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在線教育,一場被虛構和夸大的熱潮?

    教培行業“最嚴”整改風波還在持續,監管第一次開出了250萬元的頂格罰款。

    5月10日,北京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作業幫、猿輔導分別處以250萬元頂格罰款,兩家頭部在線教培企業均被指存在虛假商業宣傳、誘騙消費者交易等行為。

    自疫情這一“黑天鵝”來臨后,本已陷入瓶頸期的在線教育行業,因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優勢被推向風口,在過去的2020年,頭部機構的融資額創新高,燒錢大戰也以更激烈的方式進行。

    尤其是作業幫與猿輔導近兩年備受資本青睞,融資都達到了百億規模,而在寒暑假展開的補貼戰、價格戰,在各大衛視、綜藝節目的廣告戰,也變得更為火熱。

    從虛假宣傳、價格違規,到名師資質、課程質量存疑,在線教育行業逐漸轉向惡性競爭。而頭部玩家的市占率遲遲未達到壟斷,這場戰爭也沒有停止的跡象。

    直到如今突然被監管叫停,這些玩家們“賴以生存”的惡性競爭手段也不得不停止。

    來自監管的嚴厲整頓早有到來的跡象。在2021年3月北京對教培行業的整改風波之初,便已關注到線上監管標準與線下對齊的問題。

    4月23日,北京教委印發《關于近期檢查學科類校外線上培訓機構發現問題的通報》,針對“明顯低于成本價格售賣課程”、“違規提前招生收費”等問題,點名學而思網校、高途課堂、網易有道精品課、猿輔導四家在線教培機構,責令立即停止違規行為,并對部分企業罰款50萬元。

    就在幾天前,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剛剛約談了8家頭部在線教育公司,要求規范教育廣告等營銷行為,防止野蠻生長,加強行業自律。

    隨著在線教育行業的強監管時代到來,被資本吹起的巨大泡沫也將被戳破。

    虛假宣傳、虛構價格,

    在線教育亂象叢生

    在線教育的快速擴張,曾聚焦在燒錢大戰上,隨著監管重拳落下,也揭開了頭部機構虛假宣傳、價格違規等亂象叢生的局面。

    根據最新的通報,作業幫和猿輔導,這兩家去年融資額最高、也最受關注的在線教育機構,存在虛假宣傳的行為。

    作業幫在網站上謊稱“與聯合國合作”、引用不真實的用戶評價,猿輔導則在其網站謊稱“您的4名好友已搶購成功……點我搶報”,來刺激消費。

    這種虛假宣傳不僅僅停留在自家官網上,近兩年,為了加速“圈地”,在線教育機構瘋狂投放廣告,這些廣告有些也是極其不真實的。

    據QuestMobile統計,2020年6至8月間,猿輔導系產品(包括猿輔導App、猿題庫App和小猿搜題App)在主要應用平臺廣告投放超過15億元,作業幫系產品(作業幫App和作業幫直播課App)投放10億元上下。

    人們幾乎被在線教育的廣告全面包圍,但翻車事件也隨之發生。

    2021年1月,猿輔導、作業幫、高途課堂和清北網校四家在線教育的廣告嚴重“撞車”。

    四個廣告中的老師均由同一位演員出演,但對其的介紹截然不同,有的是“教了一輩子數學”,有的又說是“干了40年英語老師”。“假名師”一時引爆輿論。

    虛假廣告也是此次監管重罰的關鍵。根據相關通報,猿輔導、作業幫兩家所涉虛假商業宣傳行為觸犯《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頂格罰款為200萬元;而誘導交易行為則涉及《價格法》第十四條,頂格罰款為50萬元,此前高途課堂等在線教育機構的罰單也來自于此。

    此外,被虛假廣告吸引而來的消費者,在下單時也可能被虛假的劃線價誤導。

    此前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曾公示,“跟誰學應用程序”、“學而思網校官方旗艦店”、“新東方在線官方網站”、“高思教育APP、小程序”四家機構都存在價格違法行為。

    四家機構通過“¥11998元,聯報優惠¥3880元”、“原價¥1770,¥214”等宣傳吸引消費者交易,但這些高額原價實際上是虛構的、未發生實際交易的價格,等于通過虛假宣傳、誘騙消費者下單。

    如今作業幫、猿輔導亦被監管通報,存在相似的問題。在它們的官網、App或是天貓旗艦店等線上銷售渠道中,相關課程也未以標示的劃線價進行過交易。

    這場監管風波到來之時,在線教育機構已經準備好爭奪暑期市場、發起第一波攻勢。通過虛假廣告、虛假劃線價這些灰色手段,誤導學生報名繳費,機構可以換來用戶、營收的增長。

    可能如往常一樣,在無數的虛構和夸大之下,頭部機構將又一次賺得盆滿缽滿,但如今一系列強監管政策出臺,揭開了它們的另一面,也給它們未來生存發展增加了變數。

    擠去泡沫后,

    在線教育機構有多少真本事?

    在線教育行業,以教研和教學,再輔以通過廣告、明星代言或者免費試課的方式吸引家長。

    在監管的通報中,也透露出在線教育機構的另一層問題,在教師資源、課程質量等關鍵點,還沒有玩家建立起壁壘。

    作業幫和猿輔導都存在虛構教師任教經歷的行為。在包括兩家機構在內的多家在線教育APP上,對名師的介紹十分含糊,有的公布了教師資格編號,但另一部分則只顯示“已通過教師資格證考試”,甚至部分老師的介紹中,沒有顯示是否獲得教師資格。

    與此對應的是,猿輔導和作業幫都在官網聲稱,嚴格選擇經驗豐富的老師,猿輔導甚至提到“錄取率僅為1%”。盡管機構公布了教師資格編號、豐厚的履歷,但家長也沒有官方的查偽途徑。

    亂象的產生,與部分在線機構的模式有關,通過招聘還未正式拿到教師資格證的“老師”或是大學應屆生,甚至啟用兼職老師,再通過短期培訓快速上崗,盡管這些老師的教學質量和穩定性都無法保證,但在線教育機構可以借此快速擴張。

    這也意味著,教師資質良莠不齊的情況下,部分在線機構還會頻繁更換老師,這更影響了學生的上課體驗。

    此前由于線上教培教師出現無證上崗等行業亂象,2020年2月,北京市教委下發通知,要求在線教育機構核查在職教師信息,確保學科類教師具備教師資格。2月15日之前,所有無教師資質人員的在售課程全部下架。

    此后許多機構進行了整改,但這次強監管風波下,人們發現許多頭部機構的教師依然沒有教師資格證。

    在線教育行業也出現了荒謬的一幕。據懂懂筆記報道,一些線上補課班全程看不到老師的臉,只有PPT出現在畫面中,而且老師的聲音是經過變音器處理過的,也聽不出原本的嗓音特質。顯然,這是機構規避舉報和投訴的手段。

    不過,這也是暫時的手段,監管風波中在線教育行業必定要擠走泡沫。

    教師資源之外,目前在線教育機構的另一核心能力——課程體系也遭受了許多質疑。

    廣告戰、價格戰背后,是在線教育機構趨于同質化的教學產品,尤為突出的便是低價體驗課模式。

    2020年年底的寒假,相較于常見的“49元課”“9元課”等低價課,在線教育機構還推出了多個課程打包、但價格也極低的套餐。比如猿輔導推出的的“30元24課時雙科特訓班”、學而思網校的“20元20課時語數雙科特訓班”、作業幫的“語數雙科49元課程”、跟誰學的“高途課堂數英雙科18元30課時”等。

    低價課大多是在線教育機構用于引流的營銷手段,內容質量良莠不齊,存在課程不成體系、關鍵知識點沒有深入等問題,而當消費者感知到低價課的問題時,便會購買價格不菲的正價課。

    目前低價獲客已經被判定為違規。相關通報提到,猿輔導、高途課堂、網易有道精品課三家機構存在明顯低于成本價格售賣課程的現象,被責令停止。

    低價課有望整改,而正價課也存在諸多問題。

    中消協發布的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中提到,“學而思”網校存在低俗視頻、教唆早戀等突出問題;在線英語學習機構“阿卡索外教網”被曝外教教學質量差,遲到、玩手機等現象屢見不鮮;“噠噠英語”被指擅自修改課程屬性,主修課縮水變身口語課。

    另外,一直以來,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家長都會選擇1對1課程,但近些年在線教育機構為了保證用戶擴科、續班率提高,逐漸向“大班課+小班課+1對1”的課程體系轉型。

    同時,由于1對1模式流量成本過高,實現規模化盈利困難,部分機構放棄了這一模式。早在2019年1月,猿輔導便關閉了1對1業務并聚焦于班課業務。

    由此出現的亂象是,為了誘導家長消費,部分在線教育機構顯示“1對1”的在線教育課程,許多其實是一位老師對一個班級。例如市場監管總局通報中提到的猿輔導在其網站宣傳的“1對1”課程,便被判定為屬于實施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行為。

    可以預見,在往后的自查和監管下,在線教育行業將擠去泡沫,頭部玩家的真正價值也將一步步揭曉。

    風暴之后,在線教育何去何從?

    在強監管來臨之前,在線教育頭部企業還沒燒出一個未來。

    據中科院發布的報告數據,2020年年暑期前后猿輔導、好未來、作業幫等在線教育平臺正價課用戶數共計1216.57萬人。另據教育部同期公布數據,K12在校學生共計19383萬人。

    這幾家頭部機構的正價課用戶數除以K12在校學生總數,可得出它們的市占率之和僅為6.38%。

    K12這一廣闊的市場,還未有玩家可以拿下,而另一邊,玩家提高收益、實現盈利的核心指標——獲客成本、轉化率和續費率也岌岌可危。

    據阿爾法工程研究院的數據分析,一位K12正價課付費學員的獲客成本已經超過了3000元,而帶來的平均毛利僅有2300元。

    另外,近些年不少“K12們”推出的暑期低價課程價格均不超過100元,這其中分給銷售人員的分成占到三分之一左右。

    獲客成本高企的情況下,在線機構一旦沒能形成優質師資、教研資源,提供優質的服務,便會陷入轉化率和續費率低下、只能燒錢買流量的惡性循環。而目前在線教育機構的師資、課程、教研等能力趨于同質化,很難將其推向盈利。

    目前來看,少有在線教育機構在這場監管風波中幸免于難。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曾對媒體提到:“不能把在線教育當做一門純粹的生意來做,尤其不應該把它作為一個互聯網業務來做。因為教育的本質是教學質量和教學產品,關注的是人,光靠營銷和投入,光靠講故事是不會成功的。”

    但諷刺的是,當燒錢大戰打起來時,新東方在線并沒有缺席,甚至也因為惡性競爭被監管點名。

    同樣作為老牌教育機構的好未來,曾在對待在線課程業務時十分謹慎,但在硝煙四起時,也最終加入了燒錢的隊列。2016財年到2020財年,好未來營銷費用由0.74億美元一路增加至8.53億美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由11.87%增加至26.05%。

    當下,在線教育行業迎來了最嚴厲的監管,250萬是有史以來監管對頭部機構最高的處罰。

    風聲的改變,讓在線教育行業將不得不暫緩步伐,機構迎來更深入、全面地自查。

    目前在線教育機構無法夸大宣傳,比如猿輔導官網“原價XXX,促銷價XXX”的促銷活動銷售頁面,已無“原價XXX”字樣,這勢必會影響獲客的速度。

    同時,今年在線教育機構的廣告投放也可能將減少。監管壓力下廣告渠道縮減,意味著在線教育機構的營銷效率減慢。在不投入更多營銷成本的情況下,機構銷售數據也可能大規模縮減。

    在線教育機構的擴張模式也不得不發生改變。

    低價模式、價格戰等惡性競爭可能將改變的情況下,線下獲客成為了部分在線教育企業的新出路。

    據教育媒體多知網報道,猿輔導正在著手建立一個有1000多人的地推團隊;作業幫將地面獲客作為了重點渠道之一,且從去年就開始尋求收購地面機構;網易有道已在杭州和寧波二城設立線下體驗中心,并計劃新開30余家線下體驗中心。

    在線上市場,教育機構依然要爭奪主導權,但行業將回歸本質,只有獲客成本低、高留存轉化的企業才能獲得長久發展,這讓企業不得不將師資、教育產品、服務質量的精細化作為重點,而這種趨勢,也將幫助教培行業優勝劣汰。【責任編輯/林羽】

    來源:連線Insight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在線教育,一場被虛構和夸大的熱潮?
    市場監管部門對“作業幫”“猿輔導”分別處以250萬元頂格罰款
    學而思猿輔導等下架學前課程 教育監管逐步落地
    50萬!跟誰學、學而思等四家校外教育培訓機構被頂格處罰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