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暴力分揀還建議發順豐,申通回應

    12月19日,吉林長春。針對“申通站點回應拋扔快遞建議客戶發順豐”事件,申通公司回應,對涉事承包區予以處罰,對個別言辭不當的第三方員工已解除合作。

    澎湃新聞此前報道,申通快遞某站點數人在分揀快件時隨意拋扔,涉事經開區二部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他們每單十來塊不敢保證質量,“別說這個小承包區,轉運中心給不給保都不知道”

    建議客戶以后改發順豐“不差錢不差事”

    澎湃評論

    比暴力分揀更可怕的是比爛心態

    相比“快遞滿天飛”的拋扔現場,如此充滿“懟”味的回應,其實更顯粗暴。不僅如此,這位工作人員還頻出金句,如“易碎物品只要包裝好就不會碎,包裝不好怎么樣都會碎”“誰家都扔,不光我家”……這態度,任是脾氣再好的顧客,恐怕也氣不打一處來。

    我國《快遞市場管理辦法》明確規定,企業分揀作業時,應當按照快件(郵件)的種類、時限分別處理、分區作業、規范操作,并及時錄入處理信息,上傳網絡,不得野蠻分揀,嚴禁拋扔、踩踏或者以其他方式造成快件(郵件)損毀。

    就在今年雙十一期間,國家郵政局發出致全體快遞從業者的倡議書,重申“雙11”旺季寄遞高峰期安全、文明操作的重要性,“認真投遞手中的每一件快件,不拋扔、不踩踏、不延誤、不破損,讓‘有溫度’的快遞及時飛入千家萬戶。”

    然而,無論是從涉事站點工作人員的態度來看,還是從網友的吐槽來看,拋扔快遞是一個行業普遍現象,此前也有多個快遞企業曝出過類似案例。甚至在一些從業者看來,這是很正常現象。

    問題就出在這里:部分從業者陷入了比爛,或者說是向行業下限“看齊”的心態。你扔我扔大家扔,這就好似一場“反向內卷”:不是通過競爭變得越來越好,而是通過比爛越來越糟。

    換句話說,不拋扔快遞,應該是行業的最基本操作規范,而不是只有順豐才有的“高標準服務”,快遞保質,也不該是一個增值服務或附加服務,而是基本服務。也正因此,那些所謂的“你有錢就去發順豐啊”,是缺乏邏輯根基的,有些網友附和這種說法,其實也是陷入了思維誤區。

    有位網友就用同樣的邏輯懟了回去:“你嫌賺得少,咋不去順豐工作?”很多人其實都奉行這樣的邏輯:“既然你不滿意我們的服務,那你為何不去更好的地方?”但這就好比,當你作為顧客,向飯店老板反映菜品不新鮮時,老板回懟:你這么愛干凈,咋不上五星級飯店?

    當然,如果真的因為規范操作而導致行業性的用人成本上升,那么基于市場調節的邏輯,快遞企業進行適當的漲價,也未必不可。而不是既打出低價優惠的名頭,卻不保障配送質量。這無疑是犧牲本該有的保質服務,來彰顯自己的價格優勢,是不健康的畸形業態。

    近年來,暴力分揀一直是快遞行業老大難的問題,也是屢屢引發糾紛和沖突的導火索。而解決基本是靠監控或拍攝視頻曝光,然后輿論監督,再然后涉事企業道歉整改。這種發現一起才去整改一起的事后處置思路,其實該改改了。

    目前,申通東北大區已經表示,將在12月25日前,全面對承包區相關違規行為進行整改,杜絕任何不規范行為的存在。這話說得相當滿,希望真的能認真反思、整改到位。而我們更希望的是,這不是危機公關,而是行業該有的日常制度、工作規范。【責任編輯/常青】

    來源:澎湃新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暴力分揀還建議發順豐,申通回應
    上半年凈利潤預虧1.4億元 申通快遞問題出在哪?
    單月日均創收5億:快遞行業收入集體爆發 申通快遞卻掉隊了
    申通快遞獲阿里資本加持,股價卻閃崩,上半年凈利下滑96%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