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科技永輝,還有多遠?人事大變陣面臨業績危機 社區團購沖擊大

    業績危機之中的永輝超市,迎來人事大變陣。

    曾在京東供職多年的永輝CTO李松峰轉任首席執行官,金融背景的證代吳樂峰升任董秘,公司正在推進專業化高管對創始元老的替換,以實現其“科技永輝”的轉型升級。

    當然,數字化并不只是簡單的到店、到家,以永輝超市為首的新零售業務探索,仍在進行中。

    人事大變陣

    8月6日,永輝超市對外披露人事大調整,李松峰接替李國出任公司CEO。

    近日,公司原首席執行官李國因工作調動辭去職務。李國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并出任公司全資子公司富平云商的董事長,聚焦源頭大單品的采購、包裝、銷售。

    李國算是公司的創業元老,2001年即加入永輝超市,從普通員工做起,歷任組長、領班、行政辦公室主任,后調任公司第二大市場重慶擔任總經理助理、總經理、華西大區總經理,2018年底開始擔任CEO。他還曾在永輝持股的中百集團和紅旗連鎖出任董事,其重要程度可見一斑。

    新任CEO李松峰,現年44歲,畢業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2021年為京東集團高級總監、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CTO,曾入選京東JD Pilot未來領軍人物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董事會有1名董事對這一人事任命投出反對票,認為李松峰“有待補足在零售,尤其是超市行業的經驗和領導及組織能力”,盡管這一動議并未影響最終結果。

    更換CEO之前,永輝超市剛剛經歷了董秘職位的人事變動。

    7月7日,公司董秘張經儀因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申請辭去董事會秘書職務。他在朋友圈發文稱,“抱歉,我回家孝敬父母了”。

    張經儀曾任三愛富(現為國新文化600636.SH)董秘、聯華超市非執行董事等職務,2009年7月開始擔任永輝超市董秘。

    辭職之前的一個插曲是,4月份永輝爆出食品安全危機,時任董秘張經儀辯解稱,“永輝超市每天自測量達3000多批次,一個季度90天、基本上近30萬次的檢測中,出現15批次的不合格,你說多不多”,親手將話題送上熱搜。

    新任董秘吳樂峰今年48歲,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學士、復旦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曾在建設銀行、華夏證券任職,2009年12月開始擔任永輝超市證券事務代表,12年之后終于扶正。

    實際上,近幾年,永輝超市的高管變動較為頻繁,最近3年就有4位副總裁和1位核心合伙人離職,接替者多為高學歷,擁有華為、聯合利華等知名企業工作經歷的人士。公司正在用明星高管取代原來的創業元老。

    業績危機

    大規模人事調整背后,永輝超市的業務危機已經到了不得不重視的時候。

    在連鎖超市的黃金時代,永輝的迅速崛起曾引起行業側目。

    高中都沒畢業的張軒松,1995年開始做超市,3年后開出第一家永輝,用他自己的話來說,“2001年也還只是經營著幾家小超市”。

    但是,公司在外資連鎖巨頭和本地國資商超的夾縫中崛起,到2010年擁有156家門店、總經營面積105萬平方米,當年成功登陸上交所。

    等行業進入調整期,關店潮蔓延,外資撤退、國內多家商超巨頭倒閉的時候,只有永輝超市仍然在穩步向前,成為連鎖超市行業“全村的希望”。

    公司是中國企業500強之一,是中國大陸首批將生鮮農產品引進現代超市的流通企業之一,被國家七部委譽為中國“農改超”典范。

    公司旗下除了1000多家永輝門店,還持有中百集團29.86%和紅旗連鎖21%的股份,均位列第二大股東,公司的持股名單還包括國聯水產、湘村高科、星源農牧、華通銀行等,“永輝系”低調而強大。

    不過,行業神話也開始松動了。

    2020年,永輝超市營業收入931.99億元、歸母凈利潤17.9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9.80%和14.76%。但是,剔除12.48億元的投資收益后,公司扣非凈利潤5.80億元,同比下降了45.35%。

    去年疫情對多個行業形成沖擊,但并不包含連鎖超市行業,高鑫零售等大多數同行的業績較為穩定。公司業績下降的直接原因為,關閉了部分mini店,同時對長期虧損門店及百佳的商譽計提了減值準備。

    從長遠來看,社區團購等新渠道對傳統KA零售的沖擊巨大,直接拉低了公司的毛利率。

    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263.34億元,同比下降9.99%,歸母凈利潤下降98.51%至2331.84萬元,凈利率低至0.08%,基本上聊勝于無。同期,公司毛利率14.46%,較上年同期下降了3.95個百分點。

    多重因素影響下,公司市值大幅縮水,高峰期超越千億,如今不到400億元,即便公司輪番推出回購和增持,暫時也未能扭轉下跌趨勢。

    擁抱新零售

    永輝超市的業務危機并為孤例,你看,中國連鎖百強榜單中靠前的這些,雖然體量都很大,但沒有哪一家活得輕松的。

    在14.43億人口的基礎上,中國消費市場規模龐大。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9.19萬億元。隨著內循環、消費升級等概念的逐步落地,連鎖零售行業的發展基礎越來越穩固。

    但是,零售行業的基本模式就是賣東西,如何在這個環節上增加附加值,才能抵擋住租金和人力成本這些硬性開支的增長?

    2016年馬云提出新零售,推出基于這一理念的新零售業態盒馬鮮生。

    這種鮮活的創新業態,吸引了一眾競爭對手爭相模仿。永輝的超級物種、美團的掌魚生鮮、聯華超市的聯華鯨選等等。

    但是,在企業經營層面,新零售變革,還未能取得成功。這幾年,不僅沒什么新零售品牌面世,巨頭推出的幾家,也都進入業務瓶頸期。

    永輝旗下的超級物種等新業態,2018年前后從上市公司體系剝離,與其說是為上市鋪路,倒不如說是規避對上市公司業績的影響。蘇寧易購剝離蘇寧小店,操作思路與之類似。

    近幾年,公司將業務創新的重點放到到家業務上。你如果在京東或永輝自己的APP上下單,可以由就近的永輝超市給你供貨。

    2021年Q1,“永輝生活”自營到家業務已覆蓋1000余家門店,實現銷售額19.7億元,同比增長33%;包含京東到家在內的第三方平臺到家業務,已覆蓋 926家門店,一季度實現銷售額17億元。

    創始人張軒松兄弟解除一致行動人之后,永輝超市無控股股東、無實際控制人。目前,怡和洋行旗下的零售巨頭牛奶國際為永輝超市第一大股東,緊隨其后的股東分別是創始人張軒松,以及京東和騰訊。

    近年,永輝超市和騰訊系越走越近,業務合作外,資本層面也多有交集,無疑為“科技永輝”打下了基礎。

    永輝孵化的永輝云創、彩食鮮等項目,騰訊都參與了投資;永輝拿下百佳中國,將業務拓展至大灣區,也是在騰訊的幫助下實現的。

    成為各大平臺的線下提貨點,與威脅最大的社區團購對壘,對于現階段的連鎖超市而言,仍然是一個不錯的結果,就看張軒松能否接受了。【責任編輯/額發】

    來源:斑馬消費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科技永輝,還有多遠?人事大變陣面臨業績危機 社區團購沖擊大
    被盒馬鮮生帶偏的永輝超市,又要學習Costco模式了
    股價暴跌60% 永輝超市董秘發朋友圈:"抱歉 我回家孝敬父母了"
    過去的大白馬,如今的收割機:永輝超市面臨生死之劫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