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Q3營收額虧損額均翻倍上漲!2021年叮咚買菜擴張不停虧損不止?

    “流血”上市后的叮咚買菜(DDL.N)交出的兩份季度財報顯示,公司虧損規模同比有所擴大,盈利難依舊是困擾該公司的核心問題之一。

    眾所周知,“賣菜”的生意并不好做,高成本、低毛利的前置倉模式,至今仍未能在全國跑通,作為該賽道的兩位頭部玩家,每日優鮮(MF.O)和叮咚買菜如今依然處于持續虧損的態勢。

    繼每日優鮮之后,叮咚買菜也發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數據披露,今年第三季度叮咚買菜營收和GMV同比雙雙實現翻倍式增長,然而與此同時,虧損仍在繼續,且虧損規模同比環比均有所擴大。

    對此,多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前置倉模式所帶來的高額成本支出,或成為叮咚買菜持續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相較于大幅縮減前置倉數量的每日優鮮,叮咚買菜所采取的依然是高速擴張打法,不論是前置倉數量還是進入的城市數量,與上一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長,這也意味著公司成本費用支出的進一步攀升。

    居高不下的成本費用是否是制約叮咚買菜盈利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持續虧損的情況下仍加速擴張、布局前置倉,叮咚買菜又是出于怎樣的考量?

    Q3虧超20億

    成立四年后即登陸紐交所的叮咚買菜,致力于通過產地直采、前置倉配貨和最快29分鐘配送到家的服務模式,通過技術驅動產業鏈升級,為用戶提供品質確定、時間確定、品類確定的生鮮消費體驗。

    與先一步登陸資本市場的每日優鮮一樣,進入2021年后,叮咚買菜仍未能跑通前置倉模式,虧損依舊。

    據叮咚買菜日前披露的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該公司營收實現翻倍式增長,達到61.89億元,較上一年同期的29.33億元增長超30億元;GMV同樣增長翻倍,從2020年同期的33.79億元增至70.19億元。

    然而在營收翻倍增長的同時,虧損仍在繼續。數據披露,今年第三季度叮咚買菜凈虧損20.11億元,相較于上一年同期虧損同比擴大142.66%,并在今年第二季度19.37億元的虧損規模上再增加了七千多萬元;非GAAP凈虧損為19.76億元,同比、環比分別有138.95%和14.30%幅度的增長。

    《投資時報》研究員將時間維度拉長注意到,自2019年至2021年第三季度,叮咚買菜累計的凈虧損已接近104億元,且虧損規模處于持續擴大態勢,由2019年的18.73億元增至2020年的31.77億元,進入2021年后,前三季度各季的凈虧損額分別為13.85億元、19.37億元和20.11億元,第二和第三季度僅一季的凈虧損就超過了2019年全年。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第三季度,叮咚買菜的戰略進行了調整轉向,公司的盈利情況也得到一定改善。叮咚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梁昌霖在三季報中稱,第三季度公司主動將戰略重點調整為“效率第一,規模兼顧”,效率的提高顯著縮小了公司非GAAP凈虧損率,并表示,有信心在第四季度進一步大幅降低非GAAP凈虧損率。

    同時,叮咚首席戰略官余樂也表示,和第二季度相比,叮咚買菜今年第三季度的UE(單位經濟模型)在相對成熟的市場(比如上海以及長三角其他區域)有一定的優化。例如,在上海優化了2%至3%,在長三角的其他區域,江蘇省和浙江省優化了4%。在戰略調整后,UE優化更加顯著,預計今年四季度,叮咚買菜會率先在上海實現UE打平,進而促使整個長三角地區逐步實現正向經營利潤。

    叮咚買菜營業收入、凈利潤及變動情況

    數據來源:招股說明書和公司財報

    擴張腳步不減

    同其他社區電商相比,前置倉模式最大的優勢在于配送時間短。然而,高效率的配送也帶來了高額的履約費用,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這或是造成前置倉模式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為采用前置倉配貨和最快29分鐘配送到家服務模式的叮咚買菜,當然也不例外,履約費用長期呈現一路攀升趨勢。據財報數據披露,今年第三季度該公司的履約費用已高達23.09億元,較上一年同期增長120.8%,環比增長36.3%,是同行業的每日優鮮同時期履約費用的3.6倍多。與此同時,叮咚買菜的其他成本費用同樣居高不下,比如同季度的銷售成本、銷售和營銷費用、管理費用,其同比增幅均高至七成以上,分別達109.2%、206.8%和78.0%。

    再看履約費用率,進入2020年后,叮咚買菜的履約費用率雖然總體較上一年有所降低,但2021年各季度卻忽高忽低,并且始終高超每日優鮮10個百分點左右,2020年和2021年前三個季度分別為35.68%、39.03%、36.45%和37.30%。與此同時,每日優鮮除2021年第三季度外,2020年以來的其余時期履約費用率均控制在30%以下。

    還需要注意的是,在成本費用居高不下、一路攀升的情況下,叮咚買菜在前置倉布局上仍采取繼續擴張的打法,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叮咚買菜在全國37個城市擁有1375個前置倉,進入的城市數量較去年同期增加185%,這也意味著該公司的履約成本將進一步攀升。

    叮咚買菜履約費用及履約費用率情況

    數據來源:招股說明書和公司財報

    探索新業務

    2020年以來,隨著美團(3690.HK)、拼多多(PDD)、京東(JD)、阿里巴巴(BABA)等互聯網巨頭相繼入局不需要倉儲的社區團購賽道,一定程度上給叮咚買菜等的前置倉玩家帶來了新的競爭壓力。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在盈利難和競爭加劇的雙重壓力下,叮咚買菜開始探索新業務,預制菜和自有品牌,比如推出半成品菜的自有品牌“拳擊蝦”等等。

    對此,多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叮咚買菜的新業務是在原有的生鮮業務上進行了一定的疊加和改造。而其推出便捷的預制菜,滿足了部分年輕人尤其是上班族在家做飯的需求。從短期上看,自有品牌利于叮咚買菜的盈利,但從長期來看,該業務也將面臨來自供應鏈、與代工廠間的合作方式以及品控等方面的難題。【責任編輯/林羽】

    來源:投資時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Q3營收額虧損額均翻倍上漲!2021年叮咚買菜擴張不停虧損不止?
    叮咚買菜持股比例曝光:梁昌霖持股30.3% 擁有三成表決權
    叮咚買菜沖刺美股:年營收113億 主打生鮮食材領域
    叮咚買菜跑馬圈地顧此失彼?食品安全問題頻現 運力嚴重不足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