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銳觀察】最近有媒體曝出京東小二主動要求商家刷單的聊天截圖,在這份聊天截圖中,京東工作人員明示商家需要配合京東進行刷單,而京東工作人員也表示,商家在刷到一定額度后便會得到京東相關的資源傾斜。隨后,京東方面回應稱會對此事進行徹查。
看到這條報道之后,我去網上查了點資料,結果被我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
在百度上搜索“京東 刷單”關鍵詞,你就會發(fā)現(xiàn),有大量關于京東刷單教程、京東刷單聯(lián)系方式等相關內容。而在QQ上,同樣搜這個關鍵詞,你會發(fā)現(xiàn)有大量的組織給京東商戶刷單的QQ群,而且這些群的人數都不少。
從能找到的公開信息推測,專業(yè)提供京東刷單服務的個人或者機構至少有幾百家,單個京東刷單服務商的月營業(yè)額幾萬數十萬不等。而從商家方面看,在刷單方面的投入不低,我看到的一個商家,僅僅在3月30號、31號和4月1號這三天中,就花費了超過25萬元進行刷單。三天刷幾十萬,如此大手筆投入刷單,不知道這是不是就是京東小二說的KA(重點客戶)。
從這些資料中,我們大概可以得出這個幾個結論:
1、大量的個人和機構提供京東刷單服務
2、京東刷單服務的需求不小(否則無法養(yǎng)活那么多做京東刷單的人)
3、京東刷單的金額不小,尤其是大客戶,每月投入幾萬乃至數十萬進行刷單
如此成規(guī)模的刷單,想想都覺得很可怕。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一個商品的歷史銷量和歷史評價是消費者判斷商品是否值得購買最重要的途徑,幾乎也是最客觀的途徑。因為在電子商務網站上,消費者要了解一款商品,無非就兩種途徑,一是看商品圖文介紹,二是看其他買家的評價。而商品的介紹、圖片、視頻都是商家自己放上去的,在不違法的情況下,商家想怎么美化就怎么美化,這對消費者的判斷作用不大,只有其他買家的真實評價才是最有可能反應商品真實情況的。但是商家通過刷單制造一些虛假的評價,就會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對商品的判斷出現(xiàn)失誤,從法律上講,這是對消費者知情權的踐踏。
京東作為一個平臺,私下要求商家刷單,說得嚴重一點兒,京東這是在坑消費者。
對于京東平臺上的商家來說,刷單會破壞公平競爭的環(huán)境。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是,一部分商家瘋狂刷單,京東方面給予資源傾斜,給好的展示位置、給更多流量,這部分商家會獲利,然后投入更多資金去刷更多單,京東給的資源更多。其他商家看到后,也來效仿,大家都去刷單,這樣就會造成一個畸形的后果。一方面,刷單的商家太多導致刷單的價格水漲船高,慢慢的大家就會陷入刷單賠死、不刷等死的囚徒困境。另一方面,老老實實做產品、做服務的優(yōu)質商家反而沒有賺到錢,生存空間被那些刷單的商家給擠掉了,這就是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
一個既損害消費者利益、又破壞平臺營商環(huán)境的惡劣行為,為什么會得到京東官方的許可甚至主動推動呢?
我只能點到為止。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京東有義務使股東的資產得到增值,換句話說,京東需要有一些成績能讓投資者相信它。投資者的期待在京東內部就會變成KPI,被層層分解到不同的人身上,尤其是一線的運營人員,壓力不小。而刷單這種事情,縱然有千萬種危害,但它可以幫助完成KPI、粉飾出漂亮的財報給投資者看,至于消費者利益、商家公平競爭、平臺營商環(huán)境嘛,管不了那么多了。
先是被大量用戶投訴泄露消費者信息問題、然后又傳出第三方承接大量被淘寶打掉的假貨商家、到現(xiàn)在主動要求商家刷單,京東已經開始從內部腐壞了,如果不嚴肅處理,這種畸形的生態(tài)恐怕會醞釀出更為嚴重的問題。
本文為陳海寧供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稿件,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chuàng)客100創(chuàng)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lián)網IT、傳媒知名企業(yè)和個人。創(chuàng)客100創(chuàng)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lián)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chuàng)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