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鴻蒙“備胎扶正”,華為背水一戰

    鴻蒙難過生態關。

    “沒有人能夠熄滅滿天星光,每一位開發者,都是華為要匯聚的星星之火”,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演講結束時說,在當前華為遭遇的境遇下,這番話似乎別有深意。

    9月10日,華為舉辦開發者大會,6位華為高管輪番演講,原本計劃兩個小時的演講時間,硬是延長了一個小時,而在此期間,華為陸續公布了鴻蒙2.0、HMS Core 5.0版本、EMUI 11 等重磅內容。

    從去年5月開始,華為被美國政府列入實體清單后,其終端業務受到嚴重打擊。雖然,當前華為手機市場份額排名全球第一,但在歐洲等海外核心市場,其份額已經持續下降。

    9月15日后,華為旗艦芯片的麒麟9000也將無法生產,而目前在芯片上華為還沒有想到更好的解決辦法,只能眼睜睜看著1000萬片備貨芯片用盡,旗艦手機無法量產。

    美國不僅在芯片方面制裁華為,還在操作系統上對華為做出諸多限制。華為正是在芯片與操作系統均受到限制后,不得已啟動“備胎計劃”,海思芯片、鴻蒙系統等“備胎”提前“轉正”,成為華為重要戰略產品。

    如今,鴻蒙2.0的發布,華為也透露明年華為手機將全面升級支持鴻蒙系統,但在Android和iOS系統幾乎占據所有市場份額的情況下,鴻蒙突圍之路注定艱難。

    “我們看到全球開放生態中有很多選擇,開發者也問我為什么其開放的應用已經在iOS和谷歌發布了,還要重新開發基于華為鴻蒙生態的應用?華為能給開發者哪些獨特價值?”華為消費者業務全球生態發展部總裁汪嚴旻說。

    他表示,經過這一年的獨立發展,華為可以給開發者提供一個值得信賴的公平開放的移動生態系統。

    的確,華為已經遭遇眾多不公平和不開放,但其要想在當下的格局,建立起屬于華為的生態,并沒有那么容易。但是,華為也只能背水一戰,否則處境將更加險峻。

    華為狂補漏洞

    沒有過多寒暄,余承東開場就講起了華為消費者業務的近況。

    他表示,今年上半年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全球發貨量 1.05 億,消費者業務銷售收入 2558 億元。

    在經歷過多輪制裁后,華為能夠保持增長,得益于國內市場份額的提升。余承東表示,最近月份華為國內市場份額已經超過51%。

    雖然華為仍然保持不錯的發展態勢,但顯然今年還想保持高增速,華為必將面臨更多困難。“去年美國制裁后,華為加大力度發展應用生態”,余承東直言不諱。

    此次華為開發者大會,華為推出了鴻蒙2.0,并正式面向應用開發者發布了大屏、手表、車機的測試版本,并將在今年12月發布針對手機的測試版本,明年華為智能手機將全面升級支持鴻蒙2.0。

    從去年鴻蒙1.0發布以來,市場就一直對鴻蒙系統手機抱有期待,因為這是華為獨立自主的重要里程碑。

    此次發布會之前,余承東還透露了鴻蒙OS的狀態,“我們已經開始構建自己的生態,把生態干起來,鴻蒙OS系統已經投入上億,體驗一直在改善,現在能達到安卓70%-80%的水平,每天每周每個月都在改進。”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還會將鴻蒙2.0的核心技術和軟硬件能力全面開放給開發者和生態合作伙伴,其中包括AI能力、分布式能力、通訊能力等,方便開發者開放出更有競爭力的應用。

    與此同時,華為為了推動鴻蒙系統,還會向合作伙伴共享華為全球網絡和渠道,包括華為覆蓋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銷售服務組織,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生態運營組織,以及10多個華為自有應用分發體系。

    可以說,華為在不惜一切代價吸引全球開發者,這也是鴻蒙系統想要打開局面的必經之路。只有操作系統內聚集足夠多的開發者,用戶才能有足夠多的應用程序可以使用,鴻蒙系統才有可能獲得發展。

    此次,華為也將HMS Core 升級到了 5.0 版本,并且全面開放了7大領域,其中有圖形領域、AI領域、媒體領域、安全領域等。

    HMS意思為HUAWEI Mobile Services(華為移動服務),這是華為用來替代谷歌GMS服務的自有服務框架。

    如今,經過一年發展,HMS Core也已經集成了56 項 Kits 能力,可為開發者提供12981個場景化API。

    根據華為公布數據顯示,HMS全球活躍用戶已經超過7億,覆蓋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華為應用商店全球月活用戶超過4.6億,下載次數超過2610億,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應用商店。

    “今天,我們的手機分兩種,一種是GMS手機,另一種是HMS手機。大家都知道,以前我們海外裝谷歌軟件,現在支持HMS的手機越來越受海外消費者喜愛”,華為消費者業務云服務總裁張平安說。

    自從去年谷歌限制華為使用其GMS服務后,華為只能加快自研HMS服務,而日后其與鴻蒙系統的配合,或將進一步加大華為在海外市場的自由度。

    “由于谷歌 GMS Android 系統的斷供,以華為手機為主的消費者業務的確存在漏洞”,余承東曾表示。

    現在,華為正在努力補足自身漏洞,而這些漏洞的補足程度,或將影響今后華為海外市場的拓展情況。

    鴻蒙“備胎扶正”,難破安卓生態

    這次,鴻蒙OS擴大了自己的生態圈,將其應用在大屏、手表、車機等產品,但手機產品最快要等到2021年才有可能用上鴻蒙OS。

    “現在,華為還不敢推出鴻蒙系統手機,因為手機除了操作系統,還需要豐富的應用程序為用戶提供服務,目前鴻蒙沒有建立起自己的生態體系”,一位通信行業分析師馬誠向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表示。

    也就是說,鴻蒙OS要想成為主流操作系統,關鍵需要解決的就是構建屬于自己的生態體系,但這實屬不易。

    圖源艾媒數據中心

    圖源艾媒數據中心

    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9年手機端Android操作系統市場份額達68.63%,而同期iOS操作系統的市場份額為30.99%。從總量來看,2019年手機端Android與iOS操作系統占據了99.62%的市場份額。

    這意味著,鴻蒙作為全新的操作系統,不僅需要在全球市場份額幾乎被Android和iOS統治的情況下,闖出自己的市場空間,還需要保證其生態系統足夠完善,體驗足夠舒適,否則用戶還是會轉向Android或iOS系統。

    “Android與iOS系統也存在競爭,兩個系統在內存管理、調度策略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表現在手機上就是搭載安卓系統的手機用兩三年就會變得很卡,用戶只能換手機。鴻蒙在這些細節方面能否做得更好?現在我們還不知道?!瘪R誠說。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巨頭也曾開發過獨立的操作系統,比如三星的Tizen、微軟的Windows Phone、黑莓的BlackBerry OS等。盡管這些系統背后都站著足夠分量的企業,但最后都未能打破Android和iOS構筑的生態壁壘。

    從開發者角度來看,同樣開發一款應用程序,發布在Android或者iOS系統,如果運營得當,很快就可以形成規模并獲得營收,但目前鴻蒙OS裝機量不夠,開發的應用程序沒有用戶使用,也就很難獲得營收。

    華為其實早就想到了構建應用軟件生態,其在2016年就發布了HMS2.0,不過只有賬號、支付和推送三個基本功能。

    如今,HMS已經發展到5.0版本,全球注冊開發者達到180萬,全球集成HMS Core的應用數量超過9.6萬,活躍用戶達到4.9億。

    此前,華為被禁用谷歌GMS(谷歌移動服務),這讓其失去了大批海外市場用戶,華為推出HMS服務,正是為了代替谷歌GMS服務。

    “現在,我們在沒有谷歌GMS服務的情況下,實現了基本可用”,汪嚴旻在演講中說。

    與此同時,華為還推出了耀星計劃,拿出10億美元吸引更多的開發者為HMS生態開發應用。

    汪嚴旻表示,耀星計劃已累計激勵超過1萬個應用,今年還會舉辦更多專項激勵計劃。

    “說實話,10億美金在這么大的生態體系內,也是杯水車薪,目前與Android、iOS的生態價值不能比”,馬誠說。

    馬誠同時表示,Android、iOS誕生的時候,正是功能機轉向智能機的時候,當時雖然諾基亞的塞班系統稱霸市場,但Android、iOS看到了時代轉換的機遇,因此得以快速發展。

    “現在Android和iOS系統已經很成熟了,生態也很健全了,憑空再推一個新系統,就像是十年前挑戰塞班系統,但如今沒有時代機遇了?!瘪R誠對鴻蒙前景并不樂觀。

    當然,鴻蒙也有其后發優勢,華為沒有想成為第二個Android,鴻蒙系統推出時就以物聯設備端為主,想要實現全場景智慧生態。

    然而,當下物聯網發展并沒有那么迅速,雖然華為在2020開發者大會上表示已與美的、九陽等家電廠商合作,但現實是當前市場主流銷售的還是傳統家電。

    “如果物聯網發展不起來,那么鴻蒙系統就是無源之水,也就是說還需要時間等待”,馬誠表示。

    華為的背水一戰

    美國對華為的制裁還在繼續。

    8月17日,美國商務部公布針對華為的新一輪制裁措施,這已經是美國對華為的第三輪制裁。

    此次制裁措施,重點限制了美國以外企業用美國軟件設計的芯片,同時還將38家華為下屬企業加入了實體清單,主要涉及華為云。至此,已經有152家華為關聯企業被納入黑名單。

    毫無疑問,美國的制裁措施對華為及其供應商造成了重大打擊。

    據路透社報道,近期三星與LG Display由于美國限制,將從9月15日限制措施生效之日起,停止向華為供應高端智能手機面板。

    9月15日,也是美國對華為芯片供應禁令生效的日期。這天之后,臺積電、英特爾、高通等大廠,將無法繼續為華為供應相關產品。

    受此影響,余承東在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以下簡稱百人會峰會)表示,“由于美國制裁,芯片沒辦法生產,目前都處于缺貨階段。這可能是麒麟高端芯片的絕版,最后一代”。

    “對于華為來說,目前操作系統還可以用安卓,再不濟也有鴻蒙備用。但芯片如果用完,真是沒有任何辦法,這不是短期內砸錢、砸人就能做出來的東西”,馬誠向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分析說。

    他表示,芯片需要通過設計、制造、封裝等一系列操作后才能形成,目前所有的核心技術都不在國內,要想完全國產化,需要10年、甚至20年磨一劍。

    “華為在芯片設計領域開拓了十幾年,從嚴重落后、到有點落后、到趕上來、再到領先,研發投入巨大,過程也很艱難。但是在芯片制造這樣的重資產領域,華為并沒有參與”,余承東曾在百人會峰會上直言。

    在今天華為開發者大會上,余承東也袒露最近芯片非常缺貨,在此情況下,影響了華為終端業務的增長。

    與此同時,在2019年實體清單事件后,華為也無法使用谷歌的安卓GMS服務,這讓其海外市場遭受到重創。

    原先歐洲是華為的核心市場,但因為華為被禁止使用安卓GMS服務,直接導致其歐洲市場份額迅速下降。

    2020Q2歐洲智能手機市場情況,圖源Canalys

    2020Q2歐洲智能手機市場情況,圖源Canalys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 Canalys 公布的歐洲市場第二季度的智能手機市場報告顯示,當季度華為市場份額同比下降17%,僅占有17%,排名第四。

    國內一家手機廠商的海外市場員工向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表示,今年公司重點開拓的海外市場就是歐洲,目標就是吃下華為丟失的市場份額。

    為了奪回歐洲市場,華為正在通過各種方式挽回損失的市場份額。

    此次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全球生態發展部總裁汪嚴旻表示,“未來華為會開放三個生態合作實驗室,由于歐洲是生態高地,所以第一期三個實驗室將全部放在歐洲?!?/p>

    在多重壓力下,華為不得不背水一戰,也只有全力奮戰,華為才有可能抓住一絲機遇,否則只能任人宰割?!矩熑尉庉?周末】

    (應受訪者要求,馬誠為化名)

    來源:Tech星球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華為首款鴻蒙手機或明年正式推出:定位中低端 不對處理器做過多要求
    鴻蒙“備胎扶正”,華為背水一戰
    華為王成錄:美的、九陽將很快發布搭載鴻蒙系統的家電產品
    鴻蒙OS2.0發布:12月推出手機版本,明年華為手機全面支持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