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加水就能跑的汽車 又一場”水變油“式的科學大騙局?


    這一兩天,河南南陽,一座并不出名的小城市,放了個大新(wei)聞(xing)——研制出加水就能跑的汽車。

    5月22日晚6時54分的南陽日報網,5月23日的中共南陽市委機關報《南陽日報》頭版發文《水氫發動機正式下線,市委書記點贊!》。文章稱,水氫發動機在我市正式下線啦,這意味著車載水可以實時制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報道還說,南陽市委書記張文深、南陽市長霍好勝參加了現場辦公,實地察看了氫能源汽車項目建設,觀看了下線的水氫發動機的工作演示。“兩位領導還和大家一道饒有興致地乘坐了氫能源樣品公交車,‘體驗的感覺很好,舒適、平穩。’大家連連稱贊。”

    報道稱,這項技術由位于南陽高新區的金華青年汽車氫能源整車集團研發,氫能源整車項目建成后可實現產值300億元,是支撐南陽作為河南省大城市的重大戰略項目。為此,南陽市向該項目投資高達40億元。

    IT商業新聞網今天上午致電浙江青年汽車集團,接電話的工作人員稱最近確有”水變氫“車輛產出。記者還從青年汽車集團官網得知,龐青年的身份包括高級經濟師、全國創新能手、中國經營管理大師、十大風云浙商人物、浙江省黨代會代表、浙江省人大代表等。

    依據媒體的報道,龐青年早在2017年8月就生產出了全球首輛水氫燃料汽車,并在當天當著多家媒體的面演示了他的“全球領先“的技術:用水管接在自來水龍頭上,對車頂的兩個水箱進行加注,注滿后駕駛員發動車輛,水箱與氫燃料電池間相連的透明軟管內的水珠被氣體沖下引擎發動,車輛被開出車間。

    龐青年介紹了氫動力汽車的原理,轉換設置將水轉換成氫氣,再輸入氫燃料反應堆,即氫燃料電池,產生電能,然后驅動車載電機和引擎,從而使車輛行駛。龐青年說,水氫燃料車的最大秘密,就是一種特殊催化劑,在這種特殊催化劑的作用下,才能將水轉換成氫氣,最終實現“青年水氫燃料車”在不加油不充電只加水的狀態下,續航里程超過500公里,轎車續航里程可達1000公里。龐青年還稱這種催化劑可以近乎零成本地將水轉化成氫氣,并通過氫燃料電池發電。

    南陽日報的新聞一出來,就受到社會輿論的廣泛質疑,甚至有人懷疑這又是一起嚴重的科技騙局。

    在中國科技史上,騙局可謂層出不窮,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上世紀鬧得沸沸揚揚的”水變油“事件。

    1984年3月,哈爾濱普通司機王洪成宣布發明“水變油”,在四分之三的水中加進四分之一的汽油,再加進少量配置的“洪成基液”(或稱“水基燃料膨化劑”)就可以變成“水基燃料”,一點即燃,熱值高于普通汽油、柴油,且無污染,成本極低。當時,這項“發明”受到不少權威人士肯定,被全國幾十家新聞媒體的炒得火熱。后被證實是用多種方法做成的騙局。

    除了“水變油“騙局,上海交通大學陳進為了騙取國家科研經費,在十多年前策劃并導演了”中國芯“——把摩托羅拉的芯片打磨后刻上“漢芯一號”的信息,并對外吹噓是自主創新研發,著實也讓人看到一些人的丑惡嘴臉。

    那么,南陽的氫能源汽車項目,究竟是科學創新,還是又一起騙局?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博士張扛扛認為,南陽項目中的(鋁)水氫燃料電池,本質上是兩個裝置: 水制氫裝置 + 氫燃料電池。問題來了,氫氣又不是什么稀有物質,比鋁還要便宜吧?既然氫燃料電池更成熟,為啥還要用你的(鋁)水氫燃料電池呢?此外,鋁制氫,氫變水,是不是脫了褲子放屁?張扛扛最后認為,青年汽車公司的技術儲備不夠,未掌握鋁-空氣燃料電池技術,現在又要趕鴨子上架,所以只能先做(鋁)水氫燃料電池。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內燃機研究所管斌副教授干脆直言“那不行”,“是假的”,他認為所謂“水氫發動機”就是常說的“氫燃料電池”,這么叫只是個噱頭。管斌說,“氫燃料電池”是以氫氣作為動力的,并不是說加水就可以行駛的,其中還涉及到一系列物理化學復雜反應,目前此項技術日本應用較好,在我國則還未進入實用階段。

    北京理工大學機械余與車輛工程學院教授孫柏剛也認為,“純水變成氫氣作為動力,就和過去的水變油一樣,是不可能的,純忽悠。”在他看來,水變氫氣作為汽車能源的通常可能有三種途徑,第一種是水中添加甲醇變甲醇水溶液,第二種是添加硼氫化鈉反應產生氫氣,第三種是水中加入鎂粉或鋁粉,也可制氫。但上述反應物都會消耗掉,并非催化劑但,發生反應也都需要一定條件。而以上三種途徑已是多年前的技術,并不是什么值得業界關注的“新鮮玩意兒”。

    依據上游新聞的報道,從2017年8月21日龐青年高調宣布公司生產出全球首輛水氫燃料汽車至今的2年間,未見有過一輛“青年水氫燃料車”交付的披露。此外,青年汽車兩年前也曾卷入“騙補”車企名單,該公司銷售給上海巴士公交(集團)有限公司245輛新能源汽車,實際安裝電池容量小于公告容量,因此吃了工信部的行政罰單。

    中國經濟在轉型,中國需要科技創新,因此,我們樂見南陽的加水就跑的汽車項目有著劃時代的創新意義,但目前來看,該信息在技術上公開得不夠充分,雖然外界的任何說法都停留于猜測和理論分析,而要撲滅所有的質疑,不僅需要龐青年提供更多的、不涉及商業機密的技術細節,鑒于整個項目南陽政府投資就高達40億元,這需要南陽官員出來給一個科學的解釋。

    孫柏剛教授還指出,這類信息的傳播會傷害到整個行業。“不明真相的人覺得做這個事情很簡單,政府官員不懂,媒體也跟著起哄,這對我們行業來說也是一種傷害。”而網上有觀點指出,吃瓜群眾日益增長的知識,和官員們日益下降的智商的矛盾。

    但愿,這只是網上的一句戲語!【責任編輯/古飛燕】

    (原標題:加水就能跑的汽車 又一場”水變油“式的科學大騙局?)

    來源:IT商業新聞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如皋政府的盤算和失算 造車項目已連續死了3個
    “造車新勢力”生死劫:少數上市 多數陸續離場
    燒光84億造不出量產車 "造車新勢力"僅8家賣出新車
    新能源車補貼延長兩年 LG等韓系電池企業在華擴張延緩

    精彩評論