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常坐順風車嗎?網約順風車的出現,讓人們出行多了一個選擇,但同時也出現不少問題。
近日,杭州的小王反映,他通過“哈啰出行”叫了一輛順風車,送父母回老家。結果還沒出行,訂單就結束了,車費直接進了對方車主口袋。
1
男子預約順風車
司機未服務卻提現消失
小王是安徽人,在杭州工作。最近他父母到杭州玩了幾天,定在26日早上回老家。小王就在“哈啰出行”上叫了一輛順風車。
小王:我大概是25日12點左右約的順風車,約了之后,有一個單接進來,車主給我打電話,說她也是要回去的,為防止我把訂單取消,先把確認上車點一下。
訂單信息顯示,對方車主是任女士,車是一輛別克GL8,車費總共379.5元。小王當時沒多想,按對方說的,點了確認上車。
小王:在晚上12點左右,我發現訂單已經結束了,當時就感覺不對勁。錢可能已經到了對方賬戶,我打“哈啰出行”的客服電話,客服接了電話后說,看到對方的賬戶已經提現了。
到了26日早上約定的上車時間,順風車車主沒來,也沒打電話。小王回想整個事情經過,覺得“哈啰出行”平臺的“確認上車”功能有漏洞。
小王:平臺上一旦點了確認上車,訂單就開始,上限十個小時,訂單會自動結束。不管你點不點確認到達,錢都會在十個小時之后打到車主賬戶。
小王向“哈啰出行”客服反映了情況,客服人員建議小王報警。但派出所民警稱,需要平臺提供對方車主的信息。
小王:派出所只能打官方客服電話,沒有專門的專員聯系這個事情,根本不為客戶考慮。“哈啰出行”應該立即從技術上解決漏洞,不要讓更多的人上當受騙。
記者現場聯系上了“哈啰出行”官方客服。
哈啰出行官方客服:報警之后,可以讓警方給我們來電,我們會積極配合的。您反饋的問題,我們在提交處理,后續會有專員給您回復。
28日下午3點,記者接到“哈啰出行”工作人員的電話,表示小王的事目前在加急處理中。
2
哈啰出行:該順風車車主疑似詐騙
平臺將墊付確認被騙的用戶
針對此事,7月30日,央視財經記者獨家采訪了“哈啰出行”相關負責人。
“哈啰出行”表示,該事件疑似順風車詐騙案件,他們發現,近期有小團伙長期活躍在多個網約車平臺,誘導用戶在未上車情況下點擊確認上車。
哈啰出行公關總監王帆:哈啰這邊已經在確認證據,近期會向公安機關報案。對于前期被詐騙的用戶,平臺經審核后,有先行墊付資金的機制。
“哈啰出行”回應,順風車已上線用戶強提醒以及完單后延時支付等功能,并將在本周發起平臺司乘行為專項整治,目前已確認封禁超過2000個違規賬戶。
而針對配合警方不力的質疑,“哈啰出行”也表示,和公安機關有一套嚴謹的溝通機制,針對突發情況有直通警方的綠色溝通通道。
哈啰出行公關總監 王帆:通過很簡短的流程告知我們,也需要確認警員的身份,觸發的機制需要雙方配合。我們會跟用戶進一步溝通,平臺需要負起平臺該有的社會責任。
3
法律人士:平臺設計待改進
配合警方的機制需探索
提前點了確認上車,但實際上并沒有坐上車,錢卻已經被司機提走了。在這件事情中,平臺是否有漏洞,需要承擔什么樣的責任呢?
岳成律師事務所律師岳屾山:一個行程的開始和一個行程的結束,才能夠證明這單服務是結束了,或者說服務完成了。所以,應該有一個確認到達的選項,由乘車人進行確認。
此外,法律人士建議,順風車的預約時間和實際上車時間應該有所匹配,如果兩者相差過大,平臺應該予以一定的風險提示。
而從法律角度看,平臺和順風車車主之間屬于中介關系還是雇傭關系,要看具體情況進行區分,涉及到的法律后果也不相同。但是順風車平臺應該積極配合警方,主動解決消費糾紛。
岳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岳屾山:涉及到公民的個人信息,平臺方可能沒有辦法直接向事主提供,可能需要警方的詢問才能夠提供。這也需要警方和企業之間互相配合,形成一個有效的溝通平臺。
法律人士建議,消費者在乘坐順風車的時候,要按照真實上車情況操作,保護自身權益。
我們不否定新鮮事物,但更希望網約平臺在規則條款的設置上,平衡好司機、乘客、平臺各方的利益,這樣才能走得長遠。【責任編輯/林羽】
來源:央視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