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羅永浩搭建了“牛博網”,迅速成為中國知識分子的大本營,啟蒙了一代人。
如今,“牛博網”已關閉,“公共知識分子”被污名化,輿論場難覓出挑的“意見領袖”。
把時間拉回到2010年1月9日下午,“牛博網”打不開的那一刻,中國知識分子們在十字路口相互告慰、道別,他們中的很多人不再以傳播公理與常識為己任,迅速奔赴人生的下一個戰場。
當晚,“牛博網”主力博主連岳在接受采訪時說:“網站關閉就關閉了,生活還得繼續,我將在網絡博客上繼續寫時事評論。”
可我們再也沒能見到他辛辣的時事評論,“情感專欄作家”是他面對公眾的身份?;蛟S撰寫必須具備冒犯性的時事評論對他來說本就是偶發的,他在接受另一家媒體的采訪時也表示:“如果我也有一份常規的工作,我也許不會這么做(抗爭)?!?/p>
如今,他找到了那份“常規的工作”,主業是帶貨,順帶給讀者答疑解惑、扮演心靈導師,這兩份工作他完成的都很好,是為數不多抓住時代紅利的知識分子。
最近他在一篇文章中表達對民主制度的鄙視、對方方的嘲諷,引發了網絡熱議,很多人說:連岳變了。
多么可笑啊,試圖從一個情感博主的文章中讀出反思與冒犯,這太可笑了。誤會有多深,批評就有多激烈。
連岳曾對羅永浩做出這樣的評價:
“在一個呆若木雞的社會里,人人都在猛做心算,看看利潤有多少,只能把機會讓給了坦誠的人。他還天真地相信好的東西就該大聲贊美,哪怕大家都以為那是一串會給自己帶來厄運的魔咒?!?/p>
這是一段極具“反預言”意義的評價。若干年后,信奉“奧地利經濟學派”的連岳猛做心算、計算利潤,精致利己,把錢搞得多多的同時,傳遞歲月靜好的理念。而被他祝福的羅永浩,似乎頻繁的被命運詛咒,“一串厄運的魔咒”。
這個時代,有的知識分子開悟早,有的知識分子開悟晚,但他們最終會在“帶貨”這個節點相會,說一聲:你來了啊。
李佳琦給高曉松涂上了口紅,許知遠在薇婭的直播間端坐,連岳是圖文帶貨的終極高手,羅永浩姍姍來遲,登上了直播電商的巨輪。
美國人施耐德在《希望的心理學》中提到一個概念:“心理死亡”。那些存在于心靈或靈魂中的東西叫做希望,它已經沒有了,或者像植物般冰冷。
“自食其力”成了知識分子唯一的目標,“難得糊涂”是至上的人生哲學。如果人生像果戈里《死魂靈》中那樣庸俗、淺薄、蠅營狗茍、鼠目寸光,也照樣可以覺得自己活得很滋潤,很幸福,那么再正視殘酷的社會現實,再發出一些雜音,簡直就是庸人自擾了。
2008年,《時尚先生》托連岳采訪老羅,連岳設計了一個問題:“如果知道以后的一千年,社會并不進步,你會怎么做?你還能保持快樂健康的心態?”
羅永浩的回答是:
“如果是全世界都不進步,那我就先賺出足夠的錢,然后在我的余生中不斷地移民,每次都換到一個稍好一些的國家去。選擇這樣做的前提是我的努力不會讓社會有任何進步,但這顯然不可能。”
一晃十二年過去了,連岳保持了健康樂觀,羅永浩沒有移民,也沒有賺到足夠的錢(反而欠了一屁股債),他每次都想讓世界變得美好一點,每次都會潦草離場,收獲嘲笑。
拋開技術化的演進浪潮,世界并沒有進步多少,反而有封閉、收窄的趨勢。
好在,啟蒙我們的人都“覺醒”了:什么他媽的改變世界,先賺它一筆大的。
2008年,年度時尚先生30人中,羅永浩和連岳在列。彼時,羅永浩的名頭是“牛博網CEO”,連岳的名頭是“公民專欄作家”。
2020年,我愿意稱呼他們為:帶貨網紅。
我們都應該去賺錢,這個道理本不需要十二年才明白,不是嗎?【責任編輯/額華】
來源:三表龍門陣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