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三星年初出售比亞迪(002594)巨額股份的消息引發市場關注。記者查詢獲悉,三星披露的一季度財務報告已經將該筆投資減持明示。而就在今年一季度,比亞迪曾多次出現大跌情況。
自5月中旬以來,比亞迪股價總體呈現升勢。由于上半年凈利下滑29.41%,公司股價近期又有所回落。三星年初的拋售是否劃算仍然值得商榷。9月7日,比亞迪股價小幅波動,報收275.95元,下跌0.59%。
比亞迪股份遭三星“清倉式”減持
三星電子集團大幅減持比亞迪股權的消息,從兩家公司早前發布的財報就能看出端倪。三星2021年一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出售了中國電動汽車和電池制造商比亞迪的大部分股權,售出后三星所持比亞迪股權占比為0.3%。不過,三星并未解釋出售比亞迪股權的原因。
從歷史來看,三星集團對比亞迪的投資要追溯至五年前。2016年7月,比亞迪以每股57.4元完成非公開發行約2.52億股,募集資金總額約人民幣144.73億元。當時募集資金將用于鐵動力鋰離子電池項目擴產、新能源汽車研發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借款。該次非公開發行成功引入了國投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及三星集團的投資。
數據顯示,在2020年底,三星仍通過上海三星半導體有限公司持有比亞迪股份數量約5226.5萬股,持股比例達1.92%,位列比亞迪無限售條件股東持股榜單前10名;而截至今年3月31日,三星持股數量僅為約781.5萬股。由此看出,三星減持比亞迪的股份數量約為4445萬股。
今年一季度,比亞迪的股價在每股155.6元-273.37元區間波動。對比合計約30億元的成本,三星在比亞迪五年間的投資獲利著實豐厚。雖然三星并未披露該筆投資的具體情況,但以保守方式計算,三星通過大筆減持套現金額超過70億元。而根據《韓國經濟日報》報道,三星所出售股份的總值約1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4億元)。
三星在中國加速投資尖端技術裝備產業
三星與中國的聯系密切,淵源頗深。自1992年進入中國后,三星早期業務領域多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組裝加工產業,以電子產業為中心,主要布局在沿海地區大城市。隨后,三星業務領域多元化(電子、金融、重工、服務等),在華設立獨立研究所,實現與中國市場和經濟的深度融合。
過去10年,三星加速投資尖端技術裝備產業,向中西部內陸地區發展。數據顯示,從2000年第一家三星電子研究院成立至今,三星在北京、南京、西安等地共有8家研發中心,近4000名研究人員,研發布局涵蓋通信、人工智能、半導體等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安,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集半導體生產和半導體封裝測試于一個園區的半導體生產企業,主要從事12英寸3D V-NAND閃存芯片產品生產、研發、銷售。2012年9月啟動一期項目,總投資額為108.7億美元,2017年8月啟動二期項目,總投資額為150億美元。
雖然經歷過部分在華企業關閉的經歷,三星在中國的投資規模仍然龐大,集團的整體業績也頗為亮眼。財報顯示,2020年全年,三星電子集團營收為236.8萬億韓元(約合2153億美元),同比增長2.8%;凈利潤為26.4萬億韓元,同比增長21.5%;運營利潤為35.99萬億韓元,同比增長29.6%。而在今年第二季度,集團凈利潤達9.45萬億韓元,同比增長72%;營收為63.67萬億韓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第二季度收入。
比亞迪利潤下滑,券商仍持樂觀評價
除了股權投資,雙方在產品方面也有諸多合作,三星是比亞迪產品端的重要客戶。
據介紹,比亞迪是全球智能產品開發及生產和組裝的重要廠商,產品覆蓋消費電子、汽車智能系統、物聯網、機器人、人工智能及新型智能產品等領域,但不生產自有品牌的整機產品。該業務的主要客戶包括華為、三星、蘋果、小米、vivo等智能移動終端領導廠商。此外,作為全球領先的二次充電電池制造商之一,比亞迪該類產品的主要客戶也包括三星等頭部廠商。
在剛剛過去的半年報披露季,比亞迪公布的業績不甚理想。上半年,公司凈利潤11.74億元,同比下降29.41%;實現收入約908.85億元,同比增長50.22%。其中,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產品業務的收入約391.57億元,同比增長22.09%;手機部件、組裝及其他產品業務的收入約431.32億元,同比增長84.48%;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的收入約82.87億元,同比增長72.97%。三大業務占本集團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3.08%、47.46%和9.12%。
雖然利潤下滑,不少券商仍然對比亞迪的發展給予樂觀評價。中信證券(20.8,-0.30,-1.42%)研報稱,比亞迪8月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6.14萬輛,同比增長302%,環比增長22%,略超預期。8月發布的“海豚”增厚產品矩陣,后續還有海鷗、海豹、海獅等“海洋系列”車型值得期待,料將推動車型周期繼續向上。公司中性化戰略穩步推進,動力電池外供加速、儲能電池出貨提升,供應鏈價值凸顯。
安信證券也認為,隨著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加速擴張,公司單車利潤有望持續向上(結構優化、單車折舊和攤銷減少)。因此,公司2021-2022年有望實現量利齊升,對比亞迪未來幾年的汽車銷量、業績均較為樂觀。與此同時,公司動力電池產能有望加速擴張,未來刀片電池出貨量亦有望超預期。
今年數次減持引發關注
今年以來,比亞迪經歷過多次備受市場關注的減持情況。在公告消息披露后,公司一度出現股價大跌局勢。
1月26日晚間,比亞迪(002594)公告稱,公司收到股東、高級管理人員李柯的告知函,其以個人資金需求為由,計劃減持公司A股股份不超過100萬股。
5月28日晚間,比亞迪(002594)再發布公告,公司持股3.31%董事夏佐全擬減持不超過1200萬股A股,占其所持公司A股總股數的比例不超過12.69%,占公司總股本比例不超過0.42%。按照5月28日比亞迪收盤價181.68元/股計算,夏佐全套現約合人民幣21.8億元。
今年7月份,比亞迪H股(01211.HK)的第二大股東——喜馬拉雅資本李錄持續減持比亞迪,套現24億港元。李錄有“巴菲特接班人”之稱,其舉動自然引發市場猜想。根據港交所披露,李錄旗下的喜馬拉雅資本連續兩日減持比亞迪H股,共計1077.15萬股,涉資24.39億港元。
其中,7月8日,李錄減持比亞迪H股714.4萬股,每股均價227.6229港元,套現逾16.26億港元,于公司H股部分的持股比重由7.03%降至6.35%。7月9日,李錄再度以每股224.18港元均價賣出362.75萬股比亞迪股份H股,此次套現8.13億港元,持股比例從6.35%下降至6%。根據港交所規定,如果持股比例低于5.0%,即可免去申報。
綜合來看,在比亞迪眾多重要股東中,“股神”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爾公司持股態度更為堅定。在比亞迪的持倉中,伯克希爾公司持股2.5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逾8%。巴菲特自2008年買入比亞迪以來,從未減持過。【責任編輯/常青】
來源:證券時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