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來臨,空調行業迎來一年中的生產、銷售旺季,志高控股有限公司(0449.HK,以下簡稱“志高控股”)旗下公司廣東志高空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志高空調”)卻進入自己的“淡季”。
近日,記者走訪了位于佛山南海區的志高工業園,發現大批工人正在被遣退,因為材料不足,工人處于集體放假的狀態。工人透露,今年曾經遭遇工資拖欠長達兩個月時間。
為了補充運營資金,志高空調今年以來已經兩次變賣資產,包括旗下多幅工業用地。
根據Wind統計數據,志高控股2018年凈利潤暴跌1776.04%。近年來,存貨周轉天數逐年升高,存貨周轉率連年下滑,整體運營能力正在下降。
與多個一線品牌的發展相比,志高空調與它們的差距越來越大。
放假、欠薪、裁員
7月的佛山南海區,白天氣溫已經超過30℃。頭頂的太陽讓人感覺酷熱難耐,但是,位于里水鎮勝利村的志高空調工業園內,卻顯得“冷清”。
本應是上班時間,工人們卻聚集在園區的遮陽棚里,互相走動、聊天。園區外的公交站與小餐館附近,也站著身穿深藍色工服的志高空調工人。相比之下,工業園內的生產車間,聽不見機器運作的聲音,也看不見忙碌的工人身影。
“我昨天剛休息,今天回來上班就接到工人放假的通知,材料不足,沒事情做了,可能這兩天放完了再回來吧。”一位從2010年起在這里上班的總裝工人正準備離開,他告訴記者,工廠又放假了。
日前,志高空調宣布出售公司地塊與廠房一事引發外界關注。7月2日,記者前往志高工業園走訪時,看到了上述景象。
“最近三天兩頭放假,工人都沒心思做工了。”一位門衛大叔告訴記者。
上述工人則透露,工廠原規定的放假時間是一個月兩天,進入10月份淡季的時候有可能休4天,但今年開始,放假突然比以前多了起來。
因為擔心工業園內的情況對外走漏,志高空調加強了門禁管理。園區旁邊便利店的銷售員告訴記者,“清明節前工人的工資發不出來,后來又聽說要賣地,很多人來這邊打聽,加上門口的大樓在裝修,看起來好像有什么事一樣,管理就變嚴了。”
“以前我們隨時都可以進出的,現在沒有工牌都進不去了。就連天天在我兒這收廢品的阿姨,要進園區內收廢紙廢品,都要由員工跟在身邊。”便利店銷售員指出。
志高空調的員工證實了便利店人員的說法,“工資發不出是幾個月前的事,廠里說資金周轉不過來,拖欠了我們兩個月,后來補回來了。聽說是政府撥了錢才發出來的。”
記者隨后以應聘工作的身份嘗試進入園區,門衛大叔卻指出,“你還來找什么工作啊,他們都辭工了,都沒事做了。兩三天走了幾百個人。”
記者又撥通了園區門口的招聘電話,一位自稱是人事部的人員說道,“現在不招了,人太多了,等把臨時工都清退了再招。”該人員透露,遣退的幾百人都是臨時工,至于為什么要遣退,對方則表示,“是公司的決定,我們也不知道。”
記者致函志高控股相關人員進行了解,對方并未就問題作出正面回應,表示以公告內容為準。
成本高企、凈利暴跌
事實上,大量裁員背后,折射志高空調目前所面臨的經營困境。
“交易為本集團提供一個實現資產變現及按公平市值釋出該等物業的投資價值的最佳機會……擬將該等交易所得款項凈額用作一般營運資金……”
志高控股此前發布的公告指出,交易所得將用于營運資金,卻未說明志高空調已經陷入上述發展困境。
根據公告,志高空調于5月21日與粵港澳大灣區產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訂立轉讓協議,同意出售位于佛山的物業。出售事項代價為人民幣4.5億元。同時,賣方獲得拆遷補償3.58億元。
出售的物業為工業用地,由5幅面積不同的地塊組成,總面積約404畝。地塊上約13.68萬平方米用于存放原材料的廠房也連帶出售。
事實上,這不是志高空調首次通過變賣資產補充運營資金。
在今年3月31日,志高空調擬向金和益公司、馬俊霞、童志軍及王峰,或指其中任何一名出售“廣東志高暖通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已發行股本的40%,總代價人民幣2.04億元。
股本出售前,廣東志高暖通由志高空調持股70%。
家電產業觀察家劉步塵指出,“當一個企業到賣地求生的地步,很難判斷這個企業未來發展走向。賣地所得8億多元并不是一個大的資金量,對志高產生的作用是有限的。”劉步塵認為,一個企業能否發展,關鍵要看其有無造血能力,而不是能得到多少輸血。
根據Wind的統計數據,2014年至2018年5年間,志高控股的營業總收入只在2017年超過百億,2015年與2018年出現負增長,分別下降15.59%、14.40%。5年來的營業總支出卻始終居高不下,分別為90.42億元、83.75億元、92.07億元、105.58億元、95.44億元,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97.3%、106.8%、98.7%、97.9%、103.3%。
受高額的營業成本拖累,志高控股的凈利潤5年間有3年出現虧損,2014年與2015年分別虧損8103.90萬元、6.90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40.55%、752.03%。
尤其以2018年的虧損幅度最為嚴重,凈利潤為-4.99億元,同比下降1776.04%。
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兼新聞發言人張劍鋒指出,“志高是空調行業里的一個老品牌,目前的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確實令人惋惜。總的來說,志高缺乏一個清晰的戰略目標和高效的運營團隊,市場渠道布局也不到位。經營能力不足,人力、材料成本逐漸增加,所面臨的問題會變得更復雜。”
邊緣化加劇
在2018年年報中,志高控股則把原因歸結為空調產業增速下滑、生產及原材料成本增加帶來的影響。
從2018年的年報可以發現,志高空調全年收益大頭其實來自中國,占61%,海外銷售額占39%。2018年中國與海外銷售額同比下降12.9%、17.1%,表現遜色于行業整體情況。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2018年國內家用空調零售市場規模突破2000億元大關。其中,國內銷量9258.7萬臺,同比增長4.32%,出口5795.9萬臺,同比增長9.47%。線下市場零售額前三名為格力、美的、海爾,總占比73.6%,志高占1.95%;線上市場零售額前三名為奧克斯、美的、格力,總占比71.51%,志高占2.15%。
同樣,同行的營收與凈利潤也遠遠將志高空調拋在身后。
2018年,格力營收突破2000億元,同比增長33.33%,凈利潤突破260億元,其中空調業務收入1556.82億元。美的實現營業總收入2618.2億元,同比增長8.23%,其中美的空調收入1093.95億元。
“顯然,這不是行業的問題,也不是市場大環境的問題,而是企業經營的問題。志高在空調行業的地位有進一步邊緣化趨勢,未來繼續不容樂觀。”針對志高空調的現狀,劉步塵指出。
據Wind統計數據,志高控股的營運能力正在逐年下降。2016年至2018年,志高控股的存貨周轉天數由91.37天上升至103.35天,存貨周轉率逐年下降,由3.94下降至3.52。
據了解,志高控股2017年、2018年用于研究開發的投入分別為1.83億元、1.93億元,占營收比例為1.69%、2.09%。
相比之下,2018年,格力的研發投入為72.68億元,占營收3.63%。美的研發投入為98.11億元,占營收3.75%。
張劍鋒認為,“志高需要思考家電板塊的地位,衡量多元化發展戰略的意義,思考研發投入的作用等,同時也要關注整個空調行業的發展趨勢,尤其是消費者對復雜化、多元化功能的追求。想要走出困境,志高需要多方資源的協同支持,但最終能不能取得理想的結果,決定于管理層的戰略部署。”【責任編輯/鄒琳】
來源:中國經營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