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對于大學生的意義正在改變。
曾經,食堂既可以溫飽年輕人的胃,還可以安慰孤獨者的心,是無數大學美好故事的開端?,F在,“百兆寬帶,能叫外賣”的宿舍才是大學生們最喜歡待的場景。
矛盾來了,食堂會甘心“失寵”嗎?雖然這有些杞人憂天。
新聞中常聽到食堂與外賣之間的長久戰爭:某時,某地,某高校,“禁止外賣入?!薄VS刺的是,外賣本身就為方便師生吃飯而誕生于大學校園。
以旁觀者的眼光來看,這是一場兩敗俱傷的爭斗,其中沒有勝者。食堂丟了口碑,外賣平臺丟了生意,學生和老師丟了方便?!昂献鞴糙A”才是互聯網時代的屬性,但卻總是有利益這個“攔路虎”,將共贏這個選項拋至一邊。
一
5月,“海南大學禁止外賣進入校園”一事登上熱搜。
有學生發微博稱,學校突然下發通知,不允許外賣進入校園,同時,還開始針對附近商業街上的小賣部和小吃店進行整治。
“每棟宿舍樓下都有管理員和學生干部檢查,如果我們帶外賣進宿舍,外賣會被沒收,還會被處罰。”有學生說,不少人為了表達抗議,在40度的高溫下前往學校門口拿取外賣,然后馬上在墻邊陰影里吃掉。
這樣的熱度,再次讓人們聚焦到學校食堂與外賣的長久糾紛上。
據《北京青年報》2015年11月報道,當時北京已至少有8所高校禁止外賣進校園。現在,北京除了中國人民大學外賣可以進入以外,其他學校對外賣進入的管理都十分嚴格。以首都經貿大學舉例,外賣騎手進入必須每次登記身份證。
2016年7月,在武漢,華中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武漢體育學院等高校,都紛紛劃立了“外賣禁區”——范圍通常是學生的宿舍區。
上述糾紛大部分是學校占上風。但從去年開始,沖突變得激烈了。
2018年11月12日,閩江學院開始執行“外賣禁令”,當天中午,食堂爆滿,有學生在午休結束還沒吃到飯,通過網絡,他們紛紛表達不滿。而商家也站了出來。
據報道,當天,閩江學院校方在學校東南西北四個門口安排了保安,嚴格排查校外車輛,外賣車輛被禁止入校。而中午時,有七八十家外賣商家來到校園外,給學生提供免費午餐,憑學生證就可以領取。
這種激烈的對抗,幾乎讓人以為外賣和食堂是天生對頭。
其實,現在的幾大外賣平臺,幾乎都起源于大學校園,它們的自我定位是食堂的補充,而不是顛覆者,也從未將食堂當做對手。
二
大學食堂曾是偉大的改革者,在中國重新定義了食堂。這要從食堂的成長史說起。
在唐人的筆記中,唐太宗李世民推動了政府食堂的建立。
據說,李世民偶然發現,因為上朝時間早,一些官員來不及吃東西,有人就半道買些吃食,站在宮門下大嚼,實在有失官員體面,于是,就在皇宮的廊廡下為官員們準備了早餐。
這啟發了各級衙門。唐朝時,官吏們開始在官署辦公,定時上下班,午休時間不長,有些官吏吃午餐時,要么靠家人做好后送來,要么自己隨身帶一個食盒,家境富裕的有時會出去吃館子,家境貧寒的,則干脆省了這一頓。
這樣一來,官員們用餐時間不一,用餐時間長短也不一,午后的辦公時間就無法統一,當皇帝發明了公費早餐后,各級衙門干脆弄出了免費的午餐,建立了公廚,依據當時的習慣,還是分餐制。
每人一個食盤,里面盛放著各色菜肴,又有木制飯桶一只、白錫酒壺一盞。
據記載,盛唐時期這頓午餐豐富,但等級森嚴,依照官員品級,四至五品的標準是菜肴七盤,細米兩升或面食兩升三合,羊肉三分,飯后消食的瓜果兩瓣,高級官員還有美酒一升半。
這標準看起來在2019年也毫不落伍。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的“食堂”都是面對“官差”的,這既是特權,也是獎賞。
正是學校食堂,讓人人平等的現代食堂制度在中國出現。就像教育本身一樣,現代食堂天然帶有平權的屬性,不論身份,不論年齡,食堂大媽面前人人平等,同時,它還是一個極佳的交流場所,可自由組合,也可堅守自我。
此后,中國人經歷過很多食堂:
在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曾經帶來公社食堂,“吃飯不花錢”在一段時間內成為現實。在城市,國企的普及也讓食堂遍地開花,工廠出大頭,工人出小頭,整整幾代中國人都在食堂中吃飯,雙職工的家里幾乎不開火。
“食堂飯菜好不好,過年福利多不多”成了衡量一家國企效益的最直接準繩。在所有高校,食堂都成了學生們能吃飽飯的最后保障,也成為一段段美好故事的開端。
三
隨著經濟發展,也隨著互聯網的成長,現代大學生的需求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上個世紀80年代的大學生熱衷于文學,通常需要線下的場景來聚會,來交流,而食堂就有這樣的屬性,另外,對于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吃飽飯才是第一要務,吃什么不重要。
本世紀的大學生不一樣,移動互聯網帶來去中心化和個人崛起,游戲、音樂、社交,并不需要在某一個特定的線下場景完成,與此同時,從未經歷過饑荒的新一代中國人對于飲食有著更高的要求,比如多樣、精致、方便。
這甚至延伸出一個新的概念,“吃飯權”,財經無忌對此的解釋是,“選擇自己吃什么的權利?!?/p>
外賣送餐服務應運而生,促成了餐飲行業從未經歷過的活力改革,并迅速擴散至全社會,影響了越來越多的人。
“晚上10點,餓了,食堂早就關門了,也懶得下樓去。打開手機,在燒烤和炸雞中做出艱難的選擇,下單,付錢,等待。一集美劇還沒看完,外賣到了。”
這樣的生活,在過去的大學生看來無法想象,但它確實方便了大學校園里的很多人,不光是學生,還有老師。
相比于外賣,食堂的初衷是好的,它可以通過管理開閉時間,來管理人員的工作和空閑時間,來提升工作效率。
它是一個絕好的交流場景,帶有“平權”的精神內核,有助于員工聯絡感情。它還是福利的一部分,要知道,哪怕到了2019年,“有食堂”依然是許多公司招徠員工的亮點之一。
但作為一個封閉的利益體,它有自己的局限性,還帶有腐敗的可能性。最簡單的腐敗是“權力尋租”。
關于食堂,人人都知道兩件事。
食堂大媽不能得罪,手一抖,就能抖掉兩塊肉。承包食堂是肥差,但你得有關系。
這不僅僅是猜疑,實際上,很多地方都發現了殘酷的事實。
2019年2月,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中發布的刑事裁定書中,原湖南醫科大學副校長、中南大學副校長胡鐵輝因利用職務便利為上述單位和個人在食堂承包等等方面謀取利益,先后多次收受受上述單位和個人給予的財物達100多萬元,犯受賄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六年。
同樣,在上海海洋大學,原副校長李延臣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并收受巨額財物,其中就有讓學校高價買下經營不善的食堂并負擔虧損犯受賄罪,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判處有期徒刑10年3個月。
在這樣的事件中,從校領導,到承包商,從具體經辦人,到食堂大媽,都已經形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這種“食堂”天然就有進攻性,也有揮舞“行政處罰”大棒的欲望。
進攻的目標從學校的小賣店,到學校周圍的小吃部,再到驟然興起的外賣。
四
“權力尋租”源于簡單粗暴的管理辦法,其實“求變”對于食堂來說,未必是壞事。
互聯網帶來了一個開放的世界,與其寄望于令行禁止,還不如嘗試合作與改變。
食堂和外賣,本就是不同需求下的產物,互為補充,相互促進,天然帶有合作的基礎,如果食堂愿意跟擁有技術、數據、用戶基礎的外賣平臺合作,開通自己的網上訂餐服務,那么不光可以錯開用餐高峰流量,提高用餐效率,還可以深度把握用戶需求,快速更新迭代。
當然,如果外賣服務可以對接食堂商家,那就可以在食品安全問題上立于不敗之地,也可以更加便捷、迅速,“小范圍的細分市場”甚至可以以勤工儉學的方式,幫助一些學生提高業余時間利用率。
實際上,在學校對外嚴防死守的時候,已經有人從內部瞄準了這塊商機。
內蒙古農業大學畢業生苗士強,2018年畢業后,與同學一起創業,注冊了校園外賣服務公司,合作對象,正是學校食堂。他給在校學生送餐,帶來了多方共贏的局面。
學生得了方便,不用求室友帶飯也能解決吃飯問題;食堂得以改善,甚至通過數據改善了供應鏈,減少了浪費,提高了服務;學校也得到了安心,還在網上獲得了贊賞。
現在,有的上海高校學生已開始自主研發外賣機器人,并嘗試讓機器人在學生生活區送外賣。
正如一位高校負責人所言,在校園管理中,出現問題是難免的,但辦法總比困難多。如何尋找一個滿足學校、學生等多方訴求的完美方案,最考驗管理智慧?!矩熑尉庉?古飛燕】
來源:財經無忌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