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關村眾多電腦城被京東“顛覆”,服裝店等傳統零售業被淘寶沖擊之后,人們越來越相信互聯網加科技的力量無堅不摧。而在傳統房地產中介行業,利用線下門店通過信息不對稱進行的低頻率高利潤的傳統居間模式,看似已經搖搖欲墜。房多多、房天下、Q房網等行業“顛覆者”正在運用著不開店的互聯網模式逐步開啟一個房地產行業新的時代,同時還有一家擁有8000家傳統門店的房地產中介,在這個“顛覆”的時代,謀求著上市大計。他們緊急推出了和互聯網房產中介類似的網站貝殼,以求不被行業新進入者顛覆,而在貝殼不被業內看好的情況下,它的上市之路充滿將充滿坎坷,它就是鏈家。
?“不開店、不加盟、不賣端口、存經紀人信用評價體系”,這是互聯網房地產中介房多多向傳統房地產中介業務模式挑戰的“當頭炮”,跟隨房多多的還有房天下、Q房網、安居客、酷房網、平安好房、樂居二手房。雖然這些平臺也不完全是互聯網平臺,但這僅僅是互聯網中介模式的開始,并且將會以十足的馬力開啟行業的“顛覆”,因為這塊“蛋糕”太大了,這也是互聯網中介分食蛋糕的重要動力。
3店打1店是鏈家取得每年1萬億GMV的戰術手段,8000家門店,13萬經紀人,這是鏈家取得1萬億GMV的“兵力”。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1月7日,鏈家啟動A輪融資,向復星昆仲、鼎暉投資融資數億元。2016年鏈家的B輪和B+輪融資通華興資本旗下的華晟資本的等資本方融資了60億。2017年1月9日C輪向孫宏斌的融創中國融資了26個億。2019年的D輪則由騰訊領投8億美元。從這些龐大的融資額來看,鏈家自身的資本不足以進行龐大門店的開設,用資本方的資金大力發展線下門店的鏈家在發現行業“顛覆者”進入,并且在與資本方簽了對賭協議的情況下,推出了貝殼找房,第一,鏈家也要乘上互聯網中介的東風,不想被行業的進步所淘汰。第二,由于房地產行業近年來受到政策限制,鏈家想在國內上市幾乎不可能,所以鏈家改頭換面,換上了貝殼的“殼”,以期打造一個“新身”去沖擊海外市場IPO.
然而穿了皇帝的新衣的貝殼,就真能夠在海外成功上市嗎?實則不然。
鏈家的董事長左暉在今年三月被曝因客戶的一起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被東城區人民法院認定為“老賴”,記者通過企查查查詢發現,鏈家“自身風險”高達2774條,其中“因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由被起訴”案件達1944條,而且絕大多數案件發生在2014年以后,這就說明鏈家近四年來每天都要受到房屋買賣合同糾紛的影響。據相關領域專家介紹:“一家污點頗多的企業想在海外上市必定困難重重,充滿坎坷。”
2021年不能上市就要把B輪60億的融資歸還資本方,并且加上每年8%的利息,鏈家的上市大計已經火燒眉毛。而互聯網中介的加快顛覆讓貝殼承擔了重大使命,船大難掉頭,鏈家(貝殼)這艘萬億的大船,想要完全互聯網化談何容易。從今年3月鏈家突然將股東的股權鏡像平移到貝殼,鏈家屬下的公司在2018年末,2019年初大量變更為貝殼所屬公司來看。鏈家更急于的是用貝殼上市。有別于房多多等改變行業業態的措施,貝殼找房目前來看更像是鏈家網站平移到了貝殼網站,只是貝殼在一切地區加進了其它經紀商,而像北京這樣的重點地區二手房的經紀商依然只有鏈家自己。新瓶裝舊酒,即使騰挪到貝殼的鏈家在自身實力上真的有其宣傳的那么有實力嗎?真的有實力在升級改造與上市之中兩點作戰嗎?
雖然鏈家近些年屢獲資本青睞,但是2018年著名私募股權基金美國華平基金退出鏈家的20億美元融資計劃,給鏈家的估值是否有水分,打了一個很大的問號。華平基金認為130億美元的估值過高,泡沫嚴重,于是果斷放棄了對鏈家的投資。如果一家公司不靠真正的實力去獲得資本的助力,緊靠浮夸的宣傳,那么其真正的實力確實堪憂。
內有經營糾紛不斷,借“殼”上市模式不被看好的痛楚,外有顛覆者的不斷圍剿。鏈家上市和轉型之路充滿極大變數。【責任編輯/常歡】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