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面對全球經濟復蘇基礎不牢、原材料漲價、海運貨柜緊缺、匯率波動等多種不確定性因素,海信、海爾、美的、創維等中國家電龍頭企業今年仍繼續加快品牌出海的步伐。
海信集團總裁賈少謙10月20日在海信開放日的演講中表示,預計海信集團的海外收入最快三年內就將反超國內、占比過半。今年前三季,海信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252.4億元,其中海外收入526億元,同比增長38%,占比42%。
“從2016年開始,海信在過去5年投了100多個億之后,國際化總算真正起步了。”賈少謙說,近年海信連續收購了東芝電視、gorenje、日本三電等品牌,在全球擁有近50家研發機構、工業園區和生產基地。
目前,海信擁有黑電、白電和廚電三大業務板塊,基本可滿足家庭智慧生活的需求。此外,海信還涉足了智能交通、光通信、智慧醫療、商用多聯機等領域,打通了從家庭到社區、從社區到城市的場景,實現to C和to B產業的均衡布局。
為了加快自主品牌的全球布局,海信自2016年起,接連贊助歐洲杯、世界杯等國際體育賽事。10月20日,國際足聯(FIFA)與海信聯合宣布,海信正式成為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官方贊助商。至此,海信已成為兩屆歐洲杯、兩屆世界杯的贊助商,助力其海外業務快速成長。
海爾智家(600690.SH)的海外業務也突飛猛進。10月19日,在2021《財富》世界500強峰會上,海爾智家副總裁李攀說,疫情下的海爾海外業務高增長、高盈利,連續兩年海外收入增幅達20%以上。首先是關注用戶需求、堅持出口創牌,如,向美國出口帶電腦桌的冰箱,為巴基斯坦開發能同時洗32件大白袍的洗衣機。其次是跨國并購、文化融合,海爾收購GEA(GE家電)時,后者年收入不到60億美元,今年GEA的營收將會突破100億美元。
今年以來,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出口海運價格猛漲、匯率波動等不確定性因素,給家電出口企業帶來了風險和挑戰。加上去年下半年中國家電出口高速增長的高基數,中國家電出口今年下半年的增幅明顯收窄。據海關總署的數據,2021年1-8月,中國家用電器(包括彩電和DVD及部分白色家電)出口額645.3億美元,同比增長33.2%,較2019年同期增長79.6%;其中,8月當月家電出口額86.7億美元,同比增長7.6%,較2019年同期增長85.6%。
另據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的統計,2021年1-8月,中國家電(白電)產品累計出口770.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5.7%;8月當月家電出口額為97.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4%,月度同比增速繼4個月收窄后逐步平穩;主要市場中,8月當月對美國出口家電產品22.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3%,月度同比連續兩個月出現下滑。
如何在不確定的出口環境中實現確定性的增長?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家電分會秘書長周南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一是跟著國家政策走;二是跟市場走,像海爾、海信、美的等都是全球布局、全球研發;三是不斷創新,像在第130屆廣交會上,創維展出可變形的OLED電視,科沃斯推進自主研發的洗地機的出口業務,中國家電企業的創新并沒有因疫情而停止。【責任編輯/鄒琳】
來源:第一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