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4日17時30分,2021年諾貝爾獎的首個獎項——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兩位科學家戴維·朱利葉斯(David Julius)和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被授予這一獎項,以表彰他們在人類感知疼痛和溫度的機制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貢獻。
和往年一樣,今年的生理學或醫學獎競爭依然非常激烈。此前外界曾有觀點認為,和新冠疫苗相關的重要技術之一—mRNA技術研究背后的兩位科學家卡塔林·考里科(Katalin Karikó)和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會是今年諾貝爾獎獲獎者的最有力人選,這一mRNA技術研究是目前多款新冠疫苗的制造基礎。然而最終這兩人并未入選。那么當選的兩位科學家以及他們的研究成果有何過人之處?
他們因何獲獎?
北京時間10月4日17時30分,瑞典卡羅琳醫學院揭曉了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項授予戴維·朱利葉斯和阿代姆·帕塔博蒂安。
諾貝爾獎官網表示,兩位獲獎者發現了人體對感官與環境之間復雜相互作用的理解中缺失的關鍵環節,將共同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36萬元人民幣)。
諾貝爾獎官網稱,“我們感知熱、冷和觸覺的能力對于生存至關重要,并且是我們與周圍世界互動的基礎。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認為這些感覺是理所當然的,但是神經沖動是如何啟動的,從而可以感知溫度和壓力?今年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
戴維·朱利葉斯利用辣椒素(一種來自辣椒的刺激性化合物,可引起灼熱感)來識別皮膚神經末梢中對熱有反應的傳感器。阿代姆·帕塔博蒂安使用壓敏細胞發現了一類新型傳感器,可以對皮膚和內部器官中的機械刺激做出反應。這些突破性發現啟動了密集的研究活動,使得人們對神經系統如何感知熱、冷和機械刺激的理解迅速增加。
戴維·朱利葉斯是加州舊金山大學生理學及分子生物學教授,阿代姆·帕塔博蒂安是美國非營利性生物醫學研究機構——Scripps研究所的教授。2020年5月,兩位科學家曾同獲科維理獎。
據業內專家概括介紹,這次獲獎的兩位科學家通過研究,幫助人們了解到了人類是如何感受到冷熱和疼痛,以及這個過程背后的神經沖動是如何產生的。而這些研究可以幫助科學家開發相關的藥物,從而幫助找到治療疼痛的新方法,因此成就非常大。
今年“大熱”落選
此前外界普遍認為,mRNA技術研究背后的兩位科學家卡塔林·考里科和德魯·魏斯曼,會是今年諾貝爾獎獲獎者的最有力人選。眾所周知,這一mRNA技術研究是目前多款新冠疫苗的制造基礎。這兩位科學家此前已獲得今年的拉斯克獎和突破獎,以往這兩項醫學領域大獎的獲獎者中,很多都會繼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獎。
顯然,今年出現了例外,也可見競爭是多么激烈。【責任編輯/賈琪】
來源:中國財富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