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華為“天才少年”頂級薪酬值了! 實現全球首個AutoML大規模商用

    [ 華為還與全球300多所高校、900多家研究機構和公司有合作,實施了7840個項目,已投資18億美元。 ]

    [ 華為“天才少年”的招聘標準非常嚴格,一般需要經歷7輪左右流程。 ]

    2019年6月,華為發起“天才少年”項目,這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拖著世界往前走”戰略的重要一環。

    在項目啟動的兩年以來,有共計17人入選,并在部分崗位取得了關鍵成果。

    在華為內刊《華為人》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首批“天才少年”中鐘釗的成果,在入職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鐘釗與團隊把AutoML(自動機器學習)技術應用到數千萬部華為手機上,做到了在業界第一次將AutoML大規模商用的突破。第二年,又研發端到端像素級AutoML流水線,成功將視頻攝影原型算法的復雜度降低百倍,再次突破業界與學術界的極限。

    在自述中,鐘釗表示,跨過了學術研究將基礎研究和商用落地同時進行,通過商用實戰使用AutoML這個最新技術,可以說是在一邊打仗一邊造武器。“也許只有真正向下扎到根,這顆種子才能經受住風雨洗禮,破土而出。”

    業內首個AutoML大規模商用

    按照華為此前公開的郵件,天才少年的工資按年度工資制度發放,共有三檔,分別為89.6萬~100.8萬元、140.5萬~156.5萬元、182萬~201萬元。

    雖然提出了具有吸引力的薪資,但華為“天才少年”的招聘標準非常嚴格,一般需要經歷7輪左右流程:簡歷篩選、筆試、初面、主管面試、若干部長面試、總裁面試、HR面試。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或表現不佳都有可能失去進入華為的機會。

    鐘釗則是在“天才少年”計劃中拿到最高檔位的員工。公開資料顯示,鐘釗出生于1991年,本科就讀于華中科技大學的軟件工程專業。剛上大三的他,就在2012全國大學生數模競賽中獲得了湖北一等獎。而后前往中國科學院大學自動化研究所攻讀碩士、博士,碩博階段攻讀專業都是“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在自述中,鐘釗提到受父親影響,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就已接觸基礎編程。2018年,鐘釗去美國參加CVPR(IEEE國際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偶然得知華為在布局AutoML(Automated Machine Learning)技術。強有力的算力和平臺支持以及真實的業務場景吸引了鐘釗加入華為。

    入職后,鐘釗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研究如何用算法來彌補光學的不足,實現手機拍照超越單反拍照的效果,即通過AutoML技術在保證拍照出圖效果的前提下,把算法簡化下來,滿足產品功耗、速度等指標的要求。

    “現在情形下,我們面臨的硬件上的約束是非常苛刻的,但通過兩個月的拼搏,攻關取得了顯著成效。”在鐘釗的自述中,2019年到2021年,華為拍照算法在M、P系列多款手機中取得突破,其中AutoML這套系統或者說算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AutoML技術已成為部門的核心公共能力,也支持了視頻、ARVR、河圖等眾多媒體的關鍵業務。

    激活團隊攻堅“世界難題”

    鐘釗所在的“天才計劃”只是華為加強研發布局的一個縮影。

    “這些少年就像‘泥鰍’一樣,鉆活我們的組織,激活我們的隊伍。”任正非曾表示,未來3~5年,相信華為公司會煥然一新,全部“換槍換炮”,一定要打贏這場“戰爭”。

    華為曾在一部視頻中公開闡述如何培養“天才少年”。華為云人工智能領域首席科學家田奇在視頻中說,“天才少年”多數指的是25歲~30歲剛畢業的博士研究生,他們在這個時間,體力、智力、創新能力都是最好的。

    在培養的過程中,田奇提到,第一步是溝通,了解他們的長處;第二步,“好鋼用在刀刃上”,把業務痛點、難點介紹給他們,做好創新從0到1到N的連接;第三,鼓勵他們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第四,提供很好的實驗室氛圍,鼓勵自由思考和討論。華為對天才少年的期望是“做最強的接觸研究,把這些基礎研究的成果落地到行業中,最后沉淀到AI平臺上”。

    華為官網顯示,除了鐘釗外,2019年入選華為“天才少年”的左鵬飛和李屹,目前已在華為從事云存儲研究工作和操作系統形式化驗證工作。

    除了天才少年,華為在科學家等人才培養上也連續投入多年。根據公開數據,華為至少擁有包括700多個數學家、800多個物理學家、120多個化學家,還有15000人在從事基礎研究,以及6萬多產品研發人員。同時,華為還與全球300多所高校、900多家研究機構和公司有合作,實施了7840個項目,已投資18億美元,簽署了對外付費的研發合作合同達1000多份。

    “我們要加強基礎研究的投資,希望用于基礎研究的費用從每年總研發費用150億~200億美元中劃出更多的一塊來,例如20%~30%,這樣每年有30億~40億美元左右作為基礎研究投入。”任正非說。【責任編輯/安寧】

    來源:第一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華為“天才少年”頂級薪酬值了! 實現全球首個AutoML大規模商用
    華為與車企,是友還是敵?
    黑色星期五將至,華為官方調侃:所有美國在售手機享100%折扣
    華為智慧搜索功能升級,一鍵比價,買你喜歡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