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汽車與美國Levo Mobility LLC開啟了合作,將整合Nuveve Holding的車輛到電網技術與比亞迪電動汽車業務,計劃在未來五年聯合部署超5000臺電動汽車。車型主要以中型、重型、V2G電動汽車,領域包括公交車、長途汽車、小車、接駁送貨車、牽引車和垃圾車。
這個訂單對于比亞迪而言遠比乘用車型的銷量增長更有意義,因為這說明了「比亞迪北美」(工廠)即便面對美國政府的打壓,仍舊能以硬實力獲得市場認可。
前期比亞迪北美工廠打造的客車被列在美國電動汽車補貼名單之外,原因自然是該工廠交付能力很強,而美國本土車企的產能受到疫情的嚴重影響,不夠完善的供應鏈體系使其失去競爭力;為保護其本土企業則進行了補貼的雙重標準,這對于比亞迪而言自然會很艱難。說白了就像是在國內對特斯拉之流的美國車企取消補貼,但特斯拉還不一樣,以特斯拉的技術儲備如果不通過補貼去打價格戰的話,這種美國造車新勢力品牌注定沒有競爭力可言。
但是比亞迪則不同,它具備核心三電技術的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包括車規級芯片;高度垂直整合和先進的技術確保了該品牌的客車、卡車、云軌(輕軌)能覆蓋歐洲汽車工業強國中的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與日本、韓國和美國。而且出口或CDK的大巴銷售價格遠高于國內,最高達到400萬。
打開美國汽車市場會非常艱難,奇瑞汽車也嘗試過在美國銷售星途等車,但最終也因為很多與車輛無關的因素而造成經銷商被迫破產;其他品牌的嘗試結果也不是很理想,其實美國對于本土品牌的保護一直都不比日韓差,可以到無所不用其極的程度。所以比亞迪與Levo的合作只是有一個艱難的起步,期望比亞迪北美能夠在美國打造出強大中國車的品牌形象,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
最后要說的是作為中國汽車消費者不要再對中國汽車品牌帶有情緒,只有本土汽車工業足夠發達才能真正開上物美價廉的汽車;有些觀點認為不能成為“國際品牌”的國產汽車就不行,但要知道中國汽車市場是目前全球體量最大的市場,是歐美日韓四大車系的必爭之地,能夠在中國汽車面對五個合資車系仍能取得半數市占率的國產汽車已經很強悍了。
而出口方面表現也一直不錯,尤其是商用車型的出口,比亞迪、宇通、中通、金龍、一汽、陜汽、重汽、紅巖等品牌的客車和卡車在海外市場的知名度也是很高的;乘用車里曾經是以奇瑞、力帆、英倫、長城皮卡等品牌為主,現階段的長城哈弗、蔚來、比亞迪和紅旗汽車也都有不錯的表現。【責任編輯/賈琪】
來源:汽車科學島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