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2020年,采取有力防疫措施的中國有望成為全球唯一實現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5日舉行的主題為“疫情下世界·危局與變局”的2021環球時報年會夜話環節中,國內多位經濟學家預測,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有機會達2%,明年則可能出現超過8%的強勁反彈。
在當日以“預測2021年的中國”為主題的夜話中,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表示,在當前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大背景下,考慮到“雙11”這樣的網購節展示出的消費數據,今年中國四季度經濟增長有望超過6%,全年增長可能在2%-2.2%之間。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實現GDP722786億元,同比增長0.7%,實現由負轉正,其中季度增長4.9%。
曹和平分析稱,一般認為,一個外部性沖擊對GDP的損害達90天的時候,就永久性傷害了需求或者消費者預期。武漢1月23日開始封城,3月10日全部方艙醫院休艙,證明當時武漢的病例收容能力已經大于新增病例數量,疫情得到控制,而這段時間還沒達到90天,消費者預期依然存在。此后雖然黑龍江、吉林、北京、大連等地也出現疫情反彈,但也都得到迅速、有效的控制。“中國來自需求導向、創新驅動的動力沒有消失,迄今為止的出口表現也不錯,在這些要素推動下,我認為中國經濟明年能實現8.4%的增長。”
曹和平認為,自今年3月以來,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連續9個月高于50%的臨界點,11月非制造業PMI達56.4%,這顯示出第三方平臺和數字經濟支持的高端服務業和高端數字消費增長很快。此外,中國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人員89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99.8%。在這些條件下,中國經濟有潛力在2021年實現8.4%的成長。
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前駐舊金山、紐約總領館經濟商務參贊何偉文也在論壇中發言預測,中國今年四季度經濟增長可能達5.5%至6%,全年可達2%。何偉文提到,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預測,中國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率分別為1.9%和8.2%,平均每年超過5%。IMF同時還預測認為,2021年全球經濟比2019年略高出 0.6%。“不應該小看中國對全球經濟的貢獻,如果沒有中國,世界經濟可能在兩年內出現下降。”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當日也表示,他對于明年中國經濟抱有良好預期,有機會出現8%的增長率。【責任編輯/安寧】
來源:環球時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