惑
2月21日,記者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搜索關鍵詞“詐騙”和“58同城”,共檢索到3886篇文書,是其他信息服務類APP涉案文書數量的10倍~30倍。
以“58同城”為關鍵字在黑貓投訴【投訴入口】搜索,有關58同城的投訴也超過11600條,數量遠超其他信息服務類型APP。幾乎在其布局的每一個領域都有消費投訴。
在微博名為“大量求職者在58同城被騙”的“超話”中,不少網友分享了通過58同城求職被騙的經歷。
對此,北京市漢華律師事務所律師齊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58同城作為平臺方,對在其網站上發布的招聘信息負有審核義務。根據電子商務法,電商平臺需要對提供服務的經營者的主體身份、聯系方式、資質許可等進行核驗、登記,要對其工商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的身份信息、聯系方式進行登記、核驗。
“具體到此次的‘血奴’事件,如果查明58同城確實未落實審核和管理義務,58同城首先可能要承擔行政責任,根據電子商務法的有關規定,平臺未盡到審核和管理義務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并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齊正繼續表示,如果李亞明因58同城未落實審核和管理義務而受騙,58同城還可能要承擔民事或刑事責任,58同城平臺是國內較大的招聘信息發布平臺,在平臺上發布的信息,因為有平臺背書,容易取得招聘信息接收者的信任。平臺未對相關的招聘信息發布者的資質進行嚴格審查,亦未對相關的信息的真偽進行嚴格的辨識,導致被害人因輕信平臺而遭受詐騙,作為平臺方需要承擔責任。
━━━━
沉疴難解
多年來,虛假信息一直是58同城沉疴舊疾。僅在2018年,58同城就被監管部門點名、約談十余次。
2019年4月,姚勁波昔日盟友21世紀不動產在轉投貝殼后更表示,“一個網站上,給消費者看的房源都是假的,那有什么意義?”
對于詬病,58同城也曾回應稱將嚴厲打擊“網絡黑產”,但至今平臺上仍然亂象不止。
就此,財經評論員張雪峰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采訪時直言,58同城上假消息泛濫,一是由于平臺審核力度不夠;二是平臺有可能會為了自己利益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一些“騙子公司”往往能夠支付更加高昂廣告費;三是監管部門對于平臺監管處罰力度不夠,以至于平臺在衡量了潛在風險和潛在利益之后,選擇了不加大審核力度。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則表示,58同城虛假消息泛濫的主要原因是該平臺商業模式出現了問題。58同城原本定位中介服務,因販賣流量見頂,淪為各種街頭小廣告發布平臺。為攫取商業利益,58同城忽略了平臺治理責任,放松了法制法規學習和行業道德建設。
58同城成立于2005年,業務覆蓋招聘、房產、汽車、二手、本地生活服務及金融等各個領域。作為分類信息平臺,58同城收入主要來自在線營銷服務費和會員費。同時,58同城收入與會員數、發布的信息數強關聯。會員數越多,發布的信息數量越多,58同城的收入就越高。這一模式也導致了其平臺上逐漸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
想要改變這一狀況,對58同城來說有多難?
財報顯示,2019年58同城全年毛利為137.8億人民幣(19.8億美元),維持了88.5%的毛利率水平。事實上,88.5%的毛利率已經是其下滑后的結果,2014年該公司毛利率曾達到95%,被業界稱為“無本的買賣”。
因此,有部分業內人士曾表示,“58同城的商業模式決定了其難以從根本上堵住信息篩選漏洞,如果它們真的要對用戶投訴的虛假問題進行徹底整改,88.5%的毛利率也許就保不住了。”
━━━━
姚勁波的選擇
關于成立58同城的契機,姚勁波曾在一檔節目上表示源于一次被騙的經歷。
“1999年大學畢業后,第一件事就是租房子,當時的中介不像現在這么規范,沒有大的中介公司。一個中介收了我1200元中介費,帶我看了一套房子后就再也不理我。找到中介要求退錢時,對方奪過收據撕了個碎。”
此后,關于他的勵志故事總會出現以下標題:《被騙1200元后,他創辦了一個神奇的網站》《也曾因租房被中介騙,如今他的身份是董事長、CEO、投資人》……
實際上,對于虛假信息,姚勁波在以往的表述中是深惡痛絕的,其曾表示,“騙子統統判死刑”。但站在23年后的今天,姚勁波是否會感慨,“我們終將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姚勁波也不是沒有想過改變。2013年,58同城上市之初,姚勁波就表示,未來58同城的商業模式會朝著閉環發展,實現從信息發布到交易達成全過程,這將是未來10年的發展方向。
為此,2011年58同城推出過團購,2012年在二手3C數碼板塊引入了支付寶進行在線支付交易,后來也嘗試用大眾點評的方式解決信息質量,但由于本地信息服務的類目繁雜、內容繁多,最后都不了了之。
2014年-2015年,O2O概念大火,姚勁波也在這個時候做了押注,58同城成立了以首席戰略官陳小華牽頭的創新和投資部門。一方面嘗試一些能與現有業務結合的創新產品,另一方面也在O2O尋找一些能進行資源整合共享的創業公司進行投資。2016年資本寒冬到來,O2O創業公司尸橫遍野,58到家也變得低調起來。
新嘗試的失敗似乎并未影響58同城業績。
2015年-2019年,58同城營業收入分別為44.78億元、75.92億元、100.7億元、131.4億元、155.8億元,營業收入增速分別為185.11%、69.54%、32.62%、30.48%、18.56%。
不過,營業收入增速下降也意味著,58同城原有商業模式帶來的紅利已經見頂。在58同城沉迷于淺度信息帶來的高毛利率時,更加細分、垂直的互聯網時代悄然來臨。
在房產中介領域,鏈家、貝殼、我愛我家等相繼推出自己的平臺;在招聘領域,智聯招聘、前程無憂、BOSS直聘一直在推陳出新;甚至在二手市場,閑魚、多抓魚等平臺也能提供更好的服務。
一眨眼,這些平臺全都超過了58同城,姚勁波不得不開始在垂直領域展開追趕。
2020年,58同城從美國退市。退市之后,旗下安居客、快狗打車、天鵝到家等業務相繼分拆遞交招股書,隨后連遭“滑鐵盧”。通過招股書,記者注意到上述3個平臺中,除了安居客,目前都處于連續虧損狀態。
“58同城本身落后于市場已經成不爭的事實。”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認為,這是一家在互聯網時代非常成功但在移動時代卻談不上成功的公司。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58同城參與房中介市場也是想進一步拓展垂直領域,實現更好的發展。目前,這個市場屬于高度競爭時刻,也是一個贏家通吃的市場。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沒能形成競爭優勢,企業其實很難發展得很好,必然需要龐大的前期投入才行。
未愈的沉疴再遇種種新問題,前路漫漫,姚勁波的選擇尤為重要。【責任編輯/林羽】
來源:中房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