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號,中國停車數據互聯互通平臺泊鏈聯盟發布了“2022年元旦·泊鏈停車數據報告”,數據顯示,元旦期間,泊鏈聯盟聯網交易訂單支付筆數突破211.8萬單,聯網交易停車場數突破33872個。
數據背后,不難看出,中國智慧停車市場正在快速增長。該行業經歷了基礎信息化、平臺聯網化、無人化管理三個發展階段,截至2021年5月.中國智慧停車處于發展3.0階段。停車場實現無人化收費,車主從入庫、繳費到出庫一系列操作皆自助完成。
顯然,智能化停車系統的滲透率還將進一步提升,行業存在著巨大的“掘金”機會。從目前聯網交易停車場數量、聯網交易訂單支付筆數和模式上來看,智慧停車行業形成了:泊鏈、捷順、科拓“三強爭霸”的新格局。
智慧停車行業“泊捷科”三強爭霸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汽車出行越來越普遍。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增長迅猛,截止2021年9月,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9億輛,其中汽車保有量達2.97億輛。
且根據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中國每千人汽車保有量僅為173輛,遠低于美國的837輛、澳大利亞的747輛和日本的591。對比發達國家水平,我國汽車保有量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而與日益增長的汽車保有量相對應的是,全國停車泊位總量嚴重不足。根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數據顯示,國內大城市小汽車與停車位的配比為1:0.8,中小城市約為1∶0.5,遠低于發達國家的1∶1.3。來自2020城市停車博覽會上的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每年的新增泊位需求在3000萬個左右,而實際新增數量不到100萬個,遠低于市場需求量,保守估計現下停車位缺口超過8000萬個。
“停車難”、“停車時間長”、“車位浪費”、“繳費慢”已成為國內各大城市的通病。
與此同時,停車行業也正面臨著產業升級的巨大需求。數據統計,全國停車場數量在100萬家以上,但大部分停車場的設備過于落后,比如大部分車場都是閘機加本地管理系統,支持電子支付的停車場僅占20%左右。
但是,停車場在線化、電子支付化、無/少人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停車場的運維和運營也在由單一的車場所有權主體運營向第三方代運營的運營方式轉變。
城市智慧停車行業應運而生,成為新興的朝陽行業。智慧停車的核心是對停車場資源的優化和整合消除停車場信息系統孤島的現象。通常來說,智慧停車是通過視頻AI識別、云平臺、線上支付、移動應用等技術的綜合應用,實現停車場管理的智能化和業務的線上化,使車主停車簡單快捷,也有利于實現停車場經營的堵漏、降本、增收。
近幾年,智慧停車業務在一線城市已經形成有效的市場示范效應,應用范圍和用戶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已逐步向全國范圍輻射,進入高速發展期。數據顯示,2016-2020年我國智慧停車市場規模不斷增長,2020年我國智慧停車市場規模達154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2年我國智慧停車市場規模將達200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智能交通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國內最早開始探索智慧停車的城市是深圳市,早在2003年,深圳市就在地王大廈書城地區開展了智慧停車試點。而智慧停車行業真正迎來發展,則是從2013年以后開始的。彼時,“車牌識別“技術的出現顛覆了整個智慧停車行業,我國的智慧停車行業從“停車取卡”時代進入了“車牌識別”時代。技術的變革也激發了一眾創業者的創業熱情。目前市場中提供智慧停車相關服務的企業,基本都是在2013年以后進入市場的。
作為城市新基建的重要環節,智慧停車在政策層面也得到了國務院、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等多部門的支持和指導。2021年的《十四五規劃》中提出了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
伴隨著智能化停車系統的滲透率進一步提升,行業存在著巨大的“掘金”機會。從目前停車場數量、交易筆數和模式上來看,智慧停車行業形成了:以泊鏈聯盟、捷順、科拓組成的“泊捷科三強爭霸”新格局。
泊鏈聯盟創立于2017年1月,由寶和停車與停車寶聯合發起。 通過賦能鏈接停車設備廠商及各互聯網停車平臺合作,提供無人化中間件解決方案,將已有停車場管理系統升級成無人化自助繳費的停車場。
截至1月4日,泊鏈日聯網交易停車場數突破33000+;并且以每月3000+速度新增;聯網交易訂單支付筆數突破2118000筆,服務國內上億車主,增速和規模位居國內停車行業前列。
來自深圳的捷順科技,企業由生產車牌自動識別道閘起家,目前捷順科技覆蓋的國內停車場數量超12萬個,在一二線城市市占率約30%,珠三角地區市占率超過50%。
旗下推出的捷停車是通過停車場云托管的方式實現前端車場運作的無人化,幫客戶大幅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增加運營收入。此前,捷順科技在互動平臺表示,捷停車在300多個城市實現場景覆蓋,截至11月30日智慧聯網停車場約2萬個,累計用戶數超7300萬。
科拓股份成立于2006年,作為較早進入智慧停車行業的企業,已經擁有包括涵蓋智慧停車解決方案、車場運營管理服務、互聯網智慧停車平臺等在內的業務板塊,覆蓋的智慧停車場數量為8,889個,接入公司速泊智能停車云平臺的停車場共有2,620個。
開放模式才是未來
智慧停車市場在蓬勃發展的同時,用戶端與停車場端的需求也在升級。車主需要更便捷、安全的停車體驗,而停車場的需求則從最早的基礎管控,到現在車場更希望能降本、增效、提質。
滿足市場則需要行業進一步的“開源節流”。智慧停車的目的是打破信息不對稱,盤活停車資源存量,但領域內眾多企業依然各自為政,每個企業都推出各自的APP,數據也無法共享,信息壁壘依然高筑,市場難有大規模發展。據艾瑞咨詢《城市智慧停車指數》統計,北上廣深停車場車位空置率為44.6%,二三線城市停車場更甚。
“停車不是某一家公司就能做好的,它必須是很多家公司組成一個聯盟,一起把它做起來的。”泊鏈聯盟董事長楊義平表示。
四年前,泊鏈打破停車信息孤島成立停車產業聯盟,提出停車無人化并引入支付分潤和廣告分潤,提出“共享值班室”的超前理念。
泊鏈聯盟停車產品負責人趙書瑜表示:“我們堅決不賣硬件,不做這些傷害行業伙伴的事。泊鏈要做的是PaaS,是一個集接口、模塊、服務等于一體的停車基礎設施平臺,充分賦能廠商個性化開發,讓每個廠商輕松擁有自己的平臺。”
具體來說,泊鏈PaaS具有無代碼/低代碼化、API/SDK化的特點,可以幫助行業廠商分擔類似支付、數據上報、個性定制等耗時費力的非核心業務開發工作,來大幅降低研發成本。同時通過支付、廣告等營收分潤,為廠商增加收入。
楊義平表示:“停車系統托管趨勢已成,強烈建議工程服務商認清趨勢,提早布局,扛過困難期,渠道商下沉為托管服務商或上升為廠商,生產廠商加大對托管服務商的扶持力度。”
放眼未來,泊鏈聯盟持續為停車廠商合作伙伴賦能,全力打造日訂單過1000萬的互聯網停車企業,為早日實現停車互聯互通、緩解停車難貢獻泊鏈力量。
抓住智慧社區、智慧充電的未來
隨著智慧停車與智慧城市建設的深度融合,行業玩家也在重新思考自己所處行業的定義。楊義平表示:“智慧通行才是我們這個行業最準確的定義,智慧通行+X平臺,這是我們這個行業未來要共同追尋的目標。”
當下,泊鏈聯盟要抓住智慧社區、智慧充電帶來的機遇。
首先來看智慧社區。泊鏈聯盟智慧社區負責人徐偉表示:“未來泊鏈會以停車為出發點,打造智慧社區通行解決方案,通過智慧社區開放云平臺連接設備廠商、工程服務商、運營服務商、運營商建設智慧社區。”
具體而言,智慧社區將解決人通行、車通行、機器人通行,通過智慧社區開放平臺讓設備互聯互通、廣泛覆蓋人、車、機器人通行、物業繳費、車充電、洗車等社區服務。通過人與人、人與設備、設備與設備互聯互通,不斷利用數據的能力為企業、個人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通行服務。
打造智慧社區是幫助人民實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利民之舉,近兩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出臺了多項政策,保障和支持老舊小區門禁系統改造、電梯控制、以及兩輪電動車充電等基礎設施的改造與建設,實現“一錢多用”。
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智慧社區市場規模一直保持高速增長,2020年,國內智慧社區市場規模達5405億元。其中,包括了門禁、梯控、兩輪車充電等數百億級別的細分市場。
其次,泊鏈聯盟接下來還將發力電動車充電樁市場。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在2020年疫情逆勢上升,達到了136.73萬輛的新高,同比2019年增長13.4%。截至2021年9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678萬臺。
隨著上游新能源汽車汽車銷量快速增長,對于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的需求也逐步上升。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底,全國充電樁設備累計數量為222.3萬臺,巨量的市場空間和需求還未滿足。
“停車位慢充是趨勢,車的90%以上的時間都是停在車位上的。未來每個停車場都會標配慢充樁,這樣就可以充分利用車主長時間停放的時間,來實現安全充電。”泊鏈聯盟充電樁負責人周志琪表示。
泊鏈聯盟將作為獨立運營商或者聯合運營商投入充電樁,建設公用充電樁,收取充電服務費,分享服務費分成。
“未來停車設備廠商服務商們應該認清趨勢把握機遇,投入到充電樁相關基礎設施的生產中,工程服務商們應該加入充電樁的服務和運營,來實現自身盈利模式的升級轉型。”周志琪說道。
從智慧停車升級為人行、車行、機器人通行于一體的互聯互通PaaS平臺,泊鏈一直秉承“開放開源”的理念,目前已開發停車、充電、梯控、門禁等通行物聯網支撐系統。
“互相成就,攜手同行,泊鏈的成功,就是聯盟伙伴的成功。”楊義平表示,未來泊鏈還將繼續聯合廣大設備商和工程服務商,共同實現“一碼在手,通行天下”的美好愿景。【責任編輯/鄒琳】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