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的危機還沒有過去。
6月22日,瑞信集團勝訴,將追回瑞幸3億債務,陸正耀旗下兩實體遭清算。陸正耀還沒有放棄,他正在進行最后的戰爭,他要將那些董事會的反對派清洗出局,將瑞幸的控制權抓在自己的手上。已經退隱瑞幸身后的陸正耀還能掌控多久?誰會成為瑞幸的新東家?
幾天前,瑞幸咖啡昭告天下要開股東特別大會,要解除董事陸正耀、黎輝、劉二海以及獨立董事邵紹鋒任命。瑞幸跑出了火箭一樣的速度,從誕生到現在遭遇中美監管層聯手調查,瑞幸一直在創造奇跡。18個月成功在美國上市,上市12個月收到強制退市警示。專案調查組進駐瑞幸期間,股東特別大會清洗董事們背后,一場赤裸裸的金錢游戲正在進行最后的廝殺。
陸正耀的人生經歷了大喜大悲,更經歷了親密無間到窮圖匕見。瑞幸的上市,令一直圍繞在陸正耀身邊的資本大佬們笑逐顏開,瑞幸的退市令大佬們眼前的財富灰飛煙滅。一切都源于渾水的一份做空報告,渾水指控瑞幸財務造假。
在美國做空那是家常便飯,當時中國正值疫情初期,瑞幸反擊說渾水指控沒有事實依據。期間,由邵紹鋒等三人組成的特別獨立委員會配合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對瑞幸2019年的財務進行調查。4月2日,瑞幸官方承認通過內部的獨立調查,發現2019年9個月內業績造假22億。緊接著,瑞幸咖啡5次熔斷,股價暴跌80%。
一個月內部調查期間,瑞幸咖啡的管理層跟股東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當安永的審計報告提交給瑞幸管理層,內部以及股東之間出現分歧。尤其是外部獨立董事支持將瑞幸財務造假公開,而作為股東代表的兩位董事黎輝、劉二海也被推到了風口浪尖,眼見著到手的銀子化成水,自然對陸正耀控制的管理團隊怒火中燒,外部股東代表董事自然跟獨立董事一起支持公開財務造假問題。
現在專案調查組正在深入調查瑞幸,陸正耀難以繼續公開掌控瑞幸,自然也不會將危急關頭站到對面的董事繼續留在董事會。安插自己人繼續掌控董事會成為陸正耀退居幕后的唯一選擇,跟陸正耀關系密切的奧睿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曾英、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副院長楊杰以獨立董事身份進入董事會。
陸正耀家族以及創始人錢治亞持有瑞幸股權超過49%,隨著國際投行強行平倉部分陸正耀家族抵押股權,陸正耀一旦失去董事會控制,將可能失去對瑞幸的控制權。在自己退出董事會的同時,將反對派一同清理出局,陸正耀才有機會繼續掌控瑞幸。遺憾的是,這一切可能都只是瑞幸最后的權力游戲。
瑞幸自爆財務造假后,高盛接受多家銀行委托,將陸正耀家族以及錢治亞抵押給銀行的股票進行強制平倉處理,盡管已經套現了2.1億美元,但是陸正耀的違約保證金債務高達5.18億,還有3億美元的債務缺口,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貸集團、巴克萊銀行、高盛等多家貸款方已經在英屬維爾京群島向陸正耀家族信托旗下實體公司提交了清盤申請。
這意味著陸正耀家族在瑞幸的股份已經成為銀行的囊中之物。問題的關鍵來了,銀行不可能接盤經營瑞幸,誰會成為瑞幸真正的接盤者?
4507家門店現在是瑞幸最大的資產,當然,這些門店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已經大面積出現虧損。目前,瑞幸在國內的最大競爭對手是星巴克,還有一個競爭者就是華聯集團、悅達集團旗下的COSTA咖啡,還有一家就是中石化的加油站系統咖啡。
星巴克會接盤瑞幸嗎?兩者在場景運營方面有著天壤之別,更重要的是星巴克會成為咖啡消費市場的壟斷者。中石化的加油站系統跟瑞幸的差別不言而喻。COSTA咖啡有著國資背景,無論是搶占市場,還是資金實力,都有可能成為接盤者,也能真正讓瑞幸成為星巴克的競爭者。當然,中糧集團、華潤集團曾經也有咖啡的夢想。
那么,華聯集團跟悅達集團的COSTA會接盤瑞幸嗎?COSTA是一個源自意大利的咖啡品牌,在國內很復雜,華東、華南、西南是跟江蘇的悅達集團合資,悅達集團持股49%。而華北是跟華聯集團合資,各占50%的股權。COSTA想接盤瑞幸,勢必會分區域接盤,財務、系統等等異常的復雜。
不過,在咖啡領域功敗垂成的中糧、華潤集團,瑞幸不失為他們咖啡布局的一個跳板,4500多家門店,只要注入運營資金就能立即跟星巴克抗衡,當然,也只有央企才有實力跟能力掌控全國布局的瑞幸。
瑞幸的財務已經“破產”,陸正耀還在努力讓夢想延續。唯一能給瑞幸夢想的,不是陸正耀,而是擁有品牌信譽、資金實力、資源優勢的國有企業,他們才能真正讓瑞幸起死回生。面對陸正耀的最后掙扎,也許,老百姓會說,唐僧轟走孫悟空,沒咒可念了。【責任編輯/李小可】
來源:德林社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