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TCL輸不起的不是官司,而是明天 靠漲價提升業績

    再大的企業,吵起嘴來,也透著一股傲嬌勁兒。

    8月7日,在TCL與海信的侵權官司終審判決半個月后,作為被告的TCL在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條“沒能讓真相大白,我很抱歉”的微博,并配發三張圖片,引起了市場的關注。

    TCL和海信的官司原委其實很簡單。2019年,TCL分別在抖音和微博上發布了不同的視頻內容,通過虛擬情景的方式,讓畫面中的男主角對海信的王牌產品激光電視做出“漏光”、“噪聲大”等負面評價。其后又有TCL高管在不同場合攻擊海信的激光電視。最終海信對TCL提起訴訟。

    商業競爭中,直接點名競爭對手宣傳的例子并不少。在手機廠商發布新品時直接用“友商”實際參數做對比的比比皆是,但是借著利益相關方的嘴吐槽競爭對手的弱點,并不被認可。

    法院一審判決TCL賠償海信50萬,二審將賠償金額提高至200萬,同時要求TCL在官方微博賬號上置頂聲明15天以消除不良影響。

    但TCL明顯并不認可這個結果。雖然法院已經對TCL電器強制執行了203萬賠償,但是后者置頂聲明卻是“沒能讓真相大白”的微博。

    中國家電企業的競爭一直是血雨腥風,說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都不為過。這次TCL和海信的爭執從高管下場手撕,到法院判決,再到微博“內涵”,說到底,爭奪的是電視賽道的下一個賽點:未來哪種電視會成為主流?

    靠漲價提升的業績

    作為老牌家電品牌,TCL集團已經成立40年。2019年初,彼時還名為TCL控股(000100.SZ)的上市公司將家電、通訊、消費電子等智能終端業務剝離,TCL集團也正式分為兩個部分:

    李東生等管理層間接控股港股上市公司TCL電子(1070.HK),承接了TCL的電視、通訊等終端業務;國內上市主體更名為TCL科技,重點聚焦在華星光電的顯示面板業務上。

    在微博引起關注后,TCL科技馬上拋出一份高增長的財報。

    受益于顯示面板業務顯著增長,今年上半年,TCL科技營收743.7億,同比增153.3%,歸母凈利67.8億,同比大漲461.5%,

    TCL科技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半導體顯示業務,也就是液晶電視面板,這是其主要的利潤貢獻力量,雖然在總營收中占比從去年的近七成減少到54.85%,但貢獻了超過七成凈利潤,達66.1億。值得一提的是,TCL科技這部分業績的增長主要靠的是漲價,今年上半年毛利率達到29.15%,相比上年同期大漲近10個百分點。

    TCL科技的優勢在于大尺寸面板(55寸以上)業務,今年上半年大尺寸面板出貨1698.8萬平米,同比增24.3%;出貨量2776.6萬片,同比增20%。由此可見,單片出貨的平均尺寸在增長。同時,凈利大幅增長1384.6%,達到71.1億。市場份額方面,TV 55寸產品份額高居全球第一。相比之下,中小尺寸面板雖然在上半年營收同比增加了近四成,但凈虧損達到3.5億。

    電視廠商越來越難賺錢,正在成為一個現實。奧維云網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電視市場累計銷量1781萬臺,同比減少14.7%。市場總需求在減少的同時,TCL、海信這樣的老牌玩家還面臨著新生力量的沖擊:截至今年一季末,小米電視已經連續9個季度在中國大陸保持銷量第一,這導致TCL們的蛋糕越來越小。

    如今TCL科技靠著液晶面板的價格增長保持了業績的增長,但是這項王牌產品的增長是可持續的嗎?

    電視行業的路線之爭

    電視行業上一次這樣的路線競爭還是液晶和等離子,隨著最終液晶電視進入千家萬戶,大批站隊等離子的企業逐漸消亡。這種涉及企業核心命脈的爭執,當然誰都不肯認輸。

    TCL代表的是使用LCD面板的液晶電視,特點是技術成熟,價格親民,是目前電視行業的主力部隊。

    不過,LCD面板有著兩大先天不足:無法顯示出完美的黑色,在對比度和色彩顯示上也有所欠缺;由于LCD面板需要具有背光層,需要濾光片等,厚度會受到限制。

    而海信所代表的激光電視則是另一條賽道,核心部件不是顯示面板,而是在于屏幕之外的“激光發射器”,通過激光發射器將影像投射到屏幕上。顯示面板相當于“幕布”,原理和投影儀一樣,技術上要進步很多。相比同尺寸的液晶電視,激光電視的顯示面板明顯價格更低,也具有更便利的運輸優勢。

    根據奧維云網數據,激光電視在2015年至2020年的復合增長率達213.8%,成為增長最快的新物種,但整體份額仍然很小,Omdia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激光電視的市場占有率僅有0.08%。

    毫無疑問,便宜的價格和合格的顯示效果,會讓液晶面板在當下及以后一段時間內依舊是市場的主流。

    激光電視和液晶電視誰優誰劣,業界并未有定論,但普遍認為,當前市場環境內,在大于100寸時,激光電視的價格才有優勢。

    不過,電視面板、驅動芯片、玻璃基板等零部件價格持續上漲,給電視廠商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讓電視廠商將銷售重心壓在大尺寸電視上,帶動了大尺寸電視市場的快速增長。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65寸以上電視份額持續增長,預計全年市場份額將占到34.5%。其中85寸、100寸等超大尺寸市場增長較快。

    有業內分析認為,三到五年內,75寸激光電視均價將低于同尺寸液晶電視均價,這意味著,在大屏化成為電視市場的主旋律后,液晶電視的價格優勢將不復存在。

    但堅持液晶電視路線的廠商也沒有坐以待斃。當下,Mini LED、Micro LED等新型顯示技術成為半導體顯示行業的“當紅炸子雞”。

    作為LCD面板的演進方案,Mini LED可以在圖像清晰度等方面趕超顯像度遠超傳統LCD面板的OLED,不過由于封裝技術進步不足,導致目前的Mini LCD相比傳統LCD更厚重。而Micro LED則是Mini LED的進一步改良,相比Mini LED的燈珠更小更多,使背光板做到芯片級,從而有更好的顯像效果。

    目前,Mini LED技術已經進入應用階段,全球最早研發和布局Mini LED產品的廠商就是TCL,在2019年8月全球首發了基于Mini LED 技術的MLED星曜產品,華為也在今年7月發布了旗下首款Mini LED背光電視。而更為先進的Micro LED產品因高達百萬的價格,目前還只是少數人的玩具。

    TCL和海信的競爭,仍主要在產品競爭上,在全球來看依舊局限在微笑曲線的中間。誰能率先向兩端擴展,進行上游技術層面的突破或者下游銷售領域的擴張,實現更多附加值,誰就能賭贏明天。【責任編輯/慶華】

    來源:大摩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TCL輸不起的不是官司,而是明天 靠漲價提升業績
    終審:TCL被判賠償海信200萬 并刊登聲明消除影響
    TCL聯手阿里云推出行業首款預置釘釘大屏會議系統會議平板NXTHUB V60
    TCL華星將參展DIC 2021:三大產業群布局完畢,半導體領域全球戰略開局得利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