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唯品會,搜索我的同款好物”,唯品會的廣告語曾經出現在各大電視劇和綜藝,帶著“特賣”標簽,2008年成立,2012年上市,唯品會在拼多多成立之前一直處于電商行業老三的位置。
2021年5月,唯品會Q1財報出爐,數據的“美麗”給市場交出了看似滿意的答卷。財報顯示,唯品會第一季度營收實現284億元,GMV達461億人民幣;凈利潤達17億人民幣,維持較高運營水平。總活躍用戶數同比大漲54%至4580萬人。至此,唯品會表示已連續34個季度盈利。
但是財報的美麗掩飾不了唯品會背后的危機,資本市場給了唯品會答案。業績發布后,唯品會股價在稍漲兩天后,繼續大幅度下行,這也印證了唯品會的現實情況并不像財報上的亮眼。躲避硬幣的另一面,只會使唯品會的破圈之路更難。
跟不上的廣告費
從《姐姐1》到《姐姐2》等一系綜藝,唯品會的身影無處不在,可以說,鐵打的唯品會,流水的綜藝。冠名綜藝確實是一個不錯的營銷方案,但由綜藝獲客而來的用戶的黏性有待考究。
而且各大綜藝間的冠名,離不開高昂營銷費用的支出。
根據財報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唯品會的營銷費用為12.9億元,同比疫情時期的4.1億元增加了214.63%,看回2020年全年,唯品會用于營銷的費用為42.8億元,同比2019年度的33.2億元增加了28.9%。
營銷費用的大量投入讓唯品會的短期獲客有所拉升。據2021年Q1財報顯示,唯品會的活躍用戶數為4580萬人,同比增長了54%,超級VIP用戶數達489.1萬人,同比增長37%。與其他平臺的用戶活躍數相比,唯品會的“快車”也成了“慢車”。例如,京東2021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活躍購買用戶數近5億,雖然活躍用戶數增長速度不及唯品會,但是在5億的基數面前,唯品會還只是一個執著“特賣”的小眾購買渠道。
贊助商的名聲很好聽,但是甲方不好當。
瘋狂的廣告投放背后需要更多的資金來支撐,但唯品會表面年年上漲的收入實際上已經進入了疲軟期。從2016年到2020年,其營收增速分別為40.8%、28.84%、15.93%、10.02%和9.5%,增幅降到個位數,市場預期跟不上,廣告故事怎樣繼續講下去?
據數據顯示,與唯品會有廣告合作的天津紫鋒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起訴唯品會,要求其支付拖欠的廣告費用,一審民事判決書公布后,唯品會被判支付超1700萬元及違約金。
想要成為營銷大戶,利用“各種同款好物”來吸引女性用戶,企圖分“飯圈經濟”一杯羹的唯品會,在營銷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但是“拆東墻補西墻”,跟不上的廣告費是唯品會的“后腿”。
穿西裝打領帶很有面,里子卻是一團糟。
化為煙的“特賣護城河”
唯品會從成立之初,一直以“特賣”作為自己的獨特優勢,但特賣模式的紅利唯品會沒能吃上多久。
“特賣”本質上是消費者追求“物美價廉”,打價格優勢。以品牌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用價格這一零售業最敏感的賣點刺激用戶的購買欲望。但隨著新玩家入局,唯品會陷入價格困境。愛庫存、好衣庫等同樣主打特賣的平臺上線,得物也打出“正品保障”的口號,垂直電商領域中,在新老玩家夾擊的背景下,唯品會的特賣護城河還能堅持多久?
唯品會是垂直電商領域中的一個典型代表,專賣服飾和配飾的唯品會,在市場中跌跌撞撞。以正品大牌來吸引用戶,但假貨是擊敗唯品會的一個浪花。
靠著為大品牌清倉,“物美價廉”的饑餓式營銷一直維持著唯品會的增長。每天上午10點上新,之后就是商品5天的特賣期。這種特賣+限時的模式使消費者在購物的過程中產生了緊迫感,伴隨著“可遇不可求”的心理,部分消費者成為了唯品會忠實的顧客。但是在發展過程中,品牌“假貨”一直是唯品會繞不過去的坎兒。
“真假Gucci”再一次讓唯品會受到消費者的考驗,關于真貨還是假貨,唯品會近幾年風波不斷。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唯品會的投訴多達1.35萬條,僅關于唯品會涉嫌售假的投訴就有幾百條。對于以“正品特賣”的唯品會,頻繁的假貨風波已經磨平了用戶的信任度。
很明顯,唯品會在“特賣”這一塊兒已經被蠶食得差不多了。想走高端路線,Gucci腰帶等各種假貨風波歷歷在目,再往上走唯品會本事不夠。想要下沉至三四線城市,甚至是縣城,但對于這些用戶來說,品牌只是一件標著4位數的衣服,對牌子并沒有很高的要求。況且,淘寶、拼多多已經占據下沉市場,唯品會還有多少路可以走?
上不去下不來,或許是唯品會目前最尷尬的存在。
未來的“他經濟”會是一個增長點嗎?
不管是贊助的綜藝還是電視劇,唯品會的用戶定位一直是以女性用戶為主。但是垂直電商領域或已到達天花板,增長緩慢,以至于唯品會開始將目光瞄向男性用戶,開啟“他經濟”。
“他經濟”指男性經濟,與女性經濟的“她經濟”相對應,用以詮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男性對于自身價值和能力經行重新定義,而產生新的消費需求的這一現象。
但男裝,并不是一個很好做的市場。
以得物、小紅書等為代表的潮流時尚電商,更是主打男性新興消費的電商品牌。得物的潮流男鞋吸引了較多的90、95后,而這些用戶也正是男裝消費市場上的主力軍。KOL種草拔草的經營模式,能夠與消費者產生互動,更受年輕人的喜愛。唯品會作為“他經濟”新玩家,如何在新的賽道上跑出自己的獨特優勢?
特別是在淘寶、京東、天貓等一系列綜合電商的包圍下,各種新玩法層出不窮,內容化、場景化、粉絲化,令唯品會措手不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抖音、快手等直播平臺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分走了唯品會的流量,這無異于是雪上加霜。
唯品會的野心當然不滿足于線上,據了解,唯品會已經開始圖謀線下門店,但是不同于線上網站的精致,線下門店更像是一個“清倉大甩賣”。賽道擴展的越多,競爭對手也隨之而來。
除了線上男裝平臺的重重包圍,線下傳統門店更是虎視眈眈。太平鳥、海瀾之家等老牌男裝依然在不斷尋求突破,品牌影響力不容小覷。不管是電商還是傳統銷售,江湖市場從不平靜。所以,想要將男裝市場作為新的增長點,唯品會的故事不好講。
在電商競爭激烈的紅海中,唯品會在前期并沒有犯多大的錯誤,但沒有錯誤的唯品會也因為“偏保守”而錯過了許多機會。2019年電商直播突圍,隨之而來的便是一眾直播平臺,未來KOL帶動商品消費,如果唯品會繼續瘋狂打廣告,在沒有差異化戰略的指導下,在變成老三、老四、老五后,還能退到哪里?
過去永遠是過去,資本和市場看重的是未來。
時代的車輪瘋狂向前,不敢試錯,不跳出舒適圈,唯品會最終會成為舊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畢竟,新舊事物的更迭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百略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