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科創板“第一股”涉嫌誤導投資人 華興源創被指陳述中主輔業顛倒


    摘得科創板“第一股”頭銜的興奮還沒有持續24小時,質疑蘇州華興源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興源創”)涉嫌欺騙的聲音,就在網絡上傳播開來。

    昨日(19日)晚間,有人向IT商業網舉報,指稱華興源創涉嫌嚴重欺騙,原因是主營業務描述過于偏離現有業務比重。

    就在IT商業網接獲舉報的同一時期,網上相應出現了有關爆料,批評華興源創不該在這個時候夸大芯片業務。

    華興源創的招股書,給人的印象這是一家主打芯片產業鏈的企業,“是國內領先的檢測設備與整線檢測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從事平板顯示及芯片的檢測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

    不過,無論是舉報者,還是網絡文章,都把矛盾對準華興源創在主營業務描述上過于偏離事實,涉嫌“蹭熱點”,故意欺騙投資者。

    網絡文章顯示,華興源創在招股書中共122次提及“半導體”、248次提及“集成電路”、184次提及“芯片”,合計達554次。然而,2016-2018年,這家公司來自集成電路的銷售收入合計僅584萬元,占全部總收入的比重只有微不足道的0.2%。而占收入比重達98%的平板顯示業務,卻只被提及367次。

    主營業務描述偏離事實?

    昨天清早,IT商業網第一時間報道了華興源創摘得“科創板第一股”的消息。

    記者了解到,從3月27日受理,到本月11日過會,再到正式發布招股書,華興源創歷時83天就完成了掛牌交易前的全部準備工作。其招股書顯示,這次IPO擬公開發行股票4010萬股,占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的10%,募資約10億元人民幣,主要用于平板顯示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半導體事業部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等。

    正如質疑者所言,華興源創在招股書中,用了大量篇幅談平板業務。

    招股書披露,華興源創在柔性OLED領域具有多項領先技術,柔性OLED的Mura補償技術于2018年實現設備的批量化銷售。柔性OLED的顯示與觸控檢測設備累計實現了超150套的出貨量。柔性OLED的機器視覺檢測項目也完成了量產出貨,累計實現2條自動化線的交付與銷售。移動終端平板顯示屏的移栽平臺已累計銷售數10萬套。

    在介紹營收部分,2016-2018年,華興源創來自集成電路的銷售收入分別只有85萬元、113萬元和385萬元,三年合計只有584萬元,占總收入的比重只有0.2%。公司98%的收入來自平板顯示行業,三年的收入分別為5.01億元、13.52億元、9.73億元。

    在如此營收局面下,把微不足道的芯片業務當作主業提及,占據營收98%的平板業務卻被當成副業,并且在技術先進性說明、應用領域分類、行業風險提示等幾十個地方都是如此,華興源創確實有主輔業顛倒之嫌,在當前舉國發展芯片產業的敏感時期,極有可能對監管部門和投資者形成誤導。

    依據媒體的報道,科創板的預審員對華興源創招股書的布局也看不下去,要求這家蘇州公司提供集成電路測試產品與相關客戶簽訂的協議或訂單,并按集成電路領域相關檢測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調整集成電路領域相關檢測業務在招股說明書中的披露篇幅。

    對于上交所的問詢,華興源創的保薦機構華泰證券回復稱,集成電路相關的核心技術是發行人(指華興源創)的最新技術成果,相關產品尚處于量產驗證、調試驗證階段,尚未實現銷售。集成電路測試領域相關的移動終端電池管理系統芯片測試技術已于2018年研發完成并獲得國際知名消費電子企業認可,截至問詢回復日,公司已與下游客戶簽署多條訂單并開始交付,累計訂單金額超過3億元。對于招股書中集成電路相關的披露篇幅進行了適當刪減。

    從最后效果看,華泰證券對相關篇幅的刪減并不能讓投資人滿意。

    業務過于依賴少數客戶

    據記者了解,截止6月20日,申請登陸科創板的企業有123家,依據他們提交的IPO材料,其中有6家公司在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下降,華興源創正是其中之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華興源創下滑幅度最大,從2017年的13.7億元下降到2018年的10億元,下滑幅度高達27%。與之相對比的是,另外5家公司下滑幅度都在10%以內。

    還讓投資人擔心的是,華興源創對下游企業的銷售過于依賴。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8年,公司對三星、蘋果和LG等前5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分別為4.08億元、12.06億元、6.19億元,占營收的比重分別為78.99%、88.06%、61.57%。盡管這個銷售額度占營收比重在2018年有所下降,但情形沒有根本改變。在當前中美科技大戰的敏感時期,華興源創對國外客戶依賴程度高的風險不得不引發外界的高度重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華興源創最為依賴的客戶是美國的蘋果公司。據該公司披露,2016-2018年,華興源創的平板顯示業務中用于蘋果公司產品檢測的收入比例分別為75.13%、91.94%和66.52%,受此影響,華興源創容易陷入被動。

    據稱,2017年,華興源創毛利率突然從57.79%下滑到42.76%,就是因為來自蘋果公司的訂單發生變化,華興源創為維系客戶長期關系不得不在報價中做了利益讓度。

    有分析指出,為了減少投資人對華興源創收入格局的擔心,華泰證券才在招股書中夸大和渲染了集成電路業務在公司業務中的地位。

    另一方面,公司雖聲稱在積極布局集成電路,從研發費上看在加大研發投入。2016年至2018年,華興源創研發費用分別為4771.98萬、9350.78萬、13851.83萬,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25%、6.83%、13.78%。

    不過,同行業的精測電子近年來的研發投入一直處于10%以上,特別是在2016年,研發費用曾占到了總營收的16.68%。2017年的數據是13.08%,將近是華興源創的一倍。廣發證券就此指出,華興源創的研發能力具有一定風險。

    今日,IT商業網還從上交所了解到,針對媒體、自媒體對科創板發行人信息披露的質疑,上交所表示予以高度關注,上交所還明確回應了三點:一是科創板歡迎社會監督。二是科創板不歡迎不實言論。三是科創板堅持法治化原則,有法必依,執法必嚴。【責任編輯/古飛燕】

    來源:IT商業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還原科創板第一股發行價24.26元出爐記
    科創板“第一股”涉嫌誤導投資人 華興源創被指陳述中主輔業顛倒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