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東軟教育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其是東軟集團旗下的教育分支。
東軟集團是上交所第一家上市軟件公司,但去年以來財報數據卻顯示,其業務布局和經營狀況并不盡如人意,去年凈利潤下滑九成,是多年來首次出現如此大幅度的業績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其四大主營業務中的三項毛利率同比都在下降。
東軟集團董秘辦工作人員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主營業務虧損與行業周期有關,公司業績下滑是因拆分出多個子公司,前期對其投入大。
這些子公司中,除了東軟教育擬赴港上市,東軟醫療已與百度建立合作關系,正在為IPO做準備。
東軟集團工作人員稱,子公司的業務與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不一致,拆分出去是為了高效運營,也是為了融資。未來其他子公司單獨上市也在公司的考慮范圍之內。
經濟學家宋清輝分析稱,若將來東軟集團子公司全部拆分出去,凈利潤進行體外循環,可能會掏空上市公司。
東軟教育赴港上市
東軟教育目前已在大連、成都、佛山建立三所應用型大學,提供全日制學歷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同時,公司已開發一個全面的IT相關專業組合,涵蓋對IT人才有較高需求的眾多行業領域。
招股書披露,東軟教育的股權架構中共有六個主要股東,分別是Kang Ruidao(30.05%)、Dongkong First(25.49%)和Dongkong Second(24.00%)、Century Bliss(13.00%)、阿爾派(5.62%)、Apex Venture(1.84%)、。
其中,Kang Ruidao的實控人是劉積仁;東軟國際是Dongkong First與Dongkong Second的唯一控股公司,也是東軟控股的子公司。因此,東軟教育的控股股東是劉積仁與東軟控股。
東軟集團財報顯示,東軟控股是東軟集團的第一大股東,劉積仁則是其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根據招股書,2016年到2018年三年間,東軟教育實現營收6.47億元、7.31億元、8.53億元,一直在穩定上升。與之對應的是,三年中毛利也逐步增加,依次為1.63億元、2.34億元、2.72億元;對應凈利潤為0.8億元、1.43億元、1.64億元,同比增長78.75%、14.69%。
東軟醫療擬IPO
東軟教育在招股書中披露,2019/2020學年已獲批準擴招全日制學歷高等教育學生及提供新專業,新專業將發力于醫療領域。2019/2020學年,位于大連的大學獲準在智能醫療工程和醫療產品管理方面額外提供兩個新專業;另外,成都和廣東的學校也計劃從2020年起,在健康醫療技術領域設立新專業。
這與幾個月前東軟醫療傳出擬IPO的消息相呼應。《華夏時報》記者致電東軟集團董秘辦,接線工作人員證實,目前東軟醫療正在做IPO的準備工作。
東軟醫療成立于1998年3月,也是東軟集團旗下子公司,從事醫療器械生產及IT服務,注冊資本22.35億元,其法人同樣是劉積仁。
4月28日,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金公司”)發布關于東軟醫療輔導備案信息公示表。公示表顯示,中金公司為東軟醫療此次輔導備案的保薦機構。
3月19日,百度入股東軟醫療,認繳出資額為2252萬元。5月31日,百度與東軟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人工智能在智能城市、醫療健康等關鍵領域的落地。
百度AI將全面接入HIS(醫院信息系統)產品體系,在醫院智能化方面進行探索,并推動醫療大數據在醫藥和保險行業的深度應用。雙方將共同成立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CDSS(臨床輔助決策支持系統)專項小組”,攜手推進人工智能輔助決策系統在醫療機構的探索應用。
凈利潤下滑九成
東軟集團于1991年成立,1996年上市,是遼寧的一家中外合資企業,也是中國第一家上市的軟件企業。
2018年年報顯示,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億元,同比下降89.6%;扣非后凈利潤只有1117萬元,同比下降95.27%。凈利潤下滑九成,是這家老牌軟件公司多年來首次出現大幅業績滑坡。
東軟集團對此稱,公司以原有主營業務為基礎和平臺,構造了東軟醫療、熙康、東軟望海、東軟睿馳、融盛財險等一批創新公司。創新公司需要持續加大研發和市場投入力度,經營業績虧損加大,對東軟集團業績構成相應的負向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東軟集團的四大主營業務,醫療健康及社會保障、智能汽車互聯、智慧城市、企業互聯及其它,只有醫療健康及社會保障毛利率相比去年實現增長,其余三大業務毛利率同比都在下降。
到今年一季度,經營問題也并未好轉,多項數據依然在下降。
根據一季度報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94萬元,環比下降85.96%;扣非后凈利潤虧損2417萬元,相比上季度下降308%。
東軟集團董秘辦工作人員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年業績下滑是因為對創新公司的投入大,而且都處于初創期虧損較大?!半m然這些公司的財務數據不在合并報表范圍內,但有我們的股權投資。”至于主營業務虧損,她回應與行業周期有關。
該工作人員稱,創新公司的業務與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不一致,拆分出去是為了高效運營,也是為了融資。除東軟教育和東軟醫療外的其他子公司,將來單獨上市也在公司的考慮范圍之內。至于拆分的操作是否有問題,要由監管機構來判斷。
宋清輝分析稱,東軟集團進行上述布局,或如公司所稱是出于融資需要,但將來子公司全部拆分出去之后,有可能掏空上市公司。
因東軟集團的多家創新子公司都由東軟控股參股或控股,而劉積仁是東軟控股的法人兼董事長,外界多年來一直質疑他利用東軟控股掏空東軟集團。《華夏時報》記者對此聯系劉積仁,但他的秘書稱劉不接受采訪。【責任編輯/江小白】
來源:華夏時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