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期貨ETF落地之后,美國金融監管機構將矛頭對準了穩定幣。10月20日,Facebook加密貨幣Diem的聯合創始人宣布,正式在美國和危地馬拉這兩個國家之間開啟了Novi數字錢包應用的小型試點。用戶可以即時、安全且免費地在兩國之間發送和接收資金。
記者了解到,就在數字錢包Novi上線幾個小時后,美國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和其他四名參議員便向Facebook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發出警告,要求立即停止該計劃,并承諾不會將Diem推向市場。參議員們表示,在保護用戶數據和管理支付網絡方面,Facebook不能被信任。
事實上,Facebook推出的穩定幣及數字錢包始終遭受美國金融監管機構的強烈抵制。“Facebook的Diem計劃受阻是符合預期的,四年來,全球主要監管當局對天秤幣計劃的態度沒有根本改變,當年天秤幣收到了多少問責,如今的Diem只會收到更多。”人民大學貨幣所研究員陳佳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歐科云鏈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孫宇林也向本報記者表示:“Diem受到了來自美國、歐盟以及其他地區國家的質疑和反對,主要原因就在于目前全球各國政府尚未建立起對加密貨幣(包括穩定幣)的監管框架,特別是在用戶數據隱私保護、國家金融安全穩定、反洗錢與反恐怖融資等方面。”
Facebook穩定幣項目始終受阻
記者了解到,本次Novi試點通過與Paxos和Coinbase合作使用穩定幣USDP(Pax Dollar)進行。Marcus明確表示,Facebook對加密貨幣項目Diem的支持沒有改變,并且打算在獲得監管批準并上線后與Diem一起推出Novi。
對此,孫宇林表示,最近小范圍試點上線的錢包Novi并不支持使用Diem進行交易,而是使用一種合規穩定幣USDP,這可以視作在某種程度上向監管的妥協。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Diem還是之前的Libra均得不到美國金融監管當局的認可。2019年6月,Facebook發布Libra計劃白皮書,擬從2020年第一季度起,在全球12個國家發行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加密貨幣Libra,并推出一款“Calibra”的數字錢包應用軟件。但該計劃一經推出就遭到多國監管機構的強烈反對,此后,PayPal、Visa等一系列重要合作伙伴先后退出Libra協會。
為了迎合監管,Libra多次調整項目計劃,并在2020年底更名為Diem,數字錢包Calibra更名為Novi。2021年4月,外媒報道稱,Diem正在與瑞士金融監管機構談判,一旦獲得支付許可證,Diem將取得實際性的進展,并開啟試點。但一個月后,Diem便主動撤回向瑞士金融監管機構遞交支付許可證的申請,決定將業務轉移到美國。
對此,北京計算機學會數字經濟專委會秘書長王娟對本報記者表示,Facebook的發幣過程十分坎坷的核心的原因,是因為Facebook是賬戶經濟商業模式。與現有的USDT等穩定幣不同,Facebook是打造連接用戶、市場到金融的一個無國界體系,這其中包括全球各國個人用戶的數據,而USDT這樣的穩定幣只是美元金融數字化的工具。“這個核心差異也是美國監管最在意的一個地方,數據跨境、金融跨境,僅其中一個就會對國家監管帶來巨大挑戰,所以Diem盡管一再退讓,但仍然樹立了一個過于龐大的、難以監管的對象。”
數字貨幣研究者楊俊也向本報記者表示,Deim協會成員均是某一領域的巨頭,其發布后將可能依托協會成員的商業化能力與消費應用場景得以快速推廣與使用,而支付交易數據也將進一步加強成員企業的商業化與盈利能力,進一步導致市場資源向這些巨頭傾斜,可能對金融穩定、市場公平競爭、數據治理與安全等造成負面影響。
“從監管層來看,Deim穩定幣也將會挑戰銀行的商業模式,影響銀行存款需求、阻礙銀行信用中介能力,侵蝕美元貨幣主權及記賬單位,導致貨幣體系碎片化。因此,Deim一旦發布將對美元及美國金融穩定、社會安全等多方面造成影響,這將引起美國監管部門的重點關注,無法有效監管與控制風險的情況下將持續處于監管質詢或阻礙的狀態。”楊俊如是說。
穩定幣監管趨嚴
隨著加密市場的發展,穩定幣已經成為其中的重要一環。DeBank數據顯示,2021年初至今,錨定美元的穩定幣總市值突破了1200億美元,目前鏈上穩定幣總發行量達868.50億美元。其中,USDT總發行量為338.60億美元,占比38.99%;USDC總發行量為292.01億美元,占比33.62%;BUSD總發行量為125.99億美元,占比14.51%。
“穩定幣的發展,已經引起了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和地區政府的注意,美國政府已經在考慮將穩定幣發行方視為銀行類組織進行監管,因此可以預見未來全球大部分與法定貨幣資產錨定的穩定幣將越來越朝著合規化方向發展。”孫宇林表示。
記者通過梳理發現,美國金融監管機構正在逐漸加強對穩定幣的監管。2021年2月,G20監管機構FS提出建議表示,設定全球通用的規則,以避免穩定幣影響金融穩定。2021年7月,美國財長耶倫召集美國監管機構討論穩定幣的潛在利益和風險、美國當前的監管框架,以及解決監管缺口的建議。
9月12日,彭博社消息稱,美國財政部和其他相關聯邦監管機構討論決定是否啟動金融穩定監督委員會(FSOC),以正式審查Tether和其他穩定幣是否威脅金融穩定。10月5日,據Coindesk報道,穩定幣USDC發行方Circle接受SEC的調查。
對此,楊俊認為,從FATF、G20到美國,均對穩定幣有一系列的監管思路與框架,穩定幣的發行量和使用范圍越來越大,對現有支付清結算體系造成一定的沖擊與影響,也將對全球金融穩定與安全帶來不穩定因素,這都加速了監管部門對穩定幣的關注與監管,短期來看會對穩定幣的發行、流通和使用造成一定的影響,但隨著監管體系的完善,穩定幣將在合規體系下加速發展,實現與現有貨幣體系的融合。
“至于美國金融監管部門對穩定幣的態度是否對加密市場造成影響,主要還得看其落地手段,以當前的監管態度對加密市場的影響相對較小,但若對某一主流穩定幣采取更加強硬的監管措施,如限制其發行或認定其違法違規將可能對加密市場造成影響。”楊俊表示。
“穩定幣本身并不穩定。”陳佳向記者強調。他表示,穩定幣的初心是為了對抗幣圈交易的超級波動而錨定真實美元實施一比一兌換的一種累美元本位機制。但事實上,穩定幣推出后,主要加密資產的“幣種”并沒有產生系統性穩定,比特幣的波動性依然是全球其他資產類別不可比肩的。
在陳佳看來,作為全球最成熟的金融市場監管主體,美國監管的態度是舉足輕重的。最近比特幣ETF被美國證券監管當局放行,引發了比特幣狂漲的熱潮,就是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致于中國大眾,必須理解這些現象的背后,比特幣或者穩定幣不過是金融市場的一種工具,如果沒有足夠能力去理解其機制,投資者自身可能淪為工具,這是有先例的。【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華夏時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