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超前點播取消后,視頻平臺盈利更難了

    十一放假期間,李源躺在家里沙發上刷到了自己所在公司的消息,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多家視頻平臺取消超前點播,用戶歡呼一片,迅速上了熱搜。

    李源對超前點播的取消并不意外。這種2019年首次嘗試,2021年成為尋常的會員額外收費模式,誕生之初就伴隨著罵聲,從《陳情令》《慶余年》到《掃黑風暴》,每當有熱播劇的時候,爭議會變更大,也不斷引起監管部門和消費者協會的關注發聲,長此以往,對于視頻公司并不是好事。

    李源只是有點感慨,他所在的視頻公司,和其他同行公司,從此之后少了一個收入來源。一位證券機構首席傳媒分析師也向經濟觀察報記者提到,在愛優騰們連年虧損的前提下,選秀、耽改被禁止,再取消超前點播,對于視頻公司,今年會是“雪上加霜”的一年。

    損失有多大

    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家視頻公司公布過超前點播具體收入,但從一些熱播劇的點播數量,可以大概了解行情。

    2019年《陳情令》是視頻公司第一次試水超前點播,當時,據《新京報》報道,在《陳情令》慶功宴上有人提到,這部劇付費點播人數520萬人,付費總金額1.56億元。

    2020年,《慶余年》因超前點播被多次罵上熱搜,當時也有媒體計算,這部劇超前點播單個平臺收入在2億元左右。

    時至2021年,超前點播從偶爾試水,變成了視頻平臺的常態。據云合數據顯示,超前點播模式劇集由2019年的5部,增長到2020年的123部,去年占40%的網劇設置了超前點播。今年上半年,上線的超前點播劇數量為67部,占新劇總體的33%。

    10月4日,愛奇藝宣布取消超前點播,之后1小時內,騰訊視頻、優酷也同步宣布取消。愛奇藝創始人龔宇說,哪怕短期收益受損,也要不斷提升會員消費體驗和滿意度。

    上述證券機構首席傳媒分析師告訴記者,超前點播的取消,只是情緒上加劇了大家對視頻公司的擔心,實質上財務影響沒那么大。“超前點播對平臺原有營收模式沒有本質改變,只是在會員收費基礎上做一點點增量,占比并不高。”

    對平臺收入影響更大的,是被明確禁止的偶像選秀綜藝和耽改劇。

    耽改劇禁令影響最大的是騰訊視頻。已經拍完待播的《皓衣行》,投資2.5億。同時騰訊視頻還有投入1.5億元的《殺破狼》,1.5億元的《張公案》,這些劇集拍攝完畢,但播出遙遙無期。另外,騰訊視頻今年還有一部吳亦凡主演的《青簪行》,總投資約3-4億元,原本計劃三季度播放,現在,同樣播出無期。對于騰訊視頻,這意味著,前期投入可能成為泡沫。愛奇藝、優酷以及芒果超媒,都有籌備中的耽改劇。

    已經盛行4年的偶像選秀綜藝,更是愛優騰吸引廣告主和會員的利器。以愛奇藝《青春有你》為例,這檔選秀節目透露過數字的收入中,第一年獨家冠名費2億元,第二年3億元。同時還有贊助、合作伙伴等其他廣告主,據文娛自媒體AI藍媒匯統計,僅選秀綜藝廣告一項,愛奇藝4年時間至少賺到近30億元。每年選秀節目播出期間,也是視頻公司會員收入增長的時間,同是AI藍媒匯統計,選秀節目給愛奇藝帶來的會員服務收入至少為12億元。選秀第一期推出的團體組合存續期間,愛奇藝主辦了18場演唱會,僅門票收入4.42億元。騰訊視頻的創造營系列,以及優酷,同樣依靠選秀綜藝大賺。

    這些收入不復存在后,視頻公司如何填補?“太難了。”一家視頻公司的人士向記者講了這幾個字后,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

    虧損仍是常態

    今年4月,在愛奇藝一次活動上,龔宇感慨說,干了11年了,這個行業太難了。5月,龔宇首次發出股東信,承認長視頻受短視頻及其他娛樂方式對用戶時長的擠壓,面臨挑戰和危機。

    財務數據上,最能體現長視頻的困境。愛優騰中唯一獨立上市的愛奇藝,從業11年,目前仍虧損。2021年第二季度的愛奇藝凈虧損14億元。此前3年,愛奇藝也一直在虧損中,自2018年至2020年,分別虧損91億元、93億元、60億元。

    優酷被阿里巴巴收購后,沒有再單獨披露過數據,不過優酷所在的阿里大文娛,同樣是虧損大戶。2018財年,阿里大文娛虧損高達214億元。2019財年,阿里大文娛虧損157.96億元。2021財年,阿里大文娛運營虧損為103.21億元,經調整EBITA為虧損61.18億元。

    騰訊視頻只有一次單獨公布過財務數據,2020年Q2騰訊財報中提到,騰訊視頻2019年全年營運虧損控制在30億元以下。

    上述券商分析師告訴記者,近期愛優騰因選秀、耽改、超前點播遇到的挫折都是表象,更本質的原因是,他們實施多年的“買劇-分銷”商業模式,走到盡頭了。

    與愛優騰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芒果超媒。幾年前,愛優騰如日中天的時候,芒果超媒只是湖南衛視的一個新媒體平臺,并不起眼,但現在,芒果超媒市值突破千億元,有多檔爆款綜藝出圈,并在上市后持續盈利。

    芒果超媒一位中層對記者說,與愛優騰相比,芒果超媒的不同之處,是做小而美的自制內容,不追求大而全,從而能控制成本,實現盈利。

    “愛優騰購買的內容中,絕大多數商業回報不高,但他們的商業模式需要內容填充版面,雖然明知道不賺錢,也不得不買。”上述券商分析師認為,這是愛優騰持續大額流血的原因。同時,愛優騰的運營比較粗放,“他們的運營主要是互聯網渠道出身,缺乏對內容的敬畏,更強調短期KPI,對長期內容調性的維護沒有投入太多精力。”

    他告訴記者,當下仍處在困境中的愛優騰,已經驗證了之前商業模式的不成功,之后,需要找到新的合理的商業模式。這會是一個較長的時間,但一旦找到,將會給行業帶來巨大變化。

    能否先破后立

    上述券商分析師從業10多年,始終關注傳媒互聯網行業,他向記者感慨,最近兩年,他們對愛優騰的關注度明顯變小了。“模式已經穩固,看不到變化,也看不到值得關注的地方。”他現在的時間,更多關心抖音、快手和B站。

    當下的愛優騰,他認為,仍然在艱難的谷底時刻,還沒有看到好轉跡象。不過,正所謂不破不立,雪上加霜后,也未必都是壞事。

    明星限薪令,以及近期飯圈整頓、娛樂圈整改,李源覺得,對視頻公司是好消息。他記得,2015到2018年前后,1000萬元購買1集電視劇,當紅明星片酬過億。現在,明星片酬不能超過5000萬元,劇集制作成本下降,對于平臺,也有利于降低成本。

    不過對比國外,國內明星片酬仍是偏高。近期爆火的韓劇《魷魚游戲》,主演是韓國國寶級影帝李政宰,總片酬1457萬元,不及鄭爽《倩女幽魂》1.6億元片酬的零頭。一位視頻公司人士告訴記者,國內明星片酬,在全世界范圍內只有好萊塢一線明星可以對標。

    此次取消超前點播,雖然對視頻公司收入有不利影響,但李源仍覺得,是好事,“好口碑和商業收益應該是一致的,公司這個決定是對的。”

    今年上半年,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先后提出了反思。龔宇說,長視頻受其他形式擠壓的根源是,目前自身的優質內容仍較為匱乏,自制內容的數量和質量都還不能滿足觀眾需要。騰訊在線視頻副總裁韓志杰今年6月也自嘲說,以前他們更看重財務表現,對創新關注還不足,他們想撕掉舊標簽,重視創新。“至少口號是喊出來了,”上述券商分析師告訴記者,接下來,還需要視頻公司改變內部激勵體系,不再做買賣版權的簡單生意,而是真正生產好內容,和內容公司風險共擔,扎實做運營,這樣,視頻公司才不至于走向沒落。

    他一點都不懷疑長視頻的未來,內容構成上,專業長視頻有剛性需求,“這種方式仍是人們需要的,但之后哪家公司能探索成功,就不可知了。”【責任編輯/常歡】

    來源:經濟觀察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超前點播取消后,視頻平臺盈利更難了
    【特別報道】《慶余年》超前點播,一場兩敗俱傷的大型付費實驗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