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在“2021紅杉數字科技全球領袖峰會”上,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預測,今年中國市場新能源車銷量有望破330萬臺,明年年底,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將超過35%。
王傳福提到,電動汽車在中國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期。新能源車滲透率從年初的5%-6%,已經上升至上個月的20%左右。
王傳福表示,汽車在制造業中是最大的產業,全產業鏈占據GDP10%。同時,汽車產業是以制造業為主的產業。未來其產業鏈一定會重構,尤其是電池和半導體供應鏈,將會迎來巨大的改變。
在電池方面,電池占整車成本的30-40%。今年電動汽車電池已經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況,正是因為需求暴增。
在半導體方面,包括IGBT等功率型半導體和AI芯片在內的半導體需求劇增。智能新能源車對半導體的需求量大概是傳統燃油車的5-10倍。電動車數量的增加,也是今年的缺芯的重要原因之一。“半導體多年發展,已經形成了相對的供需平衡,今年電動車疊加其他因素,打破了供需平衡。”
對于比亞迪的產業布局,王傳福表示,“十幾年前,比亞迪就看到了機會,堅持投入,布局了電池、電機、電控、工業半導體等領域。”
他表示,比亞迪在電池方面的投入巨大,但今年依舊供不應求,因為市場需求遠超出了比亞迪的預期。他還提到,比亞迪DM-i平臺車型供不應求,其在手訂單高達20萬臺,目前DM-i平臺車型的交付期已經長達4個月。
他認為,在新興事物的更迭上,中國市場遠快于其他市場。“汽車的更迭還有政府的推動,并不只是一個商業行為,相信未來傳統車向電動車的轉換速度,要遠超管理機構的預期。”他預測,這一轉型有可能在3-5年內實現,企業必須要在這3-5年中要抓住機會,包括比亞迪在內的現有新能源車企,將先分得一杯羹。
在戰略布局方面,王傳福認為,戰略和技術是相輔相成的,技術夠硬,才能在戰略上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方向把控。
他以電池為例,“電池的投入,問題在于技術路線,三元還是磷酸鐵、圓柱還是方形,走錯方向可能導致100億元打水漂,還會浪費三年時間。”
王傳福認為,比亞迪在方向判斷上可能會比同行準確一些,目前正在逐漸接近戰略目標。
王傳福還表示,在新能源轉型的路上,電動化是上半場,智能化是下半場,同時,電動化與智能化又交織在一起。“中國是未來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電動車市場,這種競爭會催生出一批很有競爭力的車企,潛力巨大。”【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新浪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