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只因玩家心中都有一個英雄夢 所以“吃雞大火”

    【IT時代網編者按】如果說2017年最火爆的詞匯,或許是“大吉大利、晚上吃雞”?;旧厦恳粋€人的朋友圈里,都能看到這句話的蹤影。


    如果說2017年最火熱的游戲,可能就要分上下集了。上半年是手機游戲《王者榮耀》,這還只主要是在中國火爆,而在下半年則是《絕地求生:大逃殺》,而它實實在在是世界級的爆款。

    前述“大吉大利、晚上吃雞”一詞恰恰出身于這款《絕地求生:大逃殺》,誰能在游戲中獲得最后的勝利,屏幕上就會顯示出上述字眼,以至于很多玩家都親切的將其稱之為吃雞游戲,而把自己成為吃雞群眾。

    如果拿到平底鍋,你一定紅太狼附體了

    吃雞游戲的火爆程度,可用火箭式攀升來概括:

    9月5日,這款游戲銷量突破千萬,而2個月前,它還在為500萬銷量彈冠相慶;9月中旬,該游戲玩家實時在線人數突破130萬,剛剛擊敗《Dota2》成為Steam史上實時在線人數最高的游戲,10月初的實時在線人數數據卻已然飆升到160萬,銷量也飛上了1300萬的新高峰……

    為什么這么火?別真的以為是游戲直播把它給捧紅了,盡管這款游戲的創意總監總是在人前人后如此去說,并對各路直播網紅們指名道謝。

    先簡敘下這個游戲的模式:每一局游戲將有100名玩家參與,他們將被投放在絕地島的上空,游戲開始跳傘時所有人都一無所有。玩家需要在島上收集各種資源,對抗其他玩家,生存到最后。

    換言之,就是一個100人級別的《饑餓游戲》。當然,本身《饑餓游戲》的小說和電影,亦是脫胎于2000年那部由深作欣二導演、北野武出演的電影《大逃殺》。


    那部電影在國內的傳播度并不太高,但有一個頗為有趣的設定,即在叢林法則中,亦不盡然是簡單的弱肉強食,必須有更多的戲劇性因素融入,才會讓影片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甚至于在吃雞游戲里,我們能夠感受到濃濃的致敬之情,在劇中男主角七原秋也在大逃殺獲得的第一個武器——鍋蓋,而在游戲里被玩家們揶揄為第一神器的武器,則是一個紅太狼的平底鍋。

    別小看了這個揶揄,在游戲中的平底鍋可是具有防彈功能的,不僅可以多找一些,掛滿全身變成人形坦克,還可以拿在手上當球拍,揮舞著攔截飛舞的子彈。


    這可不是想告訴你這個游戲和喜羊羊有什么關聯,只是提示出游戲的一個要點,即武裝到牙齒也未必能最后吃到雞,而從頭到尾不殺一個人,或許運氣好就在游戲里活下來了。這本身也是電影《大逃殺》里的情節設定,只是少了一些哲學思辨,變成了簡單娛樂而已。

    無外乎,在游戲里,有大量的人在扮演“伏地魔”(趴在一切可以容身地點、不開一槍的玩家)。


    如果外行領導內行能成功,此處最好跨界

    一個世界級爆款的成功,必須有世界級的創新。倒是這個創新并不稀奇,就是跨界而已。

    但必須指出的是,吃雞游戲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外行領導內行研發出來的游戲。

    據媒體報道,《絕地求生》中的創意總監布倫丹·格林在4年前,還窮困潦倒、一事無成,僅靠做攝影師來獲取微薄收入,直到2015年,他因為之前獨立制作的一款簡易“大逃殺”游戲獲得外界關注,并以開發顧問的身份加入了《H1Z1:殺戮之王》的研發之中,并在游戲上線大獲成功后,才真正開啟了自己的“開掛”人生……

    但實際上呢,當他再一次和韓國游戲公司Bluehole合作時,依然問題多多。媒體曾這樣報道稱“布倫丹擁有天馬行空般的創意,雖然Bluehole擁有一支完善團隊,但對韓國人來說,實現布倫丹的想法依然不太容易。”

    說白了,布倫丹就是一個業余設計師,盡管他設計過一個簡陋的游戲,但在游戲業界依然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外行?!拔也恢酪巹t,所以我擁有更多的創意自由?!辈紓惖ぷ约旱倪@句話,其實并非成功之后的語錄背書,而是一種過來人的實在感悟。

    可外行領導內行,為何就成功了呢?僅僅因為布倫丹足夠天馬行空嗎?顯然不是,在大多數時候,外行給出的方案在內行看來,就是足夠天馬行空,以至于脫離實際。

    這其實也是布倫丹為何在兩個爆款級游戲中,扮演的是開發顧問或創意總監的原因所在。他提供的創意其實就是跨界,將電影《大逃殺》或《饑餓游戲》的劇情,在游戲中實現之。

    這是怎樣的一個場景,其實就是顛覆式的一種游戲設定。我們不妨在腦海中浮現一個對比畫面:在諸多大片中,我們往往會看到主角端著機槍掃射的英雄畫面,但如果沒有主角光環呢?這樣的英雄往往第一個倒下,而且被亂槍打成篩子,就如同《英雄本色》里主角光環失靈的小馬哥那樣。反之,《絕地求生》這個翻譯的最大特征,就在于“求生”二字,簡言之,在游戲中備受矚目的不再是過去那種蘭博型戰士,而是一個又一個保命專家。

    對,在過去的大多數游戲,從30年前的《魂斗羅》到當下的《王者榮耀》,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推崇一種孤膽英雄的形象,而要成為孤膽英雄,所需要的是有足夠的游戲技術。

    你必須知道精確的走位和精準的射擊,才能在《魂斗羅》里一命通關;你必須用漫長的打怪升級和足夠多的偶然才能在《傳奇》中獲得一身極品裝備;你必須花費足夠多金錢和時間去《陰陽師》里抽取最稀有的式神等級卡牌SSR……

    為了獲得足夠的黏合度,游戲越來越追求用漫長的時間、超長的劇情和日積月累的金錢花費來實現登頂的可能,而且還僅僅是一種可能。

    更多的時候,花錢和花時間,也往往還只是扮演吃瓜群眾。于是,這就給了吃雞游戲一個機會。

    甚至于,《王者榮耀》的成功,也得益于此,即平均12分鐘一局的游戲,只和相近等級的人一起戰斗,每一局開始都是“凈身入戶”等,使得游戲變得更加公平。但它依然還是以游戲技巧的熟練程度為最關鍵決勝因素,而幾無亂拳打死老師傅的可能。

    這個可能留給了吃雞游戲,每一局都會有菜鳥將老司機一拳打翻的狀態。


    小人物也有春天,這叫做主角光環

    游戲之所以區別于影視劇或其他娛樂活動,最大的特征不僅僅是其代入感強大,更在于游戲有可能賦予每一個參與者主角光環。

    如前所述,《絕地求生》恰恰是更加強烈的將這種主角光環提升至了最大。過去只能在影視劇中感受到的這種存在,一旦有了現實中的宣泄口,也就具有了成為爆款的可能性。

    這即是作為一個游戲玩家+業余設計師,布倫丹所扮演的角色,他的創意和顧問,其實就是從一個玩家的角度給出足夠多的監督。

    此處還要注意一點,其實布倫丹作為一個玩家也頗為“外行”。倒不是說他對游戲的熱愛程度不足,只是據媒體報道,他本人在玩游戲的水平上確實頗為“菜鳥”,因此,他最初設計那塊簡陋的大逃殺游戲時,就是為了滿足在技術上足夠菜鳥的自己,能夠在游戲中不靠作弊也有可能籠罩上主角光環的“小目標”。

    當然,那個簡陋的首作,除了創造出一個游戲類型和讓布倫丹為外界所關注外,至今依然是一個賠錢貨,每個月布倫丹還要倒貼2千美元的服務器使用費。

    不過,歪打正著的是,在游戲玩家中,占九成的恰恰是各種只能扮演綠葉的非技術熟練型菜鳥玩家們。將《王者榮耀》《英雄聯盟》《魔獸爭霸》等技術要求極高的電競型網游留給數以萬計的職業選手,而數以億計的業余選手們,需要一個能偶爾獲得主角光環的虛擬世界。

    或許,這也是較之布倫丹的前作《H1Z1:殺戮之王》的在單局人數上限為150人,變成《絕地逃生》的100人的一個關鍵。并非服務器不能支持,而是1/150的光環中獎率,顯然比1/100的中獎率,難太多了。

    當然,100人的數量,除了可以有效保證老司機完全有機會被亂拳打死外,還能讓這個“晚上吃雞”的主角光環變得含金量滿滿,成為一個有可能實現的小概率事件。

    主角光環,其實就是游戲玩家一直追求但一直沒有全盤實現的一個夢想,而這一次《絕地逃生》挖掘到了痛點,也為自己贏得了指數級增長和億級用戶。下一次,誰又能發現用戶求之不得的小小痛點呢?【責任編輯/衛安】

    (原標題:絕地求生大熱!只因每個吃雞群眾心中都有主角光環)

    來源:創事記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尋路中國好游戲:為什么中國做不出3A大作?
    人臉識別專治孩子冒充家長玩游戲 騰訊這波操作可以
    “陪陪”月入過萬、平臺靠抽傭賺錢,游戲陪玩是一門好生意嗎?
    瑞幸咖啡倒下的多米諾 這次要砸到福田汽車了?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