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1年有20位日本本土(日裔)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可謂獲諾獎“井噴”,那么,中國本土科學家獲諾獎何時才能“井噴”?過去10年多年來,一直有人預測,有人說20年后,有人說2030年后,理由是進入本世紀以來,我國高度重視科研投入,研發經費已經占到GDP的2.4%,我國科學家發表的SCI論文、EI論文數都已經全球第一,考慮到諾獎頒獎有滯后性(通常獎勵10多年前,甚至二三十年前取得的成果),因此,2030年左右中國科學家獲諾獎“井噴”是有可能的。這也是一些諾獎得主對中國科學家獲得諾獎的預測。
但是論文數量第一,并不代表學術研究質量第一,我國研究者發表的那么多的論文,有多少有創新價值呢?其中相當數量是為了通過考核、評審職稱、論文答辯以及課題交差,在所有的科研成果中,有多少真具有創新價值與世界性的影響?
也有人說,中國本土科學家難獲得諾獎,是因為評獎充滿偏見,如果真有那么多偏見,那國際學術期刊也就不會刊發那么多中國學者的論文了。關鍵還在于研究成果本身是否具有開創性、奠基性作用。而這樣的研究,通常需要擺脫功利,尤其是基礎研究,甚至在研究時會被指責為無用的,這需要研究者堅定信念,克服現實困難,也需要有讓他們能把研究做下去的學術環境。
因此,我們不要盯著何時獲諾獎“井噴”,而要致力于營造尊重科研規律,讓科研人員全身心投入科研的環境,有了這樣的環境,也就不愁出一流的科研成果。【責任編輯/江小白】
來源:科學技術派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