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平臺的用戶中超過八成游戲時長下降、因拒絕或未通過驗證的賬號中90.5%在登錄環節即被納入防沉迷監管、每天1784萬個未成年賬號因登錄時長“超標”被“踢”下線……騰訊游戲近日介紹了防沉迷措施多項最新數據。在國家相關部門規定越發清晰、企業不斷推進相應舉措的背景下,游戲防沉迷最新進程是什么、還面臨哪些難點、家長學校該如何發力以更好促進未成年人成長?
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的《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所有網絡游戲用戶均需使用有效身份證信息進行游戲注冊,對于實名的未成年人,平時每天游戲時間不能超過1.5個小時。
據介紹,早在2017年,騰訊就打造了簡單易用的工具成長守護平臺,該平臺可對孩子游戲時間和游戲消費的提醒、查詢和設置,并在微信、QQ直接搜索使用,實現一站式管理。“這是騰訊公司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說是最重要的決定之一。” 騰訊高級副總裁馬曉軼說道。
目前該平臺已經上線4周年,服務用戶超過3000萬,綁定平臺的用戶中82%游戲時長下降。2019年網易推出“家長關愛平臺”、米哈游推出“成長關愛平臺”,也為家長監督孩子的游戲行為提供助力。
到2019年年底,騰訊已落實全部實名信息注冊準入制,并與公安數據平臺驗證,杜撰虛假身份證號將無法通過注冊。目前詳細的限制措施已在騰訊超過210款游戲中落地,近一個月每天有1784萬未成年帳號因登錄時長超1.5小時被系統強制“踢”下線。
2020年,騰訊在全球游戲行業中率先升級“人臉識別”策略,在對實名未成年人進行嚴格的”限玩、限充、宵禁“基礎上,針對“孩子冒用家長信息繞過游戲防沉迷限制”的問題,對實名為成年人,但疑似未成年人在使用的帳號加強甄別,其中拒絕或未通過人臉識別驗證的用戶,登錄環節將直接被納入防沉迷監管,支付環節則無法繼續充值。
截至2月24日,針對疑似未成年用戶的人臉識別驗證已應用于騰訊旗下超過100款移動游戲產品,近一個月內平均每天有724萬個帳號在登錄環節,6萬個帳號在支付環節觸發人臉識別驗證。其中因拒絕或未通過驗證,登錄環節有約90.5%的帳號被納入防沉迷監管,支付環節80.0%被攔截了充值行為。
在一系列措施,甚至是人臉識別這樣前沿技術的“加持”下,防沉迷效果顯著,但未成年保護工作仍任重道遠。比如人臉識別技術受到不少爭議,對于游戲中數量更龐大的成年用戶群體,個人隱私成為了許多人擔心的問題。
技術并非萬能藥。在許多案例中,人臉識別措施上線之后,有的家長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孩子“忽悠”幫助通過驗證,或者直接與孩子共用手機和游戲帳號,這成為防沉迷工作中的難點。專家認為,游戲防沉迷不應也不能只期待依靠技術來解決,在相關部門規定越來越清晰、企業不斷上線各種新措施的背景下,家庭、學校等社會各方都應該參與進來,共同呵護未成年人的成長。
北京師范大學曾做過一次大型家庭教育調查,調研結果顯示,中小學生最需要的是“溫暖的家”。有溫暖的家,孩子就不容易沉迷網絡。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所長邊玉芳介紹:“通過大數據調研,發現親子關系每增加10%,孩子的校園歸屬感可以增加約8%,網絡成癮問題可以降低約7%。”
“提升未成年人的網絡素養,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共同努力,緊密聯動。”全國政協常委、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認為,父母的網絡素養對未成年人的網絡素養培養至關重要。“應當將家庭納入網絡素養教育體系,首先讓父母懂網,學習如何在網絡問題上與孩子建立開放友好的溝通。比如,家長可以和孩子協商建立網絡使用規則,約定每天的手機使用時長,幫助孩子培養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朱永新說道。【責任編輯/古飛燕】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