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據英國《金融時報》消息報道,歐盟方面表示占主導地位的科技公司將不得不向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開放其海量數據,就像金融服務等其他行業已經采用的做法那樣。這一提議旨在打破亞馬遜(Amazon)和谷歌(Google)等巨擘的壟斷地位。
據一份“歐洲數據戰略”的文件顯示,歐盟可能將通過立法來迫使亞馬遜、谷歌等科技巨頭分享數據。
在歐盟發布的名為《數字塑造歐洲》的戰略規劃中,提出歐洲數據戰略的具體目標,歐盟計劃投入20億歐元建立云計算平臺聯盟,希望在2025年,將數據價值提升至8290億歐元,相關從業人員增加到1090萬人。而2018年兩項數據分別為3010億歐元和570萬人。
當地時間2月19日,法新社報道稱歐盟委員會公布了數字時代發展愿景與規劃,內容顯示,歐盟希望通過技術研發投入,建立規范統一的數字市場,從而獲得領先優勢。
歐盟“數據戰略”之后,巨頭數據迎來“監管時代”
據外媒報道,歐盟將對機器學習技術實行更多限制。路透社稱,歐盟方面將考慮引入規則加強監管,對公司數據訪問使用施加限制。
今年1月份,彭博社報道,在《人工智能白皮書》(草案)中,“歐盟數據保護規則原則禁止以識別特定自然人為目的處理生物數據,特殊條件除外。”
在歐盟最新的數據戰略中,數據主權和對數據的監管成為強調的重點,“歐洲必須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在尊重自己的規則下做出自己的選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對媒體表示。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毫無疑問,人工智能需要被監管,我希望歐盟在應對不可避免的緊張和權衡時,不要因為監管扼殺創新,對此,谷歌能夠為之提供專業知識、經驗和工具”。谷歌首席執行官桑德爾·皮查伊在一場演講中表示。
歐盟關于AI的立法、數據、隱私監管動作頻頻,將開啟AI技術發展,和個人數據搜集應用的“監管時代”。歐盟似乎在技術主導AI發展之外,積極探尋“立法”主導的數字產業發展路徑。
對此巨頭們也紛紛在監管細則出臺前,爭取利益最大化。近日,據路透社報道,谷歌計劃讓英國用戶賬號脫離歐盟嚴格的隱私監管政策,改用相對寬松的美國司法標準。
據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自英國脫歐以來,谷歌打算要求英國用戶重新確認新的服務條款信息,其中包括新的司法管轄區調整。
歐盟發力數據市場化,AI技術發展的歐洲特色
據悉,目前在全球范圍內的數據法案中,歐盟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最為嚴格,其中最大特點在于限制了企業對個人用戶數據的使用權。
在這一規則下,谷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在使用用戶個人數據前,必須先征得用戶的同意。
對此,德國資深法律顧問費希納在接受國際在線專訪時指出,“當前大家都希望個人隱私保護條例可以越來越嚴格。相信未來的幾年里,還將有更加嚴格的條例出臺。”
歐盟數據戰略的背后一方面是歐盟面臨中美科技巨頭的競爭,試圖通過立法保護本土企業;,另一方面也在于,通過立法和完善數據使用規則,引導數據產業進入以“立法、監管”主導的發展路徑,從而建立起數字產業的“非對稱優勢”。
客觀上,歐盟試圖立法迫使巨頭分享數據。立法監管數據的使用和流通,也將加速數據市場化進程,在漣漪效應下引發全球更多國家和地區的相關立法監管,使得AI數字產業邁入“監管時代”。
據路透社報道,此次數據戰略中,歐盟希望通過加快技術研發、統一和規范數字市場、約束國際科技巨頭等,在新一輪數字革命中后發制人,獲得領先優勢。
通過立法,歐盟試圖建立一個AI技術的管理框架,在政策的引導下,通過建立數據市場化的機制,從而實現AI數字產業發展的“彎道超車”。
歐洲的優勢在于現代化的工業,歐盟委員會計劃建立一個統一的歐洲數據市場,將該區域的工業專業知識進行整合,并希望通過此舉建立一個強大的技術集團。
全球各地AI產業發展策略不同:中美監管自由,歐洲現代工業優勢明顯
在AI產業化發展的路徑中,美國、中國、歐洲采取了不同的發展策略。在法規監管上,中美的監管力度相對寬松,AI技術巨頭和企業的發展環境相對自由。
美國的優勢在于已經確立的技術主導地位,國內AI產業的發展優勢在于商業應用的規模和效率,而歐洲的優勢則相對不明顯。
在如今的AI產業競爭格局下,作為市場經濟的發源地,歐洲試圖通過立法引導另辟蹊徑,建立單一數據市場,從而發揮基礎現代工業的傳統優勢。
以德國為例,德國制造業是公認的最具競爭力的制造業之一,在嵌入式系統和自動化工程方面有著很強的技術實力。
同時,德國在工業的信息化程度上,有著世界一流的信息工業化水準,通過工業4.0的升級,基于數據流通和AI技術,可進一步構筑軟工業實力,從而獲取更多的工業附加值。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數據的市場化流通機制下,建立統一的規范化的數據市場,能有效打破工業數據流通的壁壘,從而進一步發展出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AI工業產業”。這是歐洲數字化產業發展的“捷徑”,也是對傳統信息工業優勢的延續和傳承。
而通過立法推動市場化機制的建立,發揮現代工業優勢,則是歐洲特色AI發展路徑。
AI技術產業的發展,是一場“馬拉松”式的角逐和競爭,需要底層技術作為基礎,也需要成熟的商業應用,更需要相關立法的推動,歐盟選擇通過建立數據流通的市場機制和立法監管,也為其他地區的AI產業發展提供了可以借鑒的范本。
數據是AI產業發展的“養料”,而立法和監管者是生產“養料”的標準和規范。
通過制度立法,有效建立和引導產業的規范化、可持續發展。同時,嚴格監管的市場化機制,引導企業、資本對于社會發展起正向引導作用,同樣也是國內AI產業加速發展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責任編輯/孟亮】
來源:新京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