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辭職都能監測 扒一扒背后公司深信服:官網已找不到產品 去年利潤大幅下滑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知乎的視頻部門正在裁員,幾乎裁掉一半員工。

    與上述消息幾乎同時曝出的,是知乎安裝了行為感知系統,可以通過監控員工的上網行為獲悉其瀏覽招聘網站、投簡歷等行為,以此了解員工是否想離職。

    網傳的一組圖片顯示,在行為感知系統內,可查看有離職傾向員工的詳細情況,客戶導向部的某鞠姓員工訪問求職網站23次,投遞簡歷9次,含關鍵詞的聊天記錄254條。

    網傳圖片

    網傳圖片

    上游新聞注意到,網傳消息中的行為感知系統,是由上市公司深信服研發的。這是一家專注于企業級網絡安全、云計算及IT基礎架構、基礎網絡與物聯網的產品和服務提供商。目前該公司市值超過600億元,其全網行為管理產品已經連續12年保持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

    2月14日早間,上游新聞發現引發爭議的相關行為感知系統在深信服官網已經檢索不到產品。

    據紅星資本局報道,此前深信服官網羅列出的該監控系統與光大銀行深圳分行、新浪以及華東師范大學合作的成功案例,目前已搜索不到,或被刪除。

    此外,在百度搜索、頭條搜索中還能搜到“光大銀行深圳分行采用深信服上網行為管理方案”等網頁標題,但進入網頁卻沒有任何內容,只顯示“404”的字樣。

    那么這究竟是個什么樣的“神奇系統”?監控員工上網的行為又是否真實存在?

    網傳“神奇系統”是啥?銷售:監控3年僅需4萬元

    深信服的官網顯示,公司認為海量的上網日志中一定蘊含著對用戶有用的業務價值。在深信服提供的方案中,上網行為管理系統負責收集數據,行為感知系統負責匯總和分析數據。根據深信服財報,全網行為管理,指包含本地局域網管理和VPN接入網管理兩大區域,不僅管理上網的行為,也管理不上網的行為。

    據說此前紅星資本局報道,一般來說,需要先部署上網行為管理系統,做內網上網審計,再將相關數據導到行為感知系統進行分析。

    “這個主要是對員工在單位網絡內的網站訪問記錄進行分析,支持做離職(傾向)分析。”該客服說。

    12日,深信服的銷售人員小李(化名)還向紅星資本局提供了離職傾向分析的相關頁面。圖片顯示,管理者可以限定一段時間,查看該期間內訪問招聘網站的用戶、訪問時長、訪問次數。

    比如,在過去一周的時間內,某公司市場部的一位員工以訪問招聘網站1小時20分的累計時長排在第一位,其訪問了拉勾網、智聯招聘、BOSS直聘等網站,累計訪問了20次。

    圖由深信服銷售提供

    “如果只是想對員工進行離職風險的分析,考慮到成本,只使用上網行為管理系統就可以了,不需要行為感知系統,因為行為感知系統還可以預知更多風險,比如員工發送、上傳公司的機密文件等。”小李稱。

    除了離職傾向分析外,這款產品還可以幫助管理者查看員工的工作狀況。

    小李提供的一張圖片顯示,管理者可以通過后臺查看員工的上網記錄,分析不同員工訪問怠工應用的時長、涉及的泄密文件等情況。

    圖由深信服銷售提供

    同時,小李還透露,在公司裝上這一系統后,即便員工用自己的手機連接公司WiFi,也會被看到相關內容,“比如,它會記錄你刷了多久的抖音,但不會詳細記錄你看了什么視頻。”

    據了解,上述產品均為按年付費的,費用與網絡帶寬、終端數量有關。

    小李解釋說,假設一家公司的帶寬是100M,需監測的終端數量為200個,在只使用上網行為管理系統的情況下,3年的費用僅為4萬元。

    如果是兩套系統配合使用,那這一費用會上升到十幾萬元,在配備更好的網絡寬帶、更多的終端數量時,費用甚至能達到幾十萬元。

    “我們的產品是經過公安備案的,是被允許存在的。我們一般都會建議客戶要告知員工,因為員工有知情權,但老板為了更好的效果,肯定是不告知的,這就會對我們品牌造成一些負面影響。”小李表示。

    是否侵犯員工隱私?

    律師:未告知員工或涉嫌非法收集個人信息

    由于離職傾向分析所引用數據包含網站瀏覽、聊天記錄等維度,此事一經發生,在社交媒體平臺引發大量網友關于數據安全、侵犯隱私等討論。

    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留言稱,“深信服就是專門幫助公司監控員工行為的一家公司”。同時,有人質疑相關公司的做法涉嫌侵犯員工的隱私。

    北京云嘉律師事務所副主任趙占領表示,是否涉嫌侵犯員工的個人隱私,關鍵在于公司安裝這套系統、監管員工行為之前是否有明確告知員工并經過其同意,如果未經員工同意,這種行為涉嫌侵犯員工的個人信息及隱私權。

    不過,趙占領指出,“具體的侵權方是使用這套系統去監控員工行為的用人單位,研發這套系統的企業并不必然構成侵權。這種軟件就像監控攝像頭一樣,其實還是屬于中立的工具,是否構成侵權主要看軟件使用者的行為。”

    對此持相同意見的還有北京市中聞(長沙)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凱。在他看來,“通過系統進行監控是否侵權,主要在于監控內容的必要性和員工對被監控的知情同意的權利是否得到保障。”

    “現代職場中,用人單位通過在電腦安裝監控系統監控員工工作狀態,有助于保護企業的重要數據資產和提高業務運營效率,但員工在職場的個人隱私與數據安全也面臨巨大威脅。”

    一位行政人力資源界資深人士認為,是否違法問題以外,該產品(系統)初衷是好的,但做法有些粗暴冰冷,對人的管理過于工具化。作為管理者,有責任關注團隊動向和人員態度,包括是否有離職傾向,應精細化管理主動覺察。同時,該人士表示,(公司)要正視員工和企業的關系。

    背后公司什么來頭?

    總市值超600億元,網絡安全業務收入超過六成

    深信服的財報顯示,從2018年到2020年,其營收分別為32.24億元、45.90億元和54.58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6.03億元、7.59億元和8.09億元。

    目前,深信服的業務主要分為三大塊,分別是網絡安全、云計算及IT基礎架構、基礎網絡及物聯網。前文提到的全網行為管理等產品歸為網絡安全領域。

    據了解,深信服網絡安全業務帶來的收入超過六成。2020年,深信服網絡安全業務帶來的營收約為33.49億元,占比達到61.35%;云計算及IT基礎架構、基礎網絡及物聯網兩項業務的占比分別為29.15%和9.5%。

    截圖自深信服財報

    截圖自深信服財報

    今年1月25日,深信服發布了2021年度業績預告。

    公告稱,其預計營收約為67.07億元-68.16億元,同比增長22.87%-24.87%;但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61.82%-70.22%,約為2.41億元-3.09億元。

    對于大幅下滑的凈利潤,深信服稱,一是因為營業收入增速較慢;二是因為投入進一步加大,各項費用仍在快速增長;三,是因為整體毛利率下降。

    2月11日,深信服的收盤價報147.10元/股,以此計算,其總市值約為611.5億元。

    截至目前,深信服方面未就此事公開對外表態。據媒體報道,深信服董秘蔣文光表示,這個系統只是監測辦公電腦和公司的內部網絡,不會在互聯網上監控員工的行為。【責任編輯/額發】

    來源:上游新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辭職都能監測 扒一扒背后公司深信服:官網已找不到產品 去年利潤大幅下滑
    深信服Oracle數據庫資源池解決方案全新上市!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