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新的戰火已重燃,在手機ROM的升級版之上,看入局的小米、百度、騰訊和360如何廝殺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深度觀察】百度云OS是第三方手機ROM的一個縮影,沒有之一。

    3月,誕生近三年,據說刷機市場份額第二的百度云OS突然宣布,暫停更新云OS服務。就在百度云OS不玩了的同時,永遠不甘寂寞的360周鴻祎出來說話了:360將發布手機操作系統。

    也許事先串過戲,周鴻祎的老對手騰訊也直接丟出了Tencent OS來湊了把熱鬧。這典型是在清明節前夕,為百度云OS燒紙的節奏啊。

    手機ROM是入口嗎?

    或許你會問,第三方手機ROM到底是什么?簡單來說,就是手機的操作系統,可以是自主研發的,也可以是在安卓系統上深度開發的。

    那這玩意有什么用呢?在移動互聯網業者看來,入口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一度,人們認為,新的入口和傳統互聯網的入口并無二致,應該繼續是瀏覽器和搜索引擎。但App時代的大戲告訴了所有人,要獲取信息、體驗娛樂,可以借助各種直接在桌面上的App們,如各種朋友圈、各種果殼、各種彈幕;在應用層面,最有入口范的集中在兩類App之上,一個是應用商店,一個是微信和類微信的存在們……

    在應用層面的入口已經形成了“強者越強”格局的今天,留出來的入口選擇,或許只能是手機ROM,特別是在安卓大軍越來越龐大的這個時代,成為移動互聯網的Windows,或許可以成為可能,且看起來只要在不同程度上對開源的安卓系統,作出更個性化、更體貼用戶的“修正”即可。

    百度云OS是上一場互聯網手機大戰中拼殺出來的為數不多的幸存者之一。2012年,百度、阿里巴巴、盛大、網易、360這些國內頂級互聯網企業相繼染指智能手機,開創出智能手機的新門派——互聯網手機。但除了百度云OS和阿里云外,其他的大多沒能夠殺出重圍。

    但即使是成功幸存,但日子也并不太好過。較之小米手機和它的深度定制安卓的MIUI系統的如日中天,無論是搭載在卓普、夏新、基伍、康佳、小辣椒等5家終端廠商上過的阿里云,還是號稱適配超過150款機型,用戶數量已超過了1000萬的百度云,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其實依舊屬于連名字都沒聽過的陌生存在而已。

    理由非常簡單,沒有一個類似小米這樣以極致單品的口碑打開穩定市場的大前提下,操作系統本身就是一個非常不穩定也沒有黏合度的存在。

    一個不夠卓越的手機,無法讓用戶有足夠的忠誠度,市場存量也極端有限,而一個即使很不錯的系統,幻想著讓用戶費心費力地刷進自己現在的手機之中,難度更高。

    畢竟,對于連周鴻祎都屢屢稱之為用戶“小白”屬性的作用下,大多數用戶拿到手機后,基本不會在操作系統層面做什么升級了……

    不服來戰的底氣是手機

    百度云OS的千萬存量,其實只是一個用來在小白們面前炫耀的數據值而已。特別是在智能手機們原始搭載的系統們越來越強大也越來越沒個性的今天。

    除非,它有一個實實在在讓用戶感受到實物——手機。當然,百度對此認識并非不深,百度在2013年便完成了對百加手機的注資,并以百度云OS自有硬件品牌的形式進行運作。百加手機其實就是百度云OS這個精神領袖的物化形態,也是所謂千萬用戶的數據核心。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這句魔咒或許在這里也有所顯示神跡。至于百度云OS的未來,其實已然不再重要,無論是它重新登錄,或換名重生。

    因為新的戰火已經重燃,在手機ROM的升級版之上。這也是騰訊和360重新入局的基調。

    作為第一次手機ROM的參戰者和落敗者,騰訊和360反而利用不短的退場期進行了思索。周鴻祎就曾經在不同場合釋放過一個看似推崇的信息——他是最了解小米的人,或許比雷軍自己還了解。

    而周鴻祎和360的重新入局,其實就是他將“了解小米”這一概念實體化的表現,在通過360兒童安全手表、WIFI、路由器等一系列智能產品的試驗中,積累了相當的硬件存量和廠商資源,也同時收獲了不少的口碑。

    周鴻祎的認知,其實就是百度云OS的過去和未來,2012年之時,懷揣著占領入口夢想的360,選擇的道路是聯合手機廠商一起推出預裝了360的各種應用的特供機。這種較之操作系統層面為低的OEM模式,還太多的延續了傳統PC時代的風格,自然也不可避免的遭遇到當年傳統PC上OEM遭遇過的失敗。而在近期復活的360手機,手機代號AK47就可以看出周鴻祎的決心,至于360 OS這個操作系統和配套手機到底能否實現周鴻祎秒殺當下所有手機的想法,則可能突破口還是在價格上。

    當年雷軍干掉其他互聯網手機們的必殺技。只是周鴻祎可能會啟動半賣半送模式,來展示他一以貫之的免費版互聯網方法論。

    騰訊的玩法,或許也不過如此。畢竟,沒有自己的手機,手機ROM再好,也到不了用戶面前。

    別再說用戶買了手機自己刷的話題了,別給用戶找不痛快了,否則他們會讓你人間蒸發的。據說360 OS打出“這可能是比MIUI更適合小米的OS”的口號,用心在哪可想而知,會摔在哪里,也可想而知。

    當然,周鴻祎這樣做,可能只是在360手機之外,做點聊勝于無的有益補充。

    你能夠給用戶多少體驗?

    唯一的問題在于,預裝在自有手機上的手機ROM到底還有多少搞頭?

    據說樂視手機UI研發副總裁、前魅族副總裁馬麟之所以在樂視和魅族之中作出選擇,一個關鍵詞叫做生態。這個說法,有點高大上。看重了樂視生態的馬麟,給出的解答是:如果手機像樂視電視一樣的做法,平臺、內容、終端、應用全都自己把控,以生態的概念進行打造,想象空間會相當大。

    當然,這樣的想象空間依然太大,因為這句話其實是說給業界的,消費者并不會為想象空間買單。因此,他給出了一個消費者需要的生態解讀:樂視手機生態最終要解決的是什么問題呢?馬麟認為首要解決的就是一件事——把視頻看好。

    樂視的手機是視頻,這就是賣點,也是樂視的ROM未來發力的方向。當然,這并非是樂視一家的原創。早在第一次互聯網手機大戰中,這個概念就被炒得很熱,當時阿里云主打安全支付與電商,360主打安全應用,騰訊主打社交,百度云主打的也一度是搜索,都和這些品牌的原始基因一脈相承。

    但都失敗了,而在第二次互聯網手機大戰中,重新拾起這張牌,還有意義嗎?愚以為,意義重大,因為上一次大戰中,大家只是在手機ROM上作類似360的捆綁策略,而且是簡單平移PC應用,而經過幾年的發展,這些互聯網廠商的移動應用已經深入嵌入了移動互聯網基因,再次聯姻,用戶體驗將真正好起來。

    而且不再是簡單OEM,不是壟斷,而是生態式融入,是更適配。如樂視手機更適配樂視的視頻服務一樣,小米手機和它的ROM也將為它的智能家居設備們,留下更多升級空間,而且用戶無需等待,君不見,就是個小米手環,適配IOS,也比小米手機,晚了好幾個月嗎?

    比其他手機用戶更早的體驗到心儀的服務,這就是體驗,也是賣點,特別是在各種同品牌智能硬件之間,而這也是大布局、真正用戶不會反感的差異化而已。【責任編輯/梁浩】

    本文為張書樂供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稿件。原文刊載于《計算機應用文摘》2015年5月上旬刊。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新的戰火已重燃,在手機ROM的升級版之上,看入局的小米、百度、騰訊和360如何廝殺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