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隨著一波波股市行情的水漲船高,6月下旬,又一家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中國企業——聯想集團母公司聯想控股,即將招股上市。聯想艦隊的掌舵者、企業教父級人物柳傳志這一次實現了他的諾言,完成了企業愿景的第二個里程碑。本文作者詳解了聯想控股的業務、股權、競爭優勢、風險因素和看點等,未來這艘“企業教父”級艦隊的實力如何,又將駛向何處呢?
據報道,聯想控股已經通過香港聯交所的上市聆訊,將于下周一(6月15日)在香港開啟投資者路演及國際配售,公司預計將于6月16日公開招股,29日掛牌,募集金額約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
此次IPO,對多數資本市場投資人來說注定是不平凡的,不僅僅是因為聯想的品牌路人皆知,更重要的是聯想艦隊的掌舵者、企業教父級人物柳傳志正式帶領他的“教父”級艦隊出現在公眾視野。那么,這一次,這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早的企業家、創業精神領袖又將為我們帶來什么?他的航母級正式編隊實力又如何呢?今天借格隆匯平臺聊聊的我的看法,歡迎拍磚!
“企業教父”柳傳志
在分析聯想控股之前,不得不提一下其掌門人柳傳志在中國尤其是商界的強大影響力。
柳傳志,作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最早一批走出體制,將科技成功轉化為生產力的創業者,他是一個傳奇。這個傳奇的意義,不僅僅在于他領導聯想由11個人20萬元資金的小公司成長為中國最大的計算機公司,更重要的是,他的傳奇故事對許多立志創業的青年人來說,是一種激勵。當然,柳傳志最為成功的,還包括他總結出來的企業管理規律,以及帶出的一系列的“領軍人物”。
百度一下“企業教父”這個關鍵詞,可以搜到54萬個結果,一部分是一種企業教練方法,另一部分就和“柳傳志”的名字緊密相連了。有人撰文說:“柳傳志的傳奇,不僅在于他是一個偉大企業的締造者,更重要的他是中國知識型創業者的典范、先進管理理念的傳播者,他是激勵許多立志創業的青年人的‘精神領袖’。他和聯想為中國企業確立了一種高度、一個標桿。”
的確,在當今中國企業家的圈子里,能夠被公認尊稱為“教父”的,非柳傳志莫屬。這是為什么呢?“教父”的成功,首先源自于他能夠成就別人,幫助別人成功。在現代中國企業30余年的發展歷程中,柳傳志就是一位不斷探索、善于總結而又不吝分享自己成功經驗的企業家,“柳氏特色”的聯想管理影響、成就了一大批創業者和企業管理者,楊元慶、孫宏斌等都是其中范例。因此,在中國商界,提起柳傳志,沒有人不懷有一絲敬意和感激的,這就是“企業教父”的強大影響力。
接下來,進入正題——分析聯想控股。想要發現聯想控股的價值,首先,我們必須對其股權、歷史、業務、盈利狀況有一個基本了解:
聯想控股的股權
可以看到,此次聯想控股IPO將發行15%的H股,擴大股本后,中科院國科控股將占股29.10%,泛海控股占股17%,而柳傳志等管理團隊占股其實并不多(格隆匯曾經分析的跟著大佬布局系列,其中就提到聯想控股上市給0715中泛控股帶來的可能影響)。
聯想控股的歷史
聯想控股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變遷史。可以發現,聯想控股每一次投資都是緊跟時代、政策、風口,從最早的IT到地產、風投、私募,到現在的個人消費、現代服務。目前在IT領域,聯想集團(HK,00992)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PC品牌廠商和全球排名第三的手機品牌廠商。而在其他領域,聯想控股有著一樣的雄心,其投資控股的神州租車、拉卡拉、正奇金融、拜博口腔、佳沃集團等企業均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戰績,有些已經在國內占據了領先地位。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這么一個龐大航母群的建立,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也得益于聯想創始人柳傳志的戰略眼光。
從1984年成立開始,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之后,聯想將幾乎所有的資源都聚焦在IT領域,依靠專業化的經營,成長為國內領先的IT巨頭。2001年,聯想分拆成聯想集團和神州數碼,兄弟登山,各自努力。此時,飽經IT行業風云變幻的柳傳志已經意識到,僅僅聚焦在IT領域風險太大。他開始組建聯想投資(后來的君聯資本)、弘毅投資等投資管理公司,開始進軍戰略投資、財務投資領域。自此,聯想控股走上了多元化發展的道路。如今,聯想控股旗下的聯想之星、君聯資本、弘毅投資已經分別成為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投資領域的領軍企業,并且為聯想控股打造了一條完整的投資鏈。
值得注意的是,也正是由于聯想控股在財務投資上獲得了豐厚的回報,才使得聯想集團在2005年“蛇吞象”收購IBMPC并遇到空前困難的時候,陣腳并沒有亂,最后得以涉險過關。不過,在“產業報國”情結濃厚的柳傳志看來,聯想控股不僅僅需要在投資領域嶄露頭角,還要在實業領域一展身手。他曾經說過,聯想控股不僅僅只有一個搞IT的聯想集團,還要再造很多個聯想集團。
2009年,聯想控股的戰略投資業務開始加速,先后在金融服務、現代服務、農業與食品、化工與能源材料等領域做大手筆的投資。在金融服務領域,聯想控股除了早期布局蘇州信托、漢口銀行、聯合保險之外,2010年下半年還將投資重心轉向了新興金融業,先后將互聯網金融及社區電商拉卡拉、區域性類金融服務平臺正奇金融、農資P2P平臺翼龍貸等公司納入核心資產運營,逐步壯大了金融版圖。在現代服務領域,2010年聯想控股便投入12億元注資神州租車,幫助其做大做強。如今,神州租車已經成長為中國最大的租車公司,其擁有的車輛數量要比第二名到第九點的總和還要多。今年,神州租車(HK,00699)成功在香港上市。同樣是在2010年,聯想控股通過旗下的佳沃集團進軍現代農業,先后收購了國內和南美的多家農場和農業生產集團,去年又戰略投資網上農資銷售平臺“云農場”,正在打造一個全新的“農業產業生態圈”。
聯想控股的業務
如今的聯想控股是一家高度多元化的投資控股企業,中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形態已經呼之欲出。其業務范圍涵蓋IT(聯想集團)、金融服務(正奇、漢口銀行、聯保、拉卡拉、蘇州信托)、現代服務(拜博口腔、增益物流、安信頤和養老、神州租車)、農業與食品(佳沃、豐聯白酒)、房地產(融科)、化工與能源材料(聯泓、星恒電源)、財務投資(聯想之星、君聯資本、弘毅投資)等。
各業務投資比例
收入結構——仍然高度依賴IT產業
收入來源
從業務板塊上看,聯想控股當前仍高度依賴IT產業。在2012年-2014年,每一年主營IT業務的LENOVO聯想集團貢獻的收入都占據聯想控股總收入的93%以上;相應的,來自LENOVO的利潤也是聯想控股主要利潤來源。如果LENOVO業務或財務出現狀況,對聯想控股的影響將是重大的。2014年,IT業務收入貢獻率為94.2%,金融服務0.3%,現代服務0.3%,農業與食品0.5%,房地產4.0%,化工與能源材料0.7%。為了實現柳傳志提及的聯想控股上市后每年增長30%以上的計劃,聯想近年加大了對現代服務、金融服務、化工板塊的投入。但從報表上看,來自聯想集團的IT收入仍舊為聯想控股貢獻了絕大部分收入。金融服務、房地產也貢獻良多,但農業、白酒、化工板塊尚在虧損。聯想控股旗下農業與食品業務連續三年收入分別為9.74億元、16.85億元、15.31億元,凈虧損分別為7340萬元、2.01億元、9.48億元。其中2014年白酒業務產生6.21億元的減值虧損。聯想控股對白酒的投資,受到白酒行業發展周期影響,旗下豐聯酒業正使用各種方式促銷產品,以試圖提升銷售額和利潤率。而化工與能源材料業務最近3年的凈虧損分別為7400萬元、2.28億元、7.69億元。
雖然各項業務發展并不均衡,但總體來說,聯想控股保持了一個不錯的盈利態勢,12年-14年,收入年均復合增長13.1%,凈利潤增速則為32.4%。
風險點和看點
不過,雖然聯想控股盈利質量不錯,但想要保持并不容易,原因在于高度依賴IT收入的風險已越來越大。事實上,招股說明書對這一部分潛在風險予以披露:LENOVO聯想集團處于激烈競爭的行業,無論是硬件、軟件,還是提供的服務,都是技術更迭迅速的行業,且價格競爭激烈;同時也面臨著全球PC市場需求疲軟的壓力,另外其業務已經遍布眾多國家,大部分收入已經是來自于中國以外地區,在不同地區所面臨的競爭亦不容忽視。因此,聯想控股想要繼續保持甚至超越現今的增長速度,必須在其他業務領域尋求高速增長。
但這個風險點,換個角度看就是亮點:當前的聯想控股,貌似還只是一個依賴聯想集團業務和利潤的準IT企業,但如果我們稍微看看聯想控股在投資領域的布局,就知道它未來會有多少堪稱爆炸性的投資成果出爐——如果把聯想控股當一家IT公司,而不是伯克希爾哈撒韋這樣的投資公司,對公司的價值判斷會出現天壤之別!
中國目前走這種投資公司之路的,只有兩家:一家是復星國際,另一家就是聯想控股。復星國際在這條路上已經走得像模像樣,有聲有色,但論背景,論人脈,論實力,論底蘊,論積累,論未來空間,復星國際(656HK)明顯都遜色聯想控股一籌!
在有了以上對聯想控股的基本情況的了解后,那么,接下來作為一個投資者,我們要做的就是分析:
1、聯想控股的優勢在哪?
2、聯想控股的價值究竟在哪里?
3、為什么它做投資大概率能比別的公司出色?
聯想控股競爭優勢
在我看來,聯想控股的投資邏輯有以下幾點:
1、聯想品牌的背書
俗話說,有一個好的干爹辦起事來就容易多了,特別是當這個干爹又是有文化、有素質、有逼格的時候。
聯想控股就是這樣一個“干爹”。關于“干爹”的作用,我們從聯想控股投資后的神州租車、佳沃、拜博迅速成長為細分市場龍頭地位可見一斑。
相比其他投資公司,聯想控股的的優勢在于實業背景,這使其積累了豐富的在中國這樣的市場,企業在不同階段需要面對的不同問題及解決方案,以及聯想作為一個知名品牌在其所選擇的領域的價值。
比如在農業、現代服務等領域,行業相對分散,聯想的品牌背書有助于其提升市場份額。當聯想控股作為一家投資公司去與其他公司競爭項目時,由于它可以提供相應的增值服務,以及相關企業所需要的資源,這些資源不僅包括股權投資,還包括貸款擔保,典當融資,分銷渠道,政府關系,管理咨詢與培訓等等,這就能讓它處于有利的競爭地位,其旗下君聯資本和弘毅投資已經成為本土最頂尖的機構,就證明了這點。
通過這種模式,聯想控股就能獲得較低的投入成本,并能提高項目的成功率和價值,同時降低項目風險。而從整體和長期來看,由于其資產覆蓋了各個階段的公司,以及不同的持有期限,又可以將通常投資公司盈利所具有的劇烈波動性進行平滑處理,這等于降低了整個公司的風險。
2、聯想在過去31年積累和沉淀下來的經營理念、企業文化和價值觀
聯想品牌的強大決定了其所投資的公司擁有更多更好的資源,但聯想授予人的不只是“魚”,還有更重要的“漁”——捕魚的技巧和方法,這一點依靠的是聯想31年來積累下來的經營管理理念、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它們不僅已經成為聯想控股旗下所有企業共同的紐帶,也成為旗下企業的經營利器,這是其他投資公司不可比擬的優勢。
關于柳傳志的管理方法論,比如他的“管理三要素”以及“復盤方法論”,流傳甚廣,應用普遍,這里無需贅述。記得網上對復盤曾經有過一段論述,筆者深表認同:“為什么其他的管理方法都失效了而復盤還有用呢?因為啊,其他的方法都是想用機械學的方法憑空搭建一個穩定的系統,而復盤是用生物學的方法逐步長出一個有機體,任何穩定的系統都很難面對一個日益膨大的復雜的環境了……”。公共知識分子劉勝軍說:“老柳之道,值得所有中國企業家學習和借鑒。與任正非的神秘主義、張瑞敏的“道法自然”、王石的登山修行相比,老柳之道似乎更為可復制、可轉移。”是的,企業教父柳傳志的“三招兩式”,說起來很簡單,真正用好了,那才是不簡單,這也是聯想控股想要做百年老店的法寶利器。
3、聯想控股上市后的戰略
柳傳志曾經表示,聯想控股上市后的業務發展方向是三個方面:
第一就是“投資+實業”雙輪驅動。
第二是集中,在某些行業里邊,要通過投資形成領先的核心企業。
第三要密切注視未來引領的行業,免得錯過機會。
這個戰略其實非常符合聯想控股的發展步驟,沒有“互聯網+”的泡沫與浮躁,聯想控股投資+實業并舉,從細分市場做起,步步為營、穩扎穩打,也許業績不會有爆發式增長,但這樣的模式經得起經濟起伏、牛熊更替,是真正的價值投資所在。值得一提的是,柳傳志說過:上市后和上市前不同,上市后我們的資金會更加充分,另外我們的經驗會更加豐富,所以就不要再錯過合適的機會。比如像金融行業中的保險業,我們是一定要做的。
柳傳志這個說法,是在中國本土完全復制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節奏:但聯想控股面對的中國這個日新月異的市場,投資機會遠比伯克希爾哈撒韋要多!
估值
最后,談談估值,關于這一點,已經有很多分析,我就直接引用了價值線《聯想控股值多少錢?100~180億美元》作者尹生的觀點。
總體上,比照預期的風險與回報水平,可以在類似匯豐控股這樣的純金融服務公司,和復星國際、和記黃埔這樣的多元化產業集團之間,對其進行比較估值。
按市盈率:復星國際核心業務包括醫藥,房地產,鋼鐵礦產,保險,投資等,過去兩年的平均靜態市盈率為17.6;和記黃埔核心業務包括港口及相關服務、地產及酒店、零售、基建、能源和電訊,過去兩年的平均靜態市盈率為9.85倍;匯豐控股過去兩年的平均靜態市盈率為13.6倍。據此給予聯想控股15~18倍的市盈率,估值624~749億元。
按市凈率:匯豐控股的市凈率為0.97,和記黃埔的市凈率為1.05,復星國際為2.46,給予聯想控股1.5~2倍的市凈率,估值為793~1057億元。
按分部法,估值1125億元,具體如下:
聯想集團持股市值為326億元,神州租車持股市值為83億元,聯保持股根據最近一次轉讓估值8.3億元,拉卡拉根據最近一筆轉讓估值為11億元;金融服務業務中的正奇金融給予20倍PE估值76億元,漢口銀行給予10倍PE對持股估值147億元,蘇州信托給予15倍PE對持股估值74億元;現代服務業務中的拜博口腔比照同類公司對持股估值55億元,增益物流估值20億元,安信頤和估值10億元;此外,對佳沃集團給予100億元估值,白酒估值44億元,融科估值150億元,化工與能源材料估值40億元。比照KKR等同類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給予聯想控股財務投資業務200億元的估值。合計1344億元,但同時,根據招股書,隸屬于總部的一般及總務開支,財務成本凈額等為14.8億元,占當期經營利潤的16.3%,因此需在合計估值中扣除這個比例,得出1125億元的最終估值。
綜上所述,聯想控股整體的估值應介于624億元~1125億元,合100~180億美元,如果在上軌附近估值,相當于再造了一個聯想集團,目前聯想集團的市值約為170億美元。只不過,其尚需要證明在投資核心業務上也能再造一個聯想集團。
此外,網絡上的報道,聯想控股料將于6月15日接受認購,上市定價區間為39.80~43港元。而目前,公司20億股本,那么按此招股區間,對應市值為636.8億元~688億元,如此看來,這樣的價格還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
“企業教父”級艦隊再起航
還記得2014年底備受矚目的“萬達商業”香港IPO嗎?截至6月12日收盤價,萬達商業地產已從發行價48元上漲到74元左右,短短半年投資者的浮盈已達到54%。而今,又一重量級艦隊——聯想控股,已經整裝完畢,并將再次起航,那么,未來它將駛向何處?
我們拭目以待。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后】資料顯示,目前聯想控股已涉足IT、金融服務、房地產、現代服務、農業與食品、化工與能源材料六大領域,旗下有十余家成員企業,這些產業之間看似沒有多少聯系,但實際上,聯想通過“管理協同”保證了它們之間的價值最大化和協同發展,一方面,找本行業的專業人才,做專業的事情;另一方面,聯想在過去31年積累和沉淀下來的品牌、經營理念和企業、文化價值觀,成為了旗下所有企業共同的紐帶和經營利器。【責任編輯/鄭希】
來源:港股那點事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