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2015國內智能機市場預測:蘋果三星跌落、中興退出第一陣營、小米陷財務危機、得渠道者得天下……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三星的業績連續4個季度下滑,而蘋果也不再驚艷,被迫淪為了大屏機的追隨者。2015年智能手機市場又會呈現出怎樣一番景象?本文的作者認為,2015年將是國產廠商的“屠城之年”,以價格戰為噱頭的國產手機品牌會遭受到集體性傷害,而互聯網和傳統渠道的爭奪也會愈加激烈,未來專利儲備將成為衡量國產手機創新能力的標尺。

     “越接近山頂,風越是狂吹。”這是三星集團掌門人李健熙用來鼓勵內部員工的話,用來形容2014年的國內智能手機市場最恰當不過。話猶在耳,而三星的墜落速度依然讓業內人士感到吃驚。在經歷了過去連續四個季度的業績下滑之后,2014年第三季度三星電子的凈利潤下降了49%,營業利潤下降了60%左右,僅為4.1萬億韓元。

    全球最領先的智能手機提供商蘋果的日子也沒有好到哪里去。這家一向以引領潮流為宗旨的創新者在2014年轉眼成了“跟隨者”,為了迎合消費者并和三星爭搶大屏市場,iPhone 6一口氣推出的兩款大屏尺寸手機4.7和5.5,也呈現出了領先者的疲態。

    種種跡象表明,2015年的智能手機市場,將是國產廠商的“屠城之年”。

    價格血戰染成的紅海

    從2014年年初開始,包括小米、聯想集團和華為等在內的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紛紛以價格優勢主打中低端市場。Strategy Analytics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廠商已經占有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38%的份額,這一數據超過三星電子和蘋果的市場份額總和,而小米這樣的“價格屠夫”2014年第三季度的市場份額達到5.6%,成為僅次于三星電子和蘋果的第三大智能手機制造商。

    2000元以下的手機市場正成為國內智能手機制造商們捉對廝殺的主戰場。隨著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進一步受到中國軍團的沖擊,這一市場的“黃金時期”正在迅速成為過去。以三星為例,這家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制造商的運營利潤已從過去的15%左右降低為去年的7%,而且這一利潤區間還在被擠壓。

    (市場調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針對2014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機市場的最新調研報告顯示,在全球市場上,小米已經超過華為和LG,躍居第三的位置。)

    另一方面,價格戰給國產品牌也帶來了集體性的傷害,這一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創新能力減弱,并進入衰減循環。不可否認的是,2015年的智能手機行業將不可避免重復過去幾十年里PC、筆記本電腦和功能手機同樣的發展階段——隨著智能手機的越來越標準化,創新會顯得越來越難。在同質化的刀鋒下,價格是削平一切競爭能力的最有效武器。以小米為例,其紅米已經下探500元以下,2014年雙十一期間小米70%以上銷量都為紅米系列,小米手機的利潤率還不到2%,這和“發燒”這樣的理念已有云泥之別,相比于蘋果手機50%的毛利率,國產手機的贏利能力有限,在技術創新方面更是捉襟見肘。

    2、缺少品牌溢價,后續發展乏力。價格戰直接影響了國產品牌的議價能力,加速更大的市場整合提前到來。想象一下當年的微波爐、電視機和PC市場,價格戰的爆發,都預示著一個市場黃金時期的提前終結。

    3、用戶粘性降低,品牌喪失忠誠度。價格“逆襲”沒有永久的王者,以小米為例,其向低價手機市場的傾斜,使其離“發燒機”的品牌形象越來越遠,而其軟件和服務則進一步淪陷,最后只會令用戶無所適從,從擁戴轉為厭棄。

    2015年前瞻:幾家歡樂幾家愁

    在一個漸趨同質化的市場上,創新就是最稀缺的能力。還記得2007年那個關鍵的年份嗎?就在這一年,諾基亞發布的N95幾乎整合了世界上所有手機最全的功能:8GB內置儲存空間,500萬像素自動對焦鏡頭,無線網絡連接,3G網絡支持,GPS全球衛星定位,加速度計,MP3播放器,藍牙,支持Flash、RSS、Java,電視輸出和UPnP即插即用功能,一時擁有“機王”美名。

    同樣是在這一年,蘋果發布了第一臺iPhone,僅僅憑借它敏感的觸摸屏和時尚設計,就給予諾基亞以完美的致命一擊。在當年,這一“不按牌理出牌”的創新,讓諾基亞和摩托羅拉手機的既定技術路線幾陷混亂邊緣。

    專利儲備也是我們觀察國產手機創新能力的一扇窗口。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4年第三季度,華為、中興、酷派、OPPO、小米、vivo、金立、魅族的技術發明授權分別為22169件、14493件、334件、 103件、10件、7件、7件、4件。一般而言,一部智能手機各種專利費用已經占到其出廠價的30%左右,在各大手機品牌復雜的專利相互授權方面,像小米這樣的品牌隨時都會遭遇到國際市場的“封殺”。

    (IDC的最新統計報告,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小米、聯想等中國軍團的出貨量一接超過LG,分獲第三、第四名的位置)

    總的來看,2015年的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將出現以下幾個顯著的趨勢或者現象:

    1、蘋果、三星市場地位進一步跌落。根據IDC的最新調研報告,2015年中國國內智能手機銷量將達到5億臺,蘋果和三星等國際品牌的市場份額將下滑到15%以內,本土廠商將瓜分中國市場剩下的85%的銷售量。最近幾年,蘋果一直固守8%左右的市場份額,三星的王者地位將在2015年徹底消失。

    2、華為、聯想市場占有率將進一步擴大,穩居中國軍團的第一陣容。初次嘗到互聯網品牌營銷甜頭的華為榮耀系列,將蠶食小米的市場空間,收購摩托羅拉手機業務之后的聯想會在手機業務“宜將剩勇追窮寇”,其品牌形象雖然以中庸見長,但也會和華為聯手擠壓蘋果、三星的市場空間。

     3、小米繼續向低價手機市場傾斜,并出現財務危機。2014年,小米的業務范圍已經伸至無處可伸的程度,從低端手機、智能電視、路由器、空氣凈化器到其他家電領域。隨著小米品牌能力的削弱,這家明星公司在2015年可能將陷入財務危機,而不能自拔。

    4、國產陣容進一步分化,市場整合提前到來。隨著“中華酷聯”解體,中興2015年將跌出中國軍團第一陣容,而“大神”這樣的互聯網品牌手機將秉承“紅衣教主”不按牌理出牌的風格,進一步擠壓小米等品牌的市場空間。2015年國內智能手機領域,估計市場上會很少看到新的玩家,而一些小的品牌則將會被提前整合。

    5、得渠道者得天下。2015年運營商的日子會越來越難過,影響到手機補貼空間愈加狹小,互聯網和傳統渠道的爭奪會更加激烈,像vivo、OPPO這些不溫不火的傳統廠商不進則退。

    在即將到來的2015年,隨著配備64位八核處理器、大屏、4G等主流性能的國產智能手機步入千元價格,國產品牌之間的廝殺逵空間激烈。根據工信部的最新統計,2014年1月到10月,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共2.86億部,同比去年下降了25.4%;IDC監測的2014年第三季度中國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只比第二季度增長1%,而除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國家環比增長了22%。

    2015年的智能手機市場上,風口的風越來越弱,那些順風飛揚的小豬們會不會提前掉落下來?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后】近幾年,專利問題一直困擾著手機廠商,此前Nokia起訴上海華勤專利案已持續多年,而最近小米在印度也遭到了愛立信專利圍剿。海外市場的資源是國內手機廠商所看重的,但缺乏完善的知識產權戰略和專利資源的匱乏,也使得國內手機廠商在國際化道路上舉步維艱,是時候該重視專利及知識產權了!【責任編輯/鄭希】

    作者:陽光,旁觀者,專欄作家。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2015國內智能機市場預測:蘋果三星跌落、中興退出第一陣營、小米陷財務危機、得渠道者得天下……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