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滴滴遇到難題:約車聚合化 勝利果實被聚合平臺占領


    一開始還是少數,但越來越頻繁發生,人們拿出手機地圖軟件導航后,就順手點了叫車這個按鈕,早已下載的滴滴客戶端被冷落了。

    對大多數網約車使用者來說,滴滴客戶端已經穩穩的在手機上5-6年時間,當年補貼大戰培養了一批忠實用戶,換過手機也會安裝上,要叫車就順手打開滴滴,用得頻繁的還會放在首頁。但是現在,他們正在養成新習慣,卸載越來越少用到的滴滴客戶端。

    放在幾年前,誰能想到使用滴滴的服務,還要在其他軟件上下單呢?

    高德是業內最早推出“聚合平臺”的企業。美團也快速跟上。2017年7月,高德地圖發布了一站式公共出行服務平臺,已接入首汽約車、嘀嗒出行、滴滴出行、陽光出行、AA出行、曹操出行、神州專車等出行平臺服務。美團打車于2019年4月26日在上海、南京上線“聚合模式”,其模式和高德類似,用戶可以在美團一鍵呼叫多個不同平臺的車輛。通過這個業務,高德和美團滿足了用戶需求,圈占了用戶,自身價值也提高了。

    根據極光大數據今年二季度數據顯示,高德地圖市場滲透率為45.8%,美團市場滲透率為32.9%,滴滴出行市場滲透率為14.6%。高德地圖在流量獲取方面有明顯優勢。

    消費者在高德地圖這樣的平臺上,可以選擇多個服務商,可以進行比價,節約費用,而且潛意識里認為自己掌握了選擇主動權,多選幾個網約車品牌可能會更快乘車。

    從本人使用感受看,遷移到這樣的平臺上之后,消費者沒有品牌忠誠度,基本上是誰便宜選誰,誰接單快選誰。

    這就是為什么很多軟件服務商,花費巨資也要上硬件的原因,比如樂視、360等,是為了獨占消費者資源。一個可以獨立占領的消費者,和一個可以選擇多個平臺的消費者,價值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高德和美團面前,滴滴是被進攻的一方,高德和美團擁有更多的應用場景,更多消費者更高打開率,他們很容易把滴滴的客戶吸引過來,滴滴很難將前述兩者的客戶吸引過去。

    網約車品牌干了大部分的累活兒,勝利果實卻被這些聚合平臺占領了。

    消費者之所以愿意轉移到高德和美團上面,一方面是因為可以節省一個App下載,手機界面有限,大家都不愿意下載過多客戶端,能夠節省一個是一個。在這種心理的支撐之下,大多數客戶端都做起了業務擴展,希望能把越來越多的業務納入到自己的App里面,高德和美團就是這樣,實現越來越多的功能可以保證App的打開率和活躍度。另一方面,消費者可以在這些第三方聚合平臺里面一次性擁有更多的選擇。

    打車業務非常簡單,很難建立起服務差異化,假如在滴滴客戶端和高德客戶端打到的車是一樣的,假如滴滴的服務和其他同類型公司服務是一樣的,消費者就沒有必要一定去選某個公司了。

    如果滴滴的客戶端活躍度下降,即使業務量沒有下降,也會處于不利位置。滴滴也開放平臺給其他網約車公司,但吸引力應該沒有高德、美團大。

    很早之前滴滴就應該抓住機會進行橫向擴張。而實際上,滴滴集中在用車服務上擴張,比如售后服務,代駕等,還應該更多,比如地圖。一般人在打車之前都先會進行搜索,這兩者有高度關聯。消費者可以打開滴滴客戶端來進行搜索,進入高德的后方,這本身不是一件難事。【責任編輯/李小可】

    來源:證券時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大一學生厭世刺死滴滴司機”案一審:判被告人死緩限制減刑
    滴滴出租車業務升級為"快的新出租" 將投1億元專項補貼
    【特別報道】滴滴上市前的三重門
    【特別報道】滴滴闖入 同城貨運市場風云變、暗戰起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