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一個正式媒體的報道,題目是“業績大增近5倍 股價卻漲不動?216家機構扎堆調研這只面板龍頭股”,而后面一些御用無良分析師就紛紛發報告忽悠韭菜快買。
但是,市場是殘酷的,隨便你怎么說好,聰明的投資者都不會去跟。事實上,早在6月份,凌通社就發過一篇“供求平衡開始崩潰勃起窗口結束!京東方和TCL從面板雙“雄”轉為面板雙“熊”“的文章,如果單從行業的角度看,面板周期已經悄然來臨。
大部分投資者不知道這可怕的面板周期,在面板周期來臨之際,面板廠商利潤豐厚,投資繼續增加,產能繼續過剩,價格向下,一直到割喉。最后一批企業倒閉。而這次面板周期的另一個鮮明特點,就是產業的換代已經從傳統的液晶轉換到OLED和Miniled等。回頭看看京東方和TCL就是完全符合這種模型,過去1年不小心賺錢很多,然后開始融資新的投入。事實上,臺灣的幾家面板企業也是一樣,利潤暴漲,開始新的投入。
面板周期:液晶面板價格開始下跌
引用日經的2張圖可以清晰的看清楚面板周期是如何開始的。近2年來,由于疫情的原因,全球在家辦公,從電視到電腦都要面板,連千年不開花的聯想都賺得不好意思,而隨時全球疫情的緩解,再說要買的都買了,后面的市場可能就變成雞肋,等于疫情讓全世界的人都超前消費了。
而因為需求旺盛,工廠開工率上升,企業增加投資,未來供過于求的就開始出現了。
這是TW媒體做的一個分析,各種面板趨勢都是跌。
事實上,數據是殘酷的,7月下旬,32吋和43吋的液晶電視面板平均報價分別下跌1美元。目前32吋面板的平均價格為87美元,為14個月來首見下跌,但仍比去年同期的38美元高出一倍有余。
其中一家面板業者透露:「估計今年底報價為68美元,較大尺寸面板的價格可能有同樣的趨勢。」「在新冠疫情爆發后,美國市場率領這塊市場的需求成長,而近日美國市場的成長正在減緩,導致液晶面板需求下滑。」
三星顯示器和樂金顯示器公司正在密切觀察市況。兩家業者去年延后退出液晶面板市場,隨著液晶面板報價上漲,撤銷退出液晶面板市場的決定。現在他們擔心,較高的液晶面板產量,可能阻礙他們聚焦OLED和QD這類未來面板技術的專注度。
市調機構集邦科技旗下 Witsview 公布 的7 月下旬面板報價, 32、43 吋電視面板價格首見下跌,7 月均價分別為 87、137 美元,均較上月下滑 1 美元;顯示器、平板等漲幅持續收斂。
根據 Witsview 統計,7 月下旬 32、43 吋電視面板轉跌;55 吋電視面板止漲,7 月報價227 元,與上月持平;65 吋以上大尺寸電視維持漲勢,但漲勢收斂,,7 月平均上漲 1 美元平均報價 288 美元。
IT 面板7 月仍維持全線上漲,漲勢明顯收斂,預期 8 月漲幅將收斂至 0.5-1 美元;筆電面板則除 11.6 吋價格止漲外,其他尺寸仍維持上漲,但面板廠也開始策略性擴大出貨中高階筆電面板。
另, 27 吋顯示器面板、14 吋筆電面板均價分別為 94.7、46.9 美元,各月漲 1美元、1.9 美元,月漲幅為 1.1%、4.2%。
展望下半年,市場雜音分歧, Witsview認為,供需雙方會漸趨保守,加上小尺寸電視面板首見跌價,將連帶其他尺寸跟進收斂漲勢、甚至反轉向下。不過,第3季面板廠仍可望維持既有采購,彌補上半年的庫存缺口。
電視面板受終端需求提前萎縮
電視面板受終端需求提前萎縮影響,下半年報價可能逐月走低。最新研究報告預估,32吋電視面板下半年價格將大幅回檔逾二成,其他規格也面臨巨幅修正,沖擊友達(2409)、群創后市。隨著下半年產品價格趨于弱勢,明年上半年淡季景氣回歸,雙虎挑戰不小。
顯示器供應鏈顧問公司(DSCC)最新報告預測,32、40、43吋等中小尺寸電視面板價格將在7月開始下跌,下半年各尺寸跌幅約14%至23%,尤其32吋預期將下跌22.7%,跌幅最大;49吋以上電視面板價格,預期從8月開始走低,下半年整體跌幅約9%至14%。
面板價格從去年6月起全面起漲,32吋電視面板在這段期間漲幅高達1.7倍,近期已讓許多品牌廠大呼吃不消,紛紛減少拉貨,因此估計下半年跌勢最重,是唯一跌幅超過二成的尺寸別;40吋電視面板累計漲幅也高達93.5%,估今年底報價回落至99美元,已低于今年元月底的102美元,將是首先向下摜破今年初報價的尺寸。
TrendForce研究部副總邱宇彬指出,32吋電視因為重要市場印度的疫情猛烈爆發,讓民眾消費停滯,大幅影響終端需求,加上32吋漲勢驚人,對多數品牌而言已經在虧損邊緣,讓多數品牌對32吋電視的備貨力道持續減緩,跌價壓力上升。
展望下半年,因為解封帶來的需求減緩效應已經浮現,品牌廠商拉貨力道預期將逐步放緩,甚至可能提前結束針對第4季旺季銷售的備貨期。
邱宇彬分析,以往第3季廠商進入備貨期的同時,終端市場銷售也會慢慢增溫,讓庫存水位維持在低檔。但今年上半年銷售已相當暢旺,第3季在解封下,終端需求反而逐步放緩,庫存相對應墊高,備貨期可能跟著提前一個月,在第3季底就告終。
此外,今年針對奧運賽事的電視促銷,因為面板成本過高讓促銷空間減少,需求不確定性也攀高,讓今年電視品牌廠對奧運的促銷都不明顯。
不過,面板廠對后市仍相對有信心。群創總經理楊柱祥日前在股東會上表示,受到遠距商機帶來的挹注,目前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尤其已有多家IT客戶抱著現金與群創搶著簽下長期供貨合約,這波交期將排到明年度。友達將接棒在7月29日舉行第2季法說會,針對上半年營運概況及后續展望提出看法,預期將釋出樂觀看法。
MiniLED 撬了液晶的主流市場
和過往的液晶周期不同,這次的不同在于技術上不再是業績的升級換代,而是更換了技術路線。那就是MiniLED和OLED
事實上,蘋果 iPad Pro 等產品線今年才剛進入 MiniLED 應用元年,就傳出明后年 iPad 系列產品可能陸續導入 OLED 面板,不過,由于產品設計與定位不同,加上尺寸為 OLED 應用一大變數,且非蘋陣營也陸續加入 MiniLED 設計,應用面正向外擴大;在 MiniLED 站穩浪尖起飛之際,臺廠并不認為 OLED 會威脅相關應用發展。
蘋果今年推出的最新款 iPad Pro,其中 12.9 吋將搭載 MiniLED 面板,也是蘋果首度將 MiniLED 技術導入旗下產品,下半年也傳將推出 2 款搭載 MiniLED 的 MacBook Pro
而未來高端產品的配置可能就是OLED和MiniLED。
以平板電腦來看,入門機種約占 60%,薄型及專業機種各占 20%,OLED 在薄型領域數量雖龐大,但不見得能跨入專業機種領域;又以筆電為例,尺寸越大,對 OLED 良率要求更嚴謹,但尺寸放大對 MiniLED 而言沒什么障礙,只是將空間擴大。
另一方面,蘋果推出 MiniLED 背光相關應用后,再度引領市場跨入新技術,非蘋陣營相繼加入行列,除其他筆電廠積極設計導入 MiniLED 外,其他各類應用也遍地開花,大至大型電視、大尺寸 LED 顯示器,小至小尺寸的汽車導航面板、甚至更小的數位相機面板等高階戶外消費性產品,也進入 MiniLED 設計導入階段。
臺灣LED 龍頭廠富采投控 (3714-TW) 14也表示,旗下晶電、隆達同聲看好,MiniLED 背光正蓬勃發展,且應用面也向外擴大;因應需求成長,晶電明年第一季產能將增加 2 成,全年產能目標得成長 5 成,才能滿足客戶需求,隆達則是年底前相關產能將增加一倍。
隨著 MiniLED 出貨放量,富采今年第二季相關營收占比已拉升至 2 成。其中,晶電目前 MiniLED 年產能達 4 吋 100 萬片,董事長范進雍表示,4 月以來收到非常多 MiniLED 背光產品開發專案,包括電視、大尺寸 LED 顯示器等,在美系品牌推出相關終端產品后,MiniLED 應用正蓬勃發展。
除晶電看好 MiniLED 趨勢向上外,臺灣隆達董事長蘇峰正也說,美系大品牌推出相關產品后,其他筆電廠也積極設計導入 MiniLED 背光,與客戶合作的專案相當多,在大型電視、顯示器等也有開案進行中,小尺寸的汽車導航面板、甚至尺寸更小的高階戶外消費性產品客戶,也在設計導入階段。
蘇峰正認為,目前 MiniLED 背光需求持續加溫,應用面也向外擴大,對于非蘋陣營導入相關產品樂觀看待;也因客戶需求強勁,隆達將啟動相關擴產計畫,年底前 MiniLED 背光產能會增加一倍,盼明年第一季就能貢獻營收。【責任編輯/林羽】
來源:國際投行研究報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